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作为长期从事建筑房地产领域法律服务工作的专业律师,周月萍一直觉得自己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法律服务工作者,也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员。自踏入律师行业,至今已近二十个年头。相对于女性这一身份,绝大部分的时间,周月萍只觉得自己是一名律师。
十年磨一剑。对她而言,其中一个十年决定专业方向与经验积累,而另一个十年创建团队并发展专业品牌。凭借自身的天赋,以及对建筑法律服务的聚焦及努力,周月萍成长为建设工程法律领域的佼佼者,其专业的能力、敬业的态度不仅为她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赞誉,也是周月萍荣获无数嘉奖的重要因素。
但周月萍最引以为自豪的,是自己的妹妹兼亲密战友周兰萍比自己更优秀,周兰萍律师不仅写了《PPP项目运作实务》等著作,还因其在PPP业务领域领军地位而成为少见的财政部、发改委两个库的PPP专家。姐妹律师、联袂合作、相互促进,也成为律师界的一段佳话。
寻找天赋,做最对的选择
“我一直觉得,做律师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从业近二十年,我的热情有增无减。对于我而言,律师这个职业,分解成每一天是工作,而将这一天一天连接起来,这些年的经历更像是一场恋爱旅程。用这样一种美好的状态和情绪去工作、去学习,枯燥的法律条文也会变得生动可爱。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做一名律师。” ——周月萍
中学时代的周月萍喜欢文学,写过散文,甚至学过三毛逃学;大学时却阴差阳错地学习了法律专业。1993年大学毕业后,她第一份工作是在昆山一家台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任职,稳定而不忙碌的工作是很多女孩子追究的工作方式,然而却给周月萍带来了一种时刻可能被人替代的危机感。这样的危机感让她开始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
她想到了自己的专业,想到了律师这一条路。
1997年,周月萍考取律师资格证,成为了一名实习律师。告别了被人替代的危机感,也告别了稳定的收入与职业。没有固定薪水,缺少执业经验,也没有这个年代成熟的公司制的律所运作,还要单枪匹马开拓客户⋯⋯相对于曾经安逸的工作,律师这一职业看起来困难重重。然而她没有退缩,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逐步夯实了律师业务基础,再加上女性擅长的良好表达和说服能力、勤奋与执着的品性,甫一出道,就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老总。那些日子里,客户、同事和法院的法官们常常看到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小小的个头,快速的脚步,拎着一个大大的包,每天自信、热情、积极地奔波在工作的路上。
2000年时,周月萍在昆山、苏州地区的法律业务已经完全步入正轨,而做常规业务的竞争性让她内心的危机感又隐隐冒头,她毅然决定来到上海——这个专业化发展充分又人才济济的城市,加盟专业律所,寻找专业方向。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让她选择了建筑工程这一在当时发展势头迅猛而立法又不甚完善的领域。两年后,周月萍作为一名专职律师,已经取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令同事们称羡的业绩,然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使得她想在建筑领域进行专业化拓展的目标遭遇了“瓶颈”。
怀着对提升业务的强烈渴望,周月萍脱产参加了潘跃新律师创办的“律师巨匠班”项目培训,在这些巨匠律师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化平凡为神奇的创业故事。就是那时候,周月萍立志成为最专业的律师,有朝一日也能站上全国最高学府的讲台!
