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生成式AI已深度融入内容创作领域。从文本、图像、音乐到视频,AI工具能够快速产出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拟人化特征的作品。然而,这些由算法驱动的创作成果是否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独创性”?其版权归属应如何界定?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技术伦理与法律边界,更直接影响着科技企业、创作者和投资者的核心权益。
对此,上海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联合复旦大学举办“AI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及其权利归属”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一、讲座时间:2024年4月18日(周五)13:30 – 15:35
二、讲座方式:线下讲座
讲座地点:复旦大学医学院(西区)二号科研楼报告厅(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街道东安路130号)
进校说明:进入复旦大学校园需进行提前身份报备,上海律协将统一收集参会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请在活动当日携带您的身份证进入校园。
三、报名人数:160人(上海律协个人会员、公司律师会员、特邀会员及预备会员)
四、培训学时:4学时
五、讲座安排及主讲人介绍:
13:30 – 14:00 签到
14:00 – 14:05 开场
14:05 – 15:25 主题演讲 & 问答
主讲人:丁文杰,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区域国别法治研究会理事等,曾任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研究科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2024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曾于《中外法学》《东方法学》《知识产权》《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view(SSCI一区)》《Queen Mar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SSCI)》《知的財産法政策学研究(日本)》《AIPPI(日本)》《法學論叢(韩国)》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等省部级课题以及日本学术振兴会青年项目。
15:25 – 15:35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硕士项目介绍
六、报名方式:
线下报名:请点击下方“会员报名通道”进入报名,报满即止。
温馨提示:
地铁:七号线、九号线肇嘉浜路站4号口
进校口: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西门
联系人:丁倩,上海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秘书
电话:18121317743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