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曹志龙
屠 磊 唐 洁
潘 瑜
编 委 会: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李维世
吴月琴 黄 东
曾 涛
主 编: 韩 璐
副 主 编:谭 芳 曹 频
责任编辑:王凤梅
摄影记者:曹申星
美术编辑:高春光
编 务: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在人们传统意识中,律师是受一方当事人委托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工作者。律师的法律服务,具有专业性、自愿性、平等性、有偿性等特征。调解人,则为编外“法官”,具有被动受案、居中听讼、公正裁断等职业特征。律师与调解人虽然职业属性不同,但律师具有的法律专业知识及析疑解惑能力,足以明是非,断争议,律师确为民间调解最佳人选。
2017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颁发《关于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北京、黑龙江、上海等11个省市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意见》对律师调解主体定位、案件来源、场所设置、调解效力、经费保障等作出一系列规定。《意见》颁布以来,受到各方积极肯定,被誉为完善我国诉讼制度和律师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及创新。
如何积极贯彻《意见》,有效推进律师调解制度,确保律师调解名实相符,可持续发展完善,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确保律师调解制度姓“官”,不姓“民”。否则,律师调解将缺失存在及发展的内外动力,很难从试点走向推广。
设立律师调解制度,并非是简单地将调解主体由人民调解员扩大到律师调解员,将律师调解混同于人民调解。在已有民商事仲裁制度、人民调解制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基础上,再设律师调解制度的本意及初衷可以理解为:化解司法压力,化解社会纠纷,给律师再添助力司法审判平台。律师调解,源于司法,用于司法。律师调解应由审判机关承担规划、实施、检查及保障责任。
1.律师调解员的选任
律师调解员的资格认定及选拔应由审判机关负责,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律师调解员必须由优秀律师担当,并非律师都可以成为律师调解员,应赋予律师调解员明显的职业荣誉。
2.律师调解案件来源
律师调解案件源于审判机关,律师不能自带案源。凡审判机关受理并立案的案件,应告知当事人律师调解制度及效力,征询当事人是否申请律师调解,调配分流排期进入律师调解程序。
3.律师调解场所设置
律师调解场所应设置在审判机关内,或审判机关指定的特定场所内,配备律师调解辅助人员,调解文件及案卷材料由调配律师调解的审判机关负责保存。在社区活动中心、律师协会乃至律师事务所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不应成为律师调解场所设置主流。
4.律师调解效力
经设置在审判机关内的律师调解达成的协议,如果具有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给付内容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达成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法院申请确认其效力。还可以尝试经律师调解形成的调解书具有司法调解书同等效力。
5.保障律师调解经费
经律师调解达成协议,审判机关应按一定比例将当事人缴付的诉讼费作为律师调解酬金,律师调解实为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审判机关委托律师提供审判辅助服务。如果律师调解来自于直接向双方当事人收取费用,律师调解则将名存实亡,没有可持续存在条件。
6.明确奖惩机制
凡是申请律师调解,审判机关应从快速调配律师调解员,排期启动律师调解程序;通过律师调解解决纠纷的,少收或不收诉讼费;当事人申请或同意律师调解,又无正当理由不参与调解等,导致调解不成的进入诉讼程序,取消减免诉讼费待遇等。
王俊民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律师事务研究所所长。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