周月萍没有食言,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从每一个案件代理中汲取经验教训,面对压力,毫不退缩。2011年,她被评为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2014年她走上清华大学的讲台,为清华总裁班的企业高管们解读2013版施工合同文本及风险管理。
从单枪匹马到专业律师,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周月萍说:“从投身律师行业直到今天,的确是一个艰辛又充实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少不了摸索和挫折,关键是要越挫越勇,跌倒了要爬起来继续前行,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儿。”
从单枪匹马,到品牌团队
“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律师行业不乏单打独斗的优秀律师,但在单枪匹马摸爬滚打十来年后,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团队分工合作、为共同目标而互相鼓励、并肩作战的氛围,也希望能够组建一支专业、优秀的法律团队,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周月萍
个人的能力有限、精力也有限,很多时候容易顾此失彼。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潜心钻研业务、尽心服务客户的同时,周月萍非常重视吸引优秀人才。在她眼中,与优秀的人合作,常常能够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和灵感的闪光。
“组建团队初期,也曾因用人不当、培养方向错位等遗憾后悔。在失败教训的总结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间,慢慢找到了合适的人,一步步做对了事,就这样一点一点打造出一支专业、高效的优秀队伍。”周月萍律师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周月萍对团队内部专业领域进行了再度细分。她专注于国际工程及工程争议解决处理,并担任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员,带领一部分律师为国内多家特级及特大型房地产及建筑工程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及争议解决服务,专业的解答、优质的服务常得到包括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在内很多客户的赞誉。而团队另一位合伙人周兰萍律师这些年对特许经营法律问题及PPP问题研究很深,尤其擅长PPP、BT项目的整体法律风险防范的策划,先后被聘为财政部第二批、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评审专家,并悉心培养出多位专精PPP的律师,她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参与的河北正定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西安未央区徐家湾地区综合改造项目、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吉林公主岭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等多个PPP项目先后入选财政部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示范项目。
短短数年,周月萍律师将单人独舞演化成阵容庞大、集聚各类优秀人才的联袂演出。 多元化的职业经验,辅以人尽其才的优化调配,造就了一支具有核心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团队。
“到2013年的时候,整个团队的组织及业务的发展其实已经很完善,客户也都很认可我们整个团队的工作,但是建筑行业法律服务也日趋激烈,我觉得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有更大的舞台和平台。”带着这样的想法,2014年初,周月萍律师带着整个团队加入了中伦,“压力很大,但是我希望我的团队是完整的。”
机会总是留给最有准备的人,业内积淀的人脉、口碑以及日渐精进的专业能力让周月萍在加入中伦后获得了更多的机会,经历了初期的适应,整个团队飞快地成长。
令人称道的是,在取得了许多令人称羡的业绩后,团队依然坚持着“学习——分享——传承”的理念,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探索全新的服务模式。自团队组建开始,每月都要举行业务培训,以团队曾经代理的案件为例进行系统讲解,一环一环解开案件焦点,分享律师们在办案中积累的经验,为青年律师的成长做出更好的指引。
著书立说,从律师到老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律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来满足实务需求。在我看来,办案是一种学习,讲课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我有时上午站在建筑领域的讲坛上做老师,下午会坐在同一个课堂上,听其他老师的分享,认真做笔记也认真思考。”
——周月萍
忙于法律服务的同时,周月萍带领的团队笔耕不辍,在理论层面上亦不懈地向纵深推进。在《建筑时报》、《施工企业管理》、《建筑》等业内期刊杂志上,也频频刊载团队律师基于法律实务且观点独到的理论文章。
2009年10月,周月萍律师的处女作——《建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化解》一经面世即得到业界的好评,始终居于法律出版社专业类书籍销售量前列,并先后两次加印。2012年10月周月萍律师与周兰萍律师著述的《BT项目法律风险与实战方略》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该书结合团队在法律实务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针对当前建筑房地产企业延伸产业链的诸多尝试,力图为已承接或逐步介入BT、BOT等业务领域的企业提供风险防范的专业知识,并为一些试图进行投融资并购的企业答疑解惑。2013年10月,在2013版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推出不久,周月萍律师即结合示范合同以及生效实施不久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最为常见的以及最新出现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及剖析,并以国际视角解读了国内建筑领域及工程合同的发展,以期推动国内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走向国际。2016年6月,周月萍律师的最新著作《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建设工程案件裁判规则解析》问世,该书从建设工程现况、司法实践、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等方面让读者全方面了解裁判规则的背景及理由,甫一推出,几个月内就以全部售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周月萍积极探索建筑房地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通过培训授课、撰文著书、提交行业法规、条例的修改议案等方式,希望能够促进建筑房地产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在聚焦于建筑房地产领域的基础上,团队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逐步总结出将建筑法律和工程管理结合、以法律风险防范为基础、以促进建筑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为触角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并在帮助客户解决已经发生的法律纠纷、诉讼或仲裁案件的同时,从源头上协助客户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把正确的法律知识和合同意识传递给客户。
自2003年起,周月萍便开始带领团队研究行业及实务中的热点和难点,并通过讲座、授课等形式,协助企业进行风险防范。律师不能做书斋里的学问,团队律师们的课题研究也从来都是基于自身的法律服务实践。近8年的时间里,团队先后举办了300多场次的论坛和讲座,足迹遍全国各地,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西安、大连、厦门⋯⋯周月萍律师常年累月地奔走于全国各大城市举办法律讲座,与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和律师同行们交流和分享着自己在建筑领域的执业经验和办案体会。
“我觉得一半的我是律师,一半的我是建筑人,所以我希望客户不仅是出现了问题后能想到我,而是我能先一步把防范的意识带给客户。如果有一天,我能把我知道的所有的知识都告诉客户,让他们少走弯路,应该是我对这个行业的最大贡献了。”
周月萍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上海律协建设工程与基础设施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曾荣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女律师”、2011年《建筑时报》“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