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人文荟萃 >> 人文万象

文娱动态

大爱无疆

日期:2011-07-01     作者:曹海燕

        岁月如歌,往事却难成云烟……
         自1983年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二法律顾问处成为一名职业律师后,屈指数来从业已近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律师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上海市第二法律顾问处的字号已成为历史,当年的办公民宅也已不复存在,而且我敬爱的恩师郑传本也驾鹤西去。真是物非人非!回首自己走过的历程,从一个对律师业懵懂的青年,到如今成为多次获得上海市十佳青年律师、上海市优秀律师、全国优秀律师等殊荣的资深律师,一路走来,都是在恩师郑传本的关爱下成长的,是恩师的博大之爱引领着自己走到了今天……

爱徒如子的慈父

 1983年8月,我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二法律顾问处就职,经组织安排师从郑传本大律师。那时,恩师是民事组的组长,因此,他所经办的民事案件都是极富挑战性的疑难大案,而由于他曾担任过法院的刑庭庭长,所以,一些重大的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也会慕名请他担任辩护人。又由于他是上海卷烟厂等大型国企的法律顾问,因而,他还会承接一些经济纠纷的案件。他的业务范围几乎能涵盖到当时律师业的所有领域。能师从这样的大律师,是当时年轻律师梦寐以求的。跟着他办案,每天都觉得新鲜、充实、兴奋。
 毕业之初,正逢全国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运动。为配合运动,恩师也接了一起刑事案件。那是一件不起眼的小案,以现在年轻律师的眼光来看甚至不算案件。检察院起诉被告人和三名女性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因此指控被告构成了流氓罪(按当时的司法解释以玩弄女性为目的,和三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就构成犯罪)。而被告在我们会见时只承认他与两个女性有关系,且都是两情相悦的。发生关系时,她们都还有主动配合的细节。他过去虽然也曾交代过和三位女性有关系,但那是屈打成招的。会见被告后,恩师将所有的卷宗材料又仔细地看了一遍。对各个证据逐一进行了甄别,最后他感到被告的辩解有其合理性,于是决定为他作无罪辩护。
 连日来,我一直期待着一睹恩师为被告作无罪辩护的风采。可惜的是,到了开庭那天,我却因病无法出庭。
 就在开庭前的深夜,脚背不知被什么毒虫叮咬了一口,梦中醒来,觉得奇痒无比,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于是我起身,取来一瓶止痒药水涂在脚背上。很快痒被止住了,随即也进入梦乡。可是,奇怪的是,早晨醒来,整个脚却肿胀得难以着地。早餐后,我只得一瘸一拐地到公用电话间打电话向恩师请假,并表示了由衷的遗憾。没想到恩师在电话中对工作之事只字不提,而是一再地追问我是被什么毒虫咬的?要不要紧?并一再嘱咐我赶紧去看病,最好抽一下血验一下……放下电话,我的心中顿时涌上了一股暖流。
 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傍晚时分,我在家躺在竹榻上纳凉、看书。突然,听见了敲门声。打开门,我一下子惊呆了。恩师拎着水果,汗流浃背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时激动得无语,示意恩师进屋坐。恩师看到我一瘸一拐难以行走,赶紧扶我躺下。我想起身给他倒杯茶,拿毛巾给他擦汗,他却说什么也不让。恩师看着我红肿的脚背,打开手中的扇子,一边给我脚扇着扇子一边关切地问道,“验血了吗?医生查明原因了吗?”。那天下午,脚背一直感到阵阵灼热,但是,见到恩师的探望,并感受到了他的关爱,刹那间,有着妙手回春之感。我便说,“医生说没什么大碍,可能是我涂的止痒药水感染了皮肤,打了消炎针就会好的。现在已经好多了,也许明天就能正常走路去上班了。”“不不不,千万别急着上班,”没想到恩师听了我的话,更加关切地说道,“海燕啊,你千万不要大意了,肿消了后还是要到医院复诊一下。如果落下病根,将来得了流火那就麻烦啦,听老师的话,好好休息,过两天再去医院复查一遍……” 
 听着恩师亲切、关爱的话语,仰视着他那慈眉善目的脸庞,我的眼睛湿润了。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两个大字———慈父!
 恩师爱徒如子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限于篇幅,实难一一讲述。很是遗憾!

