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上海律师 >> 2015 >> 2015年第02期
《上海律师》编委会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上海律师》大家谈

2015年第02期    作者:黄绮 刘栋 王凤梅 王思维    阅读 7,408 次

本期主持:      绮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律师》杂志主编、上海市尚伟律师事务所主任

      宾:      栋 《文汇报》主任记者

        王凤梅 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上海法治声音》主编

      王思维 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秘书、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文字整理:     


    绮: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了媒体朋友《上海法治声音》的王凤梅和《文汇报》的刘栋两位资深媒体人,两位在业界都很有影响力。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了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的王思维律师,王律师在写作方面在律界也是小有名气,不少媒体上刊登了很多他的文章。今天,我作为《上海律师》杂志的主编,特别来主持这一期“法律咖吧”,是因为《上海律师》杂志在我手里做了第四个年头了,我们也需要对它有一个分析和总结回顾。《上海律师》杂志在全国律协2014年第二届律师协会会刊评比中同时荣获“优秀奖”和“最佳传承奖”,对我们编辑部是个莫大的鼓舞。本届律协一改以往外包做杂志的方式,由律协自己承担办刊的工作,对律协宣传部来说,是外行做专业的事情,具有很大的考验。我们还排摸了一下,发现《上海律师》杂志是各省市律师协会杂志里仅存的月刊。做月刊其实是一件节奏很快的事,我们编辑部很努力地才把月刊做到了今天。《上海律师》杂志当时定的主线条是体现在杂志LOGO下面的八个字:聚焦、思辨、感悟、互动。“聚焦”是希望聚焦上海市律师协会的主要工作;“思辨”是希望在这本杂志上能体现律师对法律问题的思考;“感悟”是想反映出律师对执业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互动”就是让杂志成为律师业内业外互动的媒介。这八个字成为贯串始终的办刊宗旨,不知道在座嘉宾是否都关注这本杂志?


    栋:杂志每个月我都会认真阅读,感触最深的就是每期内容很多,内容多是好事,但同时这是把双刃剑,内容多了,在排版上难度会比较大,版式设计相对会比较老旧。《上海律师》有一个栏目是“法眼法语”,这里面的内容都很不错,但有时文章篇幅过长,容易给读者带来阅读疲劳。还有一点,我觉得版面设计上简单了一点,不少专题性文章的研究性都很强,在设计版面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结合里面的数据做一些图表,通过图表形式能把文章里的一些内容更直观地展示出来。有些文章配图、图片设计可以更精细化一点。既然是叫《上海律师》,不要把它搞成一本律师学刊,现在看上去学术化太强了一点,我个人觉得还是少了一些更加人文化的东西,可以多一些随笔。另外,一本杂志没必要有那么多文字,所以增加一些图片、图表,将排版格式调整一下,杂志将更具可看性。

王思维:现在的《上海律师》其实进行了一次改版,比过去的形式和内容都要好很多。我记得在前几年,《上海律师》更像是一本学术刊物。对律师行业的宣传,其受众群体应当区分为行业内和行业外,这是两个不同的群体,需求也不完全相同。比如,可能有些办案经验还不足的年轻律师,会觉得杂志里实务类的文章太少了,而行业动态类等时效性较强的文章太多了。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而在一本杂志里想做到兼容并蓄是件很难的事。《上海律师》作为行业刊物,专业性一定要充分地体现,因此刊物内容的思想性当然是首要的,也是上海律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一个很好的卖点是,很多文章的作者或文章里的主人公都是读者身边熟悉的人,我朋友写的文章或写我朋友的文章,我肯定会仔细阅读。从我个人的阅读习惯看,有些栏目我是很习惯的,比如我每期必读的栏目是“人物”,能上该栏目的律师一般是律界前辈、业内大佬或者那些“偶像派”的律师,他们自己的经历经验当然对同行非常有吸引力。今年“人物”栏目连续刊载了第五届优秀青年律师的经历感悟,我看了非常受启发。因为大家年龄相仿,执业经历相似,平时关系也比较密切,他们的感悟对我来说就更容易产生共鸣。这些文章对业外人士来说,可能感受就没有那么深刻,但对业内人士来说,我觉得非常吸引人。另一个不错的栏目是“人文万象”,该栏目的文章我差不多全部阅读。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去年下半年有一期刊载了一组追忆倪彬彬老师的文章。我觉得所谓行业宣传,不仅仅是介绍行业动态,这只是一个比较低的层面,更高的层面应该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精神、一种品格,甚至是一种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的宣扬。刚才刘记者谈到排版、美编设计等,意见非常专业,但从我一个律师的角度看,我会更加注重杂志的内容,如果内容足够吸引我,形式我可以稍稍忽略,甚至有个别错别字也无伤大雅,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绮:确实如王律师说的,从不同角度看杂志,对杂志的需求和要求会不一样。我觉得刘栋说的这几点,一直都是困扰我们编辑部的问题,是我们想要突破的一个点。我们一直在思考杂志在形式程度上包括内容的灵动性上,怎么和律师心灵沟通,包括律师业外的一些活动感受如何更多地去表现,非常想有更多的描写。除了这些以外,我比较想知道的就是从杂志上你们对吸收到的律师协会活动的信息量感觉怎么样?


