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我参加了上海律协—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的项目,远渡重洋到美国芝加哥开始了精彩纷呈的留学生涯。幸运的是,在我留学期间,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和俄亥俄州最大的律所之一Ul-mer & Berne LLP建立起合作关系,经国际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尚浩东律师推荐,我成为两所交流项目的第一期受益人。自2011年8月底至11月底被派往Ul-mer & Berne LLP 的克里夫兰总所实习。所以,当我的同学们在7月考BAR过后奔忙着投简历、寻找实习机会的时候,我已经欢快地从黄石公园7日游归来,从容地打包行李,赶往俄亥俄州第二大城市克里夫兰,准备开始我在美国律所的实习生活。
Orientation—Rookie 的第一天
来到美国后,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在中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带来美国,可惜我一次又一次地忘记。本以为进律所的过程会简洁、明了,就像在上海时的那样:律师带着新来的实习生,在办公室里挨个转一圈,就算是拜了山头。然后,行政人员帮你找到办公桌,一堆文件上来,打开包就开始干活儿,中午也许会有一个欢迎聚餐。自此以后,你就独自在律所大环境中学习、成长,律所部门怎样设置,会计室在哪儿,就连大老板是哪个,如果其他律师不介绍,你还得花上一、二个星期察言观色地琢磨。
而这一次,我在美国律所的Orienta-tion持续待了整整一天。帮我做Orienta-tion的,是克里夫兰总部的行政大总管Rosemary,一个打扮入时的漂亮老奶奶。她曾告诉过每一个人,她已经在这个律所工作了60年,所以,她熟悉这里的每一张凳子、桌子,办公室的每一个边边角角。
她先带我到我的办公室(Yes! Rookie也有自己的办公室),请我坐下并询问我,这个凳子坐得舒服吗,不舒服可以换。她依次指着办公室里的家具对我解释,这是你的电脑和你的电话,下午会有IT部门的人给你做电脑和电话的使用培训;你的桌子、你的柜子……然后她打开厚厚一叠材料,一份一份,边解释边展现在我面前。这是保密协议;这是律所各部门和各委员会的结构图;这是不许在办公室歧视的协议;这是紧急联络卡;这是办公室地图,你在11楼,你是靠窗的办公室,所以编号为110,你团队的成员办公室在12楼的这里;这是衣着穿戴规定……在我用了将近2个小时阅读并签署完上面这些文件后,Rosemary就领着我参观克里夫兰办公楼的整个3层办公区域,并把我介绍给每个律师。她说,我不希望有人向我投诉,说看见一个陌生人在办公区域内闲逛。
在Ulmer & Berne LLP,除了秘书之外,每一个律师和律师助理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所以,我们的参观就好像在春节到每户亲戚家拜年一样,敲门,微笑,握手……办公室的12层是非诉讼部,每个办公室看上去都像被飓风刮过一样零乱,资料堆得满满当当的。10层是诉讼部,打电话,打印材料,讨论案件,热闹非凡啊。非讼部的律师常常嘲笑诉讼部的律师说,10层就像个超级市场。
我办公室所在的11层,主要是前台和会议室,还有一些合伙人的办公室。Ulmer & Berne有一个可容纳百人的超大会议室,专门用来举办公开论坛和讲座。
第一天下午的Orientation主要是IT部门的培训,软件系统、电话、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以及去图书馆参观。图书馆管理员还特地写了邮件跟我说,请我在下午4点之前到图书馆,因为那个时候有LexisNexis(法律搜索引擎)的代表在那里,可以帮我做一个法律搜索软件的培训。
整个Orientation的过程让我觉得新奇又好玩,当然我是很严肃对待的,且不停地在感叹美国律所的周到和细致。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在办公室参观时,管理合伙人边握手边对我说,我不知道你的英文水平怎么样,但是我希望你是productive(多产)的。真是好直接啊!