具有战略思想的导师

 1984年春节前夕,恩师带我去烟台办理一起经济纠纷案件。案件很简单,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认为那是一起绝对败诉的案件。
 1983年下半年,烟台的一家农贸公司向上海“二军大”属下的一家三产公司供应了十几万元的苹果。“二军大”的公司又将那批苹果转卖给了个体户。个体户收到苹果后,却迟迟不付货款。几个月后,个体户居然失去了踪影。因而,“二军大”的公司也一直拖欠着烟台农贸公司的货款。烟台农贸公司的苹果是从广大农民那里收来的,农民们还等着卖苹果的钱过年呐。于是,烟台农贸公司请了当地的牟律师和农民代表一起到“二军大”催款。没料到,“二军大”公司的负责人坚持要找到那位个体户,并等个体户付款后,才能付款,且态度极其蛮横。于是,牟律师回到烟台后给“二军大”的公司发了一封《律师函》,函中限“二军大”的公司一星期内付款,否则将诉至法院。同时,又将《律师函》抄送给了“二军大”的领导。“二军大”的领导在收到《律师函》后,心急如焚,恳请恩师前往烟台帮助处理此事,并希望以几万元了结此案。我暗想,法律关系那么简单、清楚,“二军大”的公司若要以个体户没有付款为由少付烟台农贸公司货款,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恩师啊,你究竟有什么办法调解成此案呢?
 我们到烟台时,那里正下着鹅毛大雪。我们在临山傍海的部队招待所安顿后,恩师旋即马不停蹄地带着我直奔牟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
 和牟律师见面并礼节性地寒暄了几句后,恩师直奔主题。他首先对牟律师的敬业精神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接着说道,“二军大的领导收到《律师函》对此非常重视,也希望能在《律师函》规定的期限内了结此案。我们坐了一夜的火车,顾不上休息前来协商,就是为了表达这份诚意。”听了恩师的开场白,牟律师顿时笑容满面,他在上海受到的怨气似乎也慢慢地消散了。他当即表示只要“二军大”有诚意,他同意不打官司。这使得双方的谈判有一个很好的氛围。恩师顺势向牟律师提出了调解方案:“二军大”先付几万元让农民度春节,还有十万元等回上海向个体户追到款后再付。若无法向个体户追到款,就在以后的贸易中多让利给农民。
 令我始料不及的是,坐在牟律师身旁的农民代表听了恩师的调解方案后,竟向我们大发起了牢骚。他说,“想不到上海人做生意这么不讲信誉。我们上门讨账,公司的人还向我们耍横,太不讲道理了!解放军吃了苹果是不是不想给钱了,早知道现在的解放军是这样,我们当年就不去支前了。”恩师听完他的牢骚后,耐心地给他作了解释工作,并告诉他这次来之前“二军大”的领导已对那位负责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离沪前领导一再关照我们,要向农民兄弟表达他的歉意。气氛缓和后,恩师又道,“从客观情况看,我们军民双方都是受害者,我们决不能让个体户破坏了军民关系啊!我们这次来时,领导也想多垫付些钱,可是将来坏账了怎么办?这毕竟是国家的钱啊……”
 经过了整整一天的艰难谈判,最后,恩师用军爱民的故事打动了对方,他们最终同意了恩师的调解方案。
 第二天早晨,恩师让我草拟一份《协议书》。由于我在大学里没有学过这样的课程,所以很是犯难。恩师看出了我的难处,对我说,“你就按你的理解和想象起草一份,我也写一份,写完后你帮着抄一遍。然后,好好地去体会和琢磨。”
 我绞尽脑汁写了半天还没有写满一张纸。恩师见我实在写不下去了,于是便将他写好的《协议书》让我认真地抄了一遍。我抄完不久,牟律师如期来到了招待所。恩师将我抄好的《协议书》递给牟律师。牟律师看完后,对《协议书》大加赞赏。他问恩师,“这是谁写的?写得太好了,我没有修改的意见。”恩师道,“这是我的学生小曹写的。”我听后一愣,由于天性诚实,不想贪功,于是我脱口而出,“这是郑老师写的。”恩师在一旁机敏地补充道,“主要是我学生起草,我略作了修改。”听罢恩师的话,我在一旁纳闷,老师为什么要撒谎呢?
 《协议书》经牟律师事务所打印后,双方在午宴上正式签字生效。
 午宴后,恩师邀我陪他去海边散步。
 我们一边踏着积雪一边欣赏起户外的风景。招待所大院内,挺拔的松树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远处层层的山峦上白雪皑皑,千里大地冰雪一片。绿色的大海在北风吹拂下溅起朵朵的浪花和满天飞舞的雪花融合在一起,宛如一幅壮丽的油画。这时,恩师忽然诗兴大发,吟诵起毛主席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随后,恩师驻足在海堤旁,对我说,“毛主席的这首词写得多有气派,特别是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们年轻人要胸怀大志,要早日挑起法治事业的大梁啊! 
 我突然顿悟,早晨他并不是故意要向牟律师说谎,而是真心希望我们年轻的律师迅速成长啊!

