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上海律师 >> 2014 >> 2014年第11期
《上海律师》编委会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博和论坛”背后的精品律所

记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

2014年第11期    作者:蔡正华    阅读 6,431 次

 

  在上海市普陀区,有这样一家律师事务所:成立六年来,始终立足建设精品化律师事务所,坚持以品牌推广树形象,以队伍培养凝精华,以专业建设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可喜的行业成就,这就是位于普陀区的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而其旗下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博和论坛”,已经超越律所本身,成为上海法律界、乃至全国都声名在外的法律人盛宴,同时更是该所优势培养,多极发展,“品牌、队伍、专业”三位一体理念的集中体现。

  

  品牌———“北尚权,南博和”

  在第四届博和论坛上,当届论坛主持人———《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刘桂明总编曾对博和论坛有过很高赞誉,并总结为“北尚权,南博和”,得到与会者一致认同。同样的赞誉后也多次出现在新华社、《上海法治报》、《检察风云》等媒体的后续报道中。

  事实上,博和所在创建论坛之初,就立意将博和论坛建设为博和所、乃至是海派律师精神风貌和发展成果的展示窗口。因此,博和人一直坚持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思路,广邀业界同仁和社会贤达参与,著名法学家、律师、司法部门高层、大型企事业单位法律实务负责人,乃至世界五百强的高管,都是博和论坛嘉宾的常规阵容。

  2010年,第一届博和论坛的主题是“平安世博·预防犯罪———涉黑犯罪问题理论研讨”,来自上海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高院和政法院校、市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等各界60多位重量级嘉宾参加了论坛,同时有《上海法治报》、《检察风云》、《民主与法制》、《东方早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对论坛跟踪报道。来自司法部门及政法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分别就涉黑犯罪问题作主题发言,论坛成果有效地服务了世博安保。借助服务世博东风,“博和论坛”品牌也得以传遍上海滩。

  博和论坛的高规格定位,换来了论坛的高品质,更是吸引了很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学术机构主动寻求合作,比如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普陀区律师工作委员会等都曾作为博和论坛的协办单位。而近些年来,随着博和论坛的主题越来越契合企业发展脉搏,受邀或者主动报名参加博和论坛的企业及企业家也越来越多。正如论坛嘉宾、华奇化工总裁杨全海先生所言:博和论坛业已成为企业向法律界传递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的渠道,在博和论坛上有最了解企业运营管理所涉法律问题的群体,可以精确解读企业的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最符合实际的法律服务。对此,第四届博和论坛致辞嘉宾、中华全国律协副会长吕红兵也曾形象地比喻:博和论坛已经充当起律师界与企业之间的媒介。

  

  队伍———团队引领人才

  成立于2008年的博和律师事务所,在上海一千多家律师事务所中属于新生力量,但是该所律师却大多执业经验丰富。该所40余名专兼职律师中,具有硕博士学位和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占到90%,更有7位律师执业30年以上。但是博和所并未就此满足,他们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律所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为适应律师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需求,博和所在建所之初就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定下了以团队化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具体讲就是在确定律所主要服务领域的前提下,按照各位律师的执业兴趣和执业特长,将所有律师划入刑事法律服务中心、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和家事法律服务中心,选任相关领域资深的优秀律师担任各中心主任,业务开展和人才培养都落实到各团队具体负责。以博和刑事法律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现共有律师17人,既有多位刑法学教授、博导,又有多名年富力强、留学海外的中青年律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土资源与国际视野相结合。丰富的人才储备,专业化的团队建设,为中心服务产品研发以及疑难案件办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保障和智力支持。

  博和所鼓励本所各专业团队主动承担各届博和论坛的筹备工作,比如第一届“平安世博·预防犯罪———涉黑犯罪问题理论研讨”和第四届“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论坛”即由博和刑事法律服务中心团队负责筹备,第二届“交流、合作、创新、发展———2010博和法律顾问服务论坛”由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团队负责筹备,以“律所党建与发展论坛”为主题的第三届论坛由社区和家事法律服务中心团队负责筹备。通过“自身挖潜、自我加压”而不是依靠“外援”的方式筹备论坛,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锻炼培养队伍、开阔思路眼界、提升综合能力。

  同时,为促进青年律师队伍快速成长,发挥青年人善于运营新媒体的特点,博和所还设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鼓励青年律师在专业研究、热点评论等方面勤于思考。博和刑事微信公众号下的“博和微评”栏目,在开辟后的第一个季度内阅读量就达到数十万人次,多篇高质量原创文章更是在一天内获得超过万次的阅读量。如今,博和刑事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律师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原创新媒体平台。

  

  专业———产品适应需求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直是博和人的执着追求。在已经成功举办的四届博和论坛中,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就有两届,分别是第二届的“交流、合作、创新、发展———2010博和法律顾问服务论坛”和第四届“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论坛”。

  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诸多风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企业法律风险的处理是否得当,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博和所在国内较早地关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课题。旗下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在团队负责人、该所高级合伙人朱宇晖律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团队中民商法教授、硕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优势,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课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研究,形成了企业内训、风险体检等多项可复制推广的服务产品,并运用于几十家顾问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获得了一致好评。团队蔡正华律师综合企业风险防控的实战经验,撰写的《企业常用文书及其法律风险防控》一书近期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如果说博和所在企业民商事法律风险防控服务领域只是众多开拓者中的一员,那么在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领域,则是实至名归的先行者。拥有17位高学历人才的博和刑事法律服务中心,在国内法律服务行业率先研发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专项产品,并在第四届博和论坛上正式发布了国内首部《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操作指引》,成为当前该领域法律服务的开拓者和领航人。

  当然,博和人深知任何一个新的法律服务领域的开拓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服务技能需要培养,服务需求需要培育。于是博和人又志愿当起了传播者。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中至2014年中,以博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林东品律师领衔的博和刑事法律服务中心团队,就先后十数次为上海及外地的政府机关、律师同仁、各大商业银行、外资企业等开设专题内训课程,对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管部门防控刑事法律风险的意识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在互相沟通中,将单一的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专项产品,丰富发展为包括国有企业经营与管理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房地产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民营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卫计系统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国家工作人员履职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系列产品。不但为团队赢得了市场和客户,更为整个刑事律师群体打开了非诉讼法律服务的一扇窗户。也正是在博和刑事法律服务中心团队的努力下,如今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法律服务的研发和实践热潮。

  如今,博和所旗下刑事法律服务中心和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们,正紧锣密鼓地联手准备今年底举行的第五届博和论坛,而此次论坛和往届一样,博和人又一次抓住了行业的热点———结合上海试点司法改革的大背景,探索刑事辩护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博和所将继续以专业化、团队化为宗旨,不断关注法治热点、提升服务能级,再创佳绩。●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