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人文荟萃 >> 人文万象

文娱动态

裘索:做慈善,只因我也是母亲

日期:2011-11-01     作者:严姗隽

她是60后,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可以以律师身份执业的中国女律师,上海市优秀律师,世博职业女性形象大使;
她是热爱园艺、懂插花、会茶道、写得一手好书法的快乐主妇,也是从小教会儿子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妈妈;
她乐善好施,看到贫困地区孩子们清澈无助的眼神便再也hold不住,总是一次次慷慨捐助,只为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今年9月,她在云南边陲贫困山区捐建的纳卡希望小学落成开学。典礼过后,她总是想着,再为那里的孩子做些什么;
她,就是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裘索博士。

上海女律师云南捐建“纳卡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亲力亲为,一年建成

这是一段长达3天旅程。9月1日清晨,从上海坐飞机到昆明,5小时后抵达蒙自住下。次日上午驱车,下午4点到达绿春。9月3日清晨驱车一个半小时,抵达云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纳卡。
这是一段艰险的旅程。一眼望去只有层峦叠嶂的大山,长时间坐车,在盘山公路上穿行,甚至不敢把车头伸向窗外,外面便是悬崖峭壁。
这是一段充满期待的旅程。在那里,近300名师生正准备好用最隆重的仪式,欢迎那位一年前答应让他们有新学校、新教室,如今兑现承诺的“上海妈妈”。
今年9月3日早上,当上海女律师裘索带着12岁的儿子在跋涉3天之后终于来到纳卡村,踏上通往纳卡希望小学的这条土路时,两边的学生穿着少数民族的服装,唱起歌跳起舞,把所有的感激全部融入这歌舞之中,前方不远处,就是新教学大楼。
        三层的大楼粉刷一新、窗明几净,兴奋的孩子们跑到三楼的天台,一边玩耍一边嬉笑,纯净的眼神里满溢真实的快乐。
看着这些高兴的孩子们,裘索觉得这一年来的奔波忙碌都那么值得。去年8月,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裘索与几位朋友一起捐资修建了云南既比希望小学。在捐助仪式后,裘索向当地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帮助那些最难被阳光照到的孩子们,自己愿意出资,在云南更加贫困,交通更加不便,教育资源更加缺失的地方捐建一座希望小学。
几经辗转,纳卡进入了裘索的视线。纳卡村位于云南红河州绿春县牛孔乡,是云南交通最不便的山区,这里少数民族聚居,四周都是山区,十分贫穷。“去年11月份,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校舍拥挤破旧的程度真是让人揪心。”裘索说,孩子们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来上学,平日只能住校。宿舍就是一个破旧的没有任何设施的房间,30平方米不到的屋子里摆满了上下铺的床位,挤了24个学生,一张窄窄的铁床上要睡两个孩子。孩子们全都很瘦很瘦,身上穿着各地捐助来的二手衣服……
于是,裘索决定出资捐建纳卡希望小学。飞回上海之后,裘索在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看预算、审阅各种报告材料,“真像做个案子一样,甚至更辛苦,因为我希望把每一分钱都落实到那里的小朋友身上。”
终于,今年9月,大楼落成,裘索如约再次来到纳卡。“参加开学典礼的时候,我感到无比幸福,精神状态得到了深度净化。那里淳朴的民风和学生纯净的双眸以及当地山民发自内心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母子。甚至有那么一刻,我真想暂时放下上海的工作,在这里住上一段日子,亲自教这些孩子们。”裘索感慨地说。