懂生活爱生活的良师

 这次和恩师去烟台出差,让我受益良多。他不仅让我懂得了要成功,必先励大志的道理,同时,他还教会了我如何爱生活,爱家人。
 就在我们要离开烟台前夕,恩师要我陪他去逛一下食品商店。我惊讶地看着他,诧异地问:“老师,您怎么会想起逛食品商店?”(那时在我心中,大律师除了工作就应该是学习,去逛书店才是顺理成章之事。)
 “海燕,你不懂,山东出产一种叫阿胶的滋补品,它对妇女的健康特别有益,我想给你师母买点。你作为儿子也应该买些给你母亲。今后,你若成家了,出差时一定要想着家人,一定要买些特产回去,它会给你的家庭生活增添幸福感的。”
 听了恩师的话,我给母亲买了两盒阿胶,作为过年孝敬她的礼物。当母亲收下阿胶后,脸上顿时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父亲在一旁直夸我有孝心。
 出差要给家人带礼物,这只是我对恩师热爱生活的初步印象。而就在这年我第一次给恩师拜年时,恩师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形象,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前往恩师家给恩师和师母拜年。刚坐定,师母便忙着给我沏茶,并端上了糖果、瓜子、花生等年货给我品尝。恩师在一旁对我说,“海燕,你先尝尝瓜果,一会儿让师母给你下碗宁波猪油汤圆。”
 “老师,不用客气,我早上在家已经吃过汤团了,还是和师母一起聊聊家常吧。”我还真的不是客气,一则我真的是吃过早饭了,二来我平时也不喜欢吃甜点。
 “海燕,即使你早饭吃过了,可我家的‘郑氏宁波猪油汤圆’,你也一定得尝尝。那可是我花了几天的时间精心制做的,它比店里买的可要好吃多了。你今天吃了,明年你来时,一定还想着吃。”
“既然老师说得这么好,那我就尝尝吧。”我出于礼貌地应道。
“海燕,你老师说的是实话,他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哦。”师母见我还是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于是向我介绍起恩师自制汤圆的流程。“这猪油是你老师亲自去菜场精心挑选的,它油肥筋少,拿回家后还要仔细地清洗,直到将筋叶全部剔除。随后将清理好的猪油和他自己舂好的黑芝麻、再加上绵白糖用手慢慢地拌匀。随后再搓成一个个像弹子一样的汤圆陷备用。汤圆的糯米粉也是你老师亲自用石磨磨的水磨粉。”师母一边向我介绍一边将我拉近了厨房参观。只见厨房内的两只长方形的盘子内,一只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排像弹子大小的汤圆馅,另一只放着包好的汤圆。汤圆的大小如同一个模具里刻出来的,很是精致。这时,师母又指着放在凳子上的石磨对我介绍说,“这就是磨水磨粉的磨子。你老师在磨槽内放进糯米,一边慢慢地磨米,一边向槽内加水。这水还要加得恰到好处。水少了则粉不够细滑,水多了则粉可能不够糯。然后将磨好的粉浆放入布袋里将水慢慢滤干……”
“真没想到老师做的宁波猪油汤圆这么考究,这么精致。”我连连赞叹。
“究竟是不是好吃呢,师母给你下一碗尝尝你就知道了。”说完师母给我下了一碗,让我坐回恩师身边品尝。
我刚尝了一只,就觉得老师特制的汤圆真的特别好吃。汤圆的皮特别滑爽,而馅子吃上去又香又甜,且甜而不腻。我一口气将一碗汤圆全部吃完了。
“哈哈,‘郑氏宁波汤圆’名不虚传吧。”恩师看到我吃得很香,开怀笑道。
“老师,你怎么会在操持这些家务上花那么多时间,又怎么会这么有兴致呢?”我非常好奇地问。
“你问得很好,这正是老师想对你说的。你想想,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往大的说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幸福感;朝小的说,就是要让家人过得快乐幸福。这汤圆你可以到市场上去买,可对家人来说,一是市场上没有我做的好吃;二来则是,你从市场上买给家人吃,和自己亲手做的给他们吃,他们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人过年,最核心的含义就是,家人团聚在一起分享一年下来的劳动果实,一起享受劳动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
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回味着恩师特别可口的宁波猪油汤圆,一边回想着他的话语。我突发奇想,恩师在办案时常能以细节取胜,这和他如此懂得生活,如此热爱生活是否有关联呢?!