王凤梅:信息量我觉得非常大,因为我有一块工作重心就是关注律师,杂志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看,我感觉信息量越来越大,从封面到里面的栏目设置,还是有很多的精华,看出来有很多匠心的东西融在里面了。从内容上说,我觉得每一版块都是一粒珍珠,串起来就是一串项链,我们需要对好的素材“深加工”。我比较喜欢看的一些信息第一个就是“卷首语”,我发现每次“卷首语”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体现,从中能看出来各界领导们对律师行业的一些评价以及法律界最新的政策信息,这对了解律师行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栏目就是“优秀青年律师”,以前会请一些记者来写这些律师,后来我看大多数都是本人在写,感觉更有一种味道,充满了人文气息,这种励志和正能量的传达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同时也让人对律师这个职业产生敬仰,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喜欢看。还有个非常喜欢看的版块就是“人文万象”,律师会写一些游记,在国外看到的东西,或者自己的爱好,还有写自己的家庭。这些文章都是我们《上海律师》策划推出来的,杂志发挥了窗口平台的桥梁作用,所以我觉得非常值得赞赏。我还有一个非常喜欢的栏目就是“法律咖吧”,就是我们正在做的栏目,往往会邀请些律师业外的人一起来谈论与法律有关的话题,这就符合了杂志业内外互动的特性,我发现每次邀请的嘉宾也是不同领域的,可以说是一个更广泛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其实我们今天这些人也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因为我们是法治媒体。

刚才讲到互动方面,我的想法和建议就是,把现在这么好的素材深加工,我们第一道菜已经做完了,如何把这道菜多吃,我看到今年第一期做了高院“律师服务平台网上立案系统”的解读,这个专题大家都非常关心,我觉得第一期的策划很好,就是把上海高院信息处的曹红星处长和民庭庭长请过来谈这个问题。其实这期“法律咖吧”的内容同时可以在“东方律师”网站和上海律协微信平台上推出,契合大家对这件事的关注,延伸阅读的需求。另外,如果要让文章有更广泛地传播,在标题上、排版上、新闻点的提炼上,可以花点功夫,这完全有进步的空间。我们做新闻的都能看出来,本身这些料都非常好,有新闻性,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可以分享给非法律界的人群,让更多的人看到。现在传统的是一些会议照片和人物大头照比较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些漫画或者是制图方式,就排版而言,可以让我们的版面更灵动一点,更好地服务内容。

另外,我就觉得这么多信息量的转化一定要跟新媒体融合,我也注意到现在都有微信号,怎么样让这些好的内容有更快地分享包括互动,以后如果不方便携带杂志,但是通过手机就能分享到《上海律师》杂志,那我们做的很多的努力和工作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得到,也有利于法律文化的形成。

对于杂志整体,如果还要进步,人文和文化的空间上建议可以多些着墨,尤其今年是个特别黄金的年份,四中全会报告中有32处提及“律师”一词,重视律师行业的发展,加上现在新媒体技术成熟而广泛地应用,我们应抓住这样一个时机,多策划一些更易读、更能反映律师真实生活、风采魅力的文章,可以提升律师的社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


王思维:我觉得刚才王记者的一个用词非常吸引我,就是“深加工”。《上海律师》作为一个传统的纸质媒体,对行业动态的报道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其中最明显的劣势就是时效性,因为动态类文章有新闻属性,肯定是越及时刊发越能吸引眼球,但是作为一本杂志,在这方面跟报纸、新媒体是无法匹敌的。但杂志有版面上的优势,可以对一个事件进行深度挖掘。我觉得对《上海律师》来说,行业动态类的报道可以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比如,每年律师代表大会的时候,都会以专题形式报道会议的内容,把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律师提出了哪些建议,有哪些观点冲突,形成了什么样的决议,甚至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律师个人进行采访,这种文章肯定是业内人士非常喜欢读的。还有,刚刚谈到纸质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问题,现在律协推出了微信公众号,我觉得我们应该再去挖掘公众号的潜力,《上海律师》是一个月一期,但其实到达律师手里的时间可能还要再晚一点,一些动态类的文章等拿到杂志就有些过时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首先推送。公众号还篇幅不受限制,不像纸质媒体,要压缩到很小的一个版面,可以适应各类宣传。《上海律师》作为业内刊物,掌握行业的第一手资料,信息量大,结合新媒体传播渠道广,社会认知度高的优势,再在行业内外合作,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管齐下,我觉得传播度会非常高。