慈善:母子之间,责任传承

谈起纳卡希望小学,裘索脸上总是挂着母亲看孩子般怜惜关爱的微笑,她并不把这看成 “壮举”,从八九年前第一次参加慈善拍卖开始,裘索一直尽己所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
2008年,裘索将在日本出版《中国公司法》一书获得的100万日元稿酬捐出,在她当选人大代表的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设立“助学帮困基金”,用于资助选区内学优家贫的小朋友。
去年世博会期间,裘索邀请甘肃杜家沟村小学的学生代表来上海参观世博会,孩子们吃住在她家,临走时她还替孩子们买了很多学习用品带回学校。
去年8月,裘索和朋友们一起捐资修建云南既比希望小学,并资助一名失学孤儿重返课堂。
去年9月18日,在全国工商联、中华红丝带基金会等单位举办的“世博紫壶锦慈善晚会”上,当裘索得知全部拍卖所得将用于捐助四川凉山地区艾滋病致孤的孤儿和舟曲的孤残儿童后,以150万元的拍卖总额拔得头筹。
今年日本3•11地震后,裘索又第一时间通过日本驻沪领事馆捐助了100万日元善款。
“也许因为我自己也是个母亲,只要一看到那些孩子清澈的眼神,心顿时软了。我不希望有孩子因为几百元钱就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说起自己这些慈善捐助,裘索笑着说,一半是因为自己为人母亲的天性使然,一半也是为了教育儿子,“我要让儿子知道,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早在几年前,上海女律师联谊会捐助甘肃母亲水窖时,身为副会长的裘索就带着儿子一同前往。临行前,儿子买了很多文具和书,并在当时就读的上海美国学校里发起“捐书运动”,号召同学们把不需要的书捐给山区的孩子。
这次入滇,虽然路程艰险,裘索百般思量还是带着12岁的儿子同行,为的是让生活条件优渥的儿子看看身处贫困地区同龄人的生存状况,“整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沟通,在开学典礼上,他跟当地的同学介绍了自己在波士顿念书的情况,也分享了此行的感受,并对他们说,‘只要同学们足够优秀,一定可以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这让我很感动。”儿子的表现让母亲很满意,因为这份社会责任心和爱心,已经由妈妈言传身教,深深扎进了儿子的心里。

工作:执业21年,通达中日

谈起慈善的裘索是个“慈母”,而谈到工作,裘索立即成了气场强大的“女王”。其实,她能如此持续地投入慈善事业,恰恰源于事业上的成功。“上海市优秀律师”、“服务世博先进律师”、“世博职业女性形象大使”、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女律师”等荣誉不仅是一张张证书、一个个头衔,更是一个女律师执业21年来专注敬业的写照。
裘索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后在华东政法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她是日本国历史上第一位可以以律师身份执业的中国女律师。
在日本执业时,裘索在中日司法界高层穿针引线,上个世纪末,她积极参与筹备并组建了在日中国律师联合会,并被无记名投票选举为首任副会长。
在日本学习工作近10年后,1999年,裘索毅然将工作重心由东京逐渐转向上海,执业于上海最大规模的律师事务所——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由于裘索谙熟中日两国的法律和语言,又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修生活经历,因此专事中日公司间的法律服务,受到中日律师界和法学界广泛认可和赞誉。
同时,裘索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先后撰写了《日本国律师制度》、《日本国检察制度》、《日本国违宪审查制度》等专著,还将中国的法律制度传播到海外,用日文撰写的《中国公司法》在日本权威杂志《法学家》连载半年后,由日本的一流出版社中央经济社出版面市。这是上海女律师在国外出版的首部外文法律实务专著。
由于裘索在中日企业法务专业领域的杰出贡献,2010年5月,日本著名的《法学家》杂志把她评选为封面人物。2011年,裘索被聘选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CIETAC)仲裁员。
只要一谈到律师工作,裘索的脸上总是充满自信,她说,这种自信是内气质的外在流露,“内在充实饱满,自信才会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地自然显现。”

生活:热爱园艺,钟情“三道”

当然,回到家脱下职业装,走进花园漫步其间,裘索的气场又变了,这一刻,她是个享受生活的快乐主妇。
因为在东京生活十多年的关系,裘索热爱园艺,家里的花园由她主持设计、侍弄,潺潺流水,竹林亭台,春赏樱花秋赏红枫,茶花杜鹃紫藤不一而足又错落有致,偶尔可见小松鼠在树木间花草旁追逐嬉戏。
除此之外,裘索还有“三道”:花道、茶道、书道。插花时的神闲气定能让心灵充分放松,在世博职业女性形象大使的评选中,她的插花作品让评委眼前一亮,拔得头筹。日本的茶道充满仪式感,裘索烹茶、饮茶之中,逐渐体会着日本文化的细节,讲究细节和过程的精髓和日本的企业文化、法律文化一脉相承。她从小练书法,在研墨、舔笔、运气、书写时,感受禅意和气场。
        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裘索来说,生活不仅仅是忙碌的工作,而是身心的愉悦和自我价值的提升,有时间陪家人,有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纳卡希望小学这个‘案子’并没有结束。修建教学楼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还计划翻修学生宿舍,通过设立基金、奖学金之类的方式,做好后续的工作。”裘索说,9月3日的开学典礼对她来说,不是一次慈善捐助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