博爱铸成了传奇的大律师

曾经有青年律师问我,“郑传本大律师成功的秘笈是什么?他的什么优秀品质对你成长的影响最大?”我对他们说,“郑传本老师能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报童,成为一名上海最知名的大律师,铸成这一传奇的因素也许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爱,是博大的爱。”
对于恩师来说,他工作的终极价值,并非只为了提升律师的形象,更不是为了个人出人头地。他始终把律师工作看成是执法共同体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律师的工作,促进公、检、法、司整体的执法水平能够不断地得以提高,让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里。这一价值观,在我和他一起承办的沪上最知名的大案———蒋佩玲包庇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就在蒋佩玲包庇一案开庭的前两天,恩师让我先准备一下辩护词。于是,我又一次打开卷宗,一边认真地审卷,一边思考着辩护意见。这时,我突然发现,检察院起诉的罪名有问题。因为,包庇罪的犯罪要件之一是向司法机关作伪证,而整个卷宗材料证实,蒋佩玲没有任何作伪证的行为,她只是在于双戈想逃离上海时,表示愿意生死和他在一起,并凑了点钱准备和他一起逃跑。这一行为应该认定为窝藏罪才符合法理。于是,我将这一辩护意思,连同其它一些从轻辩护理由一并向恩师作了汇报。没想到,恩师对我提出的这一辩护意见特别重视。他将当时负责刑事辩护的副主任石钟祥请到办公室,一起讨论。最后他们一致认为,我的这一辩护意见确实是能够成立的。
可令我大惑不解的是,案件讨论完后,恩师竟非常着急地向此案的公诉人打起了电话。在电话中他向公诉人通报了我的辩护观点,同时,还告诉了他自己准备如何辩护的一些想法。比如,蒋佩玲案发后,有自首的意向,应当对她从轻处罚并建议法庭对她处以缓刑等等。
恩师打完电话,望着我疑惑神情笑道:“海燕,你是不是对老师的行为很不理解?”
“是啊,我们的辩护观点为什么要事先告诉公诉人呢?”
“你以为,律师的辩护工作就是为了在法庭上战胜公诉人吗?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样就太狭隘了。说到底,律师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公检法是一致的,都是党领导下的法治事业。这起案件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大,而这位公诉人很年轻,经验不足,一旦庭审表现不佳,老百姓一定会对检察机关产生偏见的。”
恩师的胸怀真是太大了。我心中惊叹!
接着,恩师让我认真准备一份书面的《辩护词》。随后,他告诉我,他要去蒋佩玲和于双戈逃跑的现场勘查,以求证蒋佩玲在案发后是否有自首的意向或自首的情节。
恩师又在注重办案细节了!目送着恩师离去的背影,对恩师的钦佩之情,又一次油然而生。
蒋佩玲包庇案审理的部分片段经电视台播出后,在申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使中国老百姓第一次认识到了中国律师辩护的价值。广大老百姓纷纷写信给恩师,对他敢于为被告人辩护的精神给予高度的赞扬,对他亲临案发现场勘查的严谨的工作作风表示了由衷的钦佩,并对他在辩护中不仅讲法律、法理,还讲情理的辩护风格给予了极大的赞赏。(恩师在法庭上的一句“蒋佩玲不是十恶的罪犯,她只是一位年轻多情的弱女子”的辩护词,打动了电视机前许许多多的观众。)人们纷纷赞誉恩师是“人民的大律师!”
每当回想起办理此案的经历,听到老百姓亲切地称恩师为“人民的大律师”时,对于自己取得的一些荣誉,深感逊色,他促使我不断地去努力,去奋进!
恩师成为沪上家喻户晓的名律师后,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的心仍系着整个法治事业。在他心中,要做到“不枉不纵”才是执法者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枉不纵”才能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作出贡献。于是,在那些岁月里,他经常会去公安、检察院给年轻公安干警、检察官上课,教他们如何收集证据、如何指控犯罪、如何甄别证据、如何防止冤假错案。
正因为恩师心中有着博大的爱,他才会在七十多岁高龄时还仍然坚持为贫困而冤屈的当事人免费出庭辩护;才会无偿地为他认为的冤案,坚持申诉十多年,直到临终前都不愿放弃,并拜托他所尊敬的王文正会长在他身后一定要将该案的申诉进行到底!
恩师的博爱铸成了律师界的传奇,正如他墓碑上篆刻的碑文所示。他留下的:一个传奇———全国一级律师唯一没有学历的人;一个标签———被社会公众媒体评为“创新上海30年风云人物”;一句格言“教师不会教书,会误人子弟,律师不认真办案,会误人终生”;一座丰碑———刚正执着的职业风范与精神演绎一个律师的时代。
恩师啊,如果有来世,我愿再做您的学生!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