    栋:刚才都说到了内容如何再加工或重新调整的问题,首先我觉得这本杂志是不是有必要做的那么厚,每期都是64页。如此一来,带来两方面的负面效果:第一,对于所有参与办杂志的人来讲都是一个负担;第二,正因为有那么多页数,导致有很多内容不得不放进去。我想,在这方面是否可以调整一下,不同版块的篇幅可以进行重新调整。以我手里2014年第12期的杂志为例,单单“本刊关注”就有将近30页的版面,基本上是用了一半的篇幅在聚焦一件事情,内容实在是太多了,30页之后又是将近整整10页的“法眼法语”,接下来又是将近15页的“专题研究”,而“人文万象”只有2页,从页数上看,整个结构就是头重脚轻。


    绮: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杂志有四个大的版块,“人文万象”版块相比“本刊关注”和“专题研究”来说,后者两个版块有律协活动和论文内容来作保证,而前者的内容之所以每次都是最少的,也一直是我们编辑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能登载的文章太少了,稿源太少,这是不是一个应该出现的问题?


王思维:稿源的问题,我个人的想法是:《上海律师》在律师圈里还是有相当知名度的,而且律师圈子里写手也不少,如果我们把约稿为主变成公开征稿为主,投稿量应该是很大的。比如去年我在刑委会里做了一期专题研究,是关于最高院出台的关于网络言论犯罪的司法解释,很多律师都在写,但我们仅仅是在业委会内部组稿,稿件的来源有限。还有黄会长提到的“人文万象”栏目的问题,我个人的感受,稿件应该不少,因为我看到我很多朋友在微信和博客上都会分享这类文章。可能是我们还没有畅通渠道,所以这些稿件没有投到《上海律师》来。另一个建议,对大篇幅的文章,可以参考网络媒体的一些做法,一是在标题上做些改变,不要很学术很刻板,跳一点,更能吸引读者;二是能在每篇文章前面有一个索引或摘要式的介绍,能让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绮:纸媒有它的优势,可以深度阅读、静心阅读;可以收藏,反复阅读。但同时纸媒也有很大的缺陷,发行需要周期,专栏排版有限制,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这种突破。听各位谈下来有一个感觉,办这样一本刊物,思路上必须跟原来的不一样,比如说约稿,已经不是原来说的点对点约稿,应该是我们有能力去广泛地阅读线上线下的文章,看到有好的稿子主动和作者联系,这样一来一是能看到现成的文章可以对其质量有所把控,二是交稿时间能够保证。当然这就要求编辑部有很大的阅读量,至少在行业内和相邻边界的范围内。


王凤梅:其实我们编辑部就是这样运行的,我们也有一支供稿团队,平时互动非常多,也很方便,他们看到有什么好的文章,就分享到我们的微信号上。我还有个建议:第一,前一阵我看律协搞了一个所刊评选,我很关注,所刊本身也是律协下面的分支队伍,凝聚了很多策划的心血在里面,如何把它们糅合起来,将会是一支非常好的队伍;第二,从新媒体通道上完全可以做到及时观察和收集,比如现在就能收集一下上海有多少律所是开微信公众号的,大家可以做个合作约定,放到公众号上的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两家所如果说的是同一件事,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编辑可以把两篇文章不同观点的解读放在一起,又专业,又好看,又实用,这就是杂志要做的事情。编辑部的策划能力要非常强,要熟知这个行业和专业。我觉得这是管理和约稿最经济又有效果的一种方式,而且绝对会有海量的稿子。


    绮:我觉得今天的相聚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大家提出的思路对我们都非常有贡献性。作为协会分管宣传的,又作为这本杂志的主编,我觉得自己吸收到了很多有营养的东西。这本杂志肯定还是要办下去的,我相信不管线上宣传便捷到什么程度,但线下纸媒一定会存在。我们今天的探讨对这本杂志非常有建设性,那么请今天在座的嘉宾对这本杂志最后说一句话。


王凤梅:借用现在传媒行业最流行的一句话,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一种主流趋势。我觉得2015年对律师行业来说是个黄金的传播时间,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融合发展。


王思维:我想《上海律师》杂志不仅是展示律师形象的平台,更是律师行业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渠道,我希望《上海律师》杂志和上海律师行业都能越来越好。


    栋:《上海律师》的这份坚持,就是一种成功。在全社会浅阅读日益风行的今天,律师协会的一班人仍在用心做着一份能让所有律师们静下心来,能花点时间去深阅读的刊物。从媒体人的角度来说,希望这本杂志能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用更好看的版式、更灵动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律师来关注,也祝《上海律师》越办越好。

        

    绮:这本杂志是上海市律师协会唯一的杂志,希望它真正能够全方位去反映上海律师的风貌,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把整个行业的风采在业内和业外起到交流互动的作用。希望杂志办得越来越好,这也是一种祝愿。感谢三位嘉宾的到来,为《上海律师》杂志建言献策,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上海律师”杂志的关注,预祝大家新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本文内容根据录音整理,为嘉宾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