棒球和茶叶
众所周知,棒球是美国人民最喜好的运动,从爷爷、奶奶到才能拿起球棒的娃娃。所里为了让我更好的了解美国人民的生活,送了两张棒球票给我。同一层楼的一个秘书,有一天特地叫住我问,听说这个周末你要去看棒球?我点头。她接着问,你懂棒球吗。我笑着摇头。她说,不懂没关系,但你要知道你的票子是可以领取免费食物的。记住,千万要记得吃那个热狗……
我一直觉得美国人民把普及棒球知识和让其他国家的人民喜欢上棒球作为自己毕生的人生目标。他们很高兴和你一起享受观看棒球、疯狂叫喊的过程,他们更高兴地是你和他们谈论起棒球。我后来才关注到,秘书的桌子上,有一个小男孩儿带着棒球帽,手拿棒球棍,神气万分的照片。想必是家里的活宝让秘书妈妈对棒球的热爱更上一层搂了。而她把这种热爱融化在了对我这个非棒球国国人的友好上,希望能给我些小提示,让我这个球盲也能enjoy棒球国的国粹。
后来过了不多久,我也干了一件促进中美友谊的事情,我教会了秘书怎么喝茶,他们称之为leaf的东西。Ulmer & Berne办公条件很不错,Rosemary尽她所能地给大家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所以当Rosemary打开休息厅里的橱柜,我看到里边有十几种袋泡茶的时候,一点都不惊讶,且也不感冒。因为我在美国继续喝着从中国带来的绿茶茶叶。那天去倒水的时候,秘书瞅了我杯子很久,问我那叶子是什么。我说是绿茶。她说,每次看我倒热水,还以为我喝热白开呢,因为总也不见有袋泡茶的标签露在外边。我问她,你要不要尝尝?她果断地摇头。她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喝袋泡茶呢。我笑着回答,因为在中国,大家都认为茶叶公司不会把好的茶叶放在袋子里出售。她将信将疑。我又问,你试试?她点点头。我告诉她,这个茶叶喝法和袋泡茶一样。她满怀新奇地从袋子里取出一些茶叶,倒了满满一杯水,小心翼翼地端回自己的座位。末了,还朝我使劲点头笑笑。
我闻着自己杯子里飘出的茶叶香味,顿觉自豪感。要不是生在中国,差点就享受不到这个好东西了。而棒球和茶叶,2个不同国家的文化精髓,都被该国人民用来表示友好,更让人欣然的是,双方都开始慢慢学会互相赏析。
免费午餐
我还记得第一天到律所的时候,有一个合伙人兴致勃勃地跟我讲,只要你做事方法得当,每天都会有免费午餐。我开始有些惊讶,没过几天,当我收到行政部发来的各部门会议日程和邀请邮件的时候,终于明白过来免费午餐的意思。
Ulmer & Berne有2个大的部门,所有的执业律师要么属于诉讼部,要么属于非讼部。分工非常明确,很少有跨部门的案子发生。当然,这也与他们的案件分配制度有关。而诉讼部和非讼部下面又分为各专业部门,公司并购、破产法、劳动法和税法等等。除了专业部门的分配,律所还成立了妇女权益委员会、不歧视委员会等等一系列关心员工权益的委员会。所以这样算来,如果每个部门或者委员会都按时举行月例会,免费午餐的机会当然不在少数。
我去参加过一次诉讼部的月例会。40多个在所的诉讼律师,浩浩荡荡地在会议室门外的自助餐品台上取了食物后,在长桌边依次坐下,边吃边开会。要发言的律师坐在会议室最前面,然后IT打开设备,克利夫兰总所、芝加哥分所、辛辛那提分所和哥伦布分所同时进行会议连线。
诉讼部领头的合伙人先介绍发言律师的名字和发言内容。发言内容五花八门:第一个律师讲的是如何防范文本带来的诉讼风险。他说现在很多律师都习惯给不同的合同版本编号,有的时候连发给对方律师的文本都有这些编号。他提示,这样会有一个很大的风险,万一双方发生诉讼,对方律师很有可能根据所编的号码,要求我们出示其他几个版本的合同作为证据。我当时听到这个内容相当带劲,因为我曾在上海也有过诉讼的经验,但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律师连那么细小的环节也会互相交流;第二个律师给大家介绍他的服务团队和新开发的业务,以及近来完成的一些案件的经验交流。当然,在我听起来,这更像是在做市场;第三个发言人不是律师,而是市场部的人员,她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律师与客户接触的技巧问题。她说有很多律师没有用心在与客户接触后的跟进上,但其实在初次见面以后,律师应该与潜在客户保持联系等等。
整个例会大概持续了1个小时左右。我问一个律师,是不是每次诉讼部例会,她都会按时参加。她回答说一般都会,这是认识其他团队律师很好的一个机会,因为诉讼律师平时奔忙于法院和客户之间,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很少能够见面。而且,这样的会议,并不屈就于流程,而是注重实质,多听别的律师讲经验,总会有提高。对于我来说呢,除了免费午餐,这样的会议也让我了解到美国律师在专业上的交流方式,之后回到上海,也可用以学习和借鉴。
后 记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目的是将美国当地律所的管理方式和我所能感受到的中美文化差异呈现出来。希望有一天,Ulmer & BerneLLP的律师也能到我们大成上海分所实习访问,增进中美两国律师的交流和互动。●
(作者单位: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