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曹志龙
屠 磊 唐 洁
潘 瑜
编 委 会: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李维世
吴月琴 黄 东
曾 涛
主 编: 韩 璐
副 主 编:谭 芳 曹 频
责任编辑:王凤梅
摄影记者:曹申星
美术编辑:高春光
编 务: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人物简介
谭 芳: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律师协会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对外宣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秘书长、徐汇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徐汇区政协委员。2011年被评选为上海市第四届优秀女律师。
2013年,正好是我律师执业的第10个年头。
前几天恰逢同学聚会,有人问,律师这10年,与法官那10年,相比之下,你的收获是什么?
突然想起6年前的那个深夜,急促的手机铃声将我从梦中惊醒。对方是数月前从杭州来咨询的一位客户,她在电话里泣不成声,与世诀别前向我道别。两个多小时后,我赶到了西湖,向这位仅有一面之缘、满是绝望的女人张开了双臂。那一夜,陪我一同倾听和劝慰的,还有月光和晨曦。6年来,她越来越开朗和自信,对生活充满激情,企业也日新月异。而我,也成为她生命中最为信任的一位亲人。
10年来,正是律师这个职业,将人生中的许多一面之缘,变为朋友、知己甚至亲人。当然,那只是收获之一。
蓦然回首,云中谁寄锦书来?我想,抽屉里珍藏的那些信件,或许可以诠释这10年里更多更多的收获。
一、诉说客户信任的那些锦书
这是2011年元旦,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封书信。
“谭律师,您好!我刚刚从一个华人聚会上回来,当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也在为您和您的家人祈祷。现在的我,生活幸福安宁,工作井然有序,今天的一切都多亏了您的帮助,我将永远感恩在心……”
他是一名企业家,也是我2008年代理的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因案情离奇曲折、财产标的巨大、法律关系复杂,曾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我们的调查取证及庭前准备非常充分,庭审效果不错,胜诉在望。尽管双方当事人均明确表示不同意调解,但考虑到判决后难以执行,尤其是两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可能因结怨而导致恶意竞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庭审后我做通了当事人的工作,主动向法院提出调解意向并准备了多份调解方案,还积极与对方律师协商。我的诚意打动了合议庭,担任本案审判长的法院副院长亲自主持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这起沸沸扬扬的离婚案件,以几页调解书平静地结束了。
此案的成功调解不仅及时制止了一系列商业复仇计划,而且为双方三年之后的商业合作留下了空间。
在我十年的执业生涯中,60%以上的案件都以和解或调解结案。剑拔弩张在和风细雨之下握手言和,是我最为乐见的场景。我一直认为,律师的价值不是表现在庭审时的咄咄逼人,辩论时的滔滔不绝,不顾一切地追求胜诉结果,而是审时度势,立足全局,以实现客户的长远利益为最高目标。当1年、5年甚至10年后,客户还能对律师心存感激,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客户那些诉说信任和感激的信件,不仅是我价值的体现,更是我坚持的动力。
二、记载队友思念的锦书
今年8月,一张印着西藏美景的明信片翩然而至。
“……会想起去年的同一时刻,和团队一起经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想来便觉得人生际遇的神奇。不一样的生活,同样的欣喜。想念大家,想念谭老师。”
这是去年某政法大学来实习的一位研究生寄来的,她读研期间去西藏支教,给团队的每位律师都寄来了一张风景各异的明信片。
类似的信件还有许多,即便实习才一个月的同学也似乎习惯把我们这里当成自己一个可以信赖的温暖的家。团队曾有几位律师在我的鼓励下出国留学深造,学成归来后依然留在我们这里。这些年来,团队成员不仅稳定而且不断壮大,我经常思考,是什么力量使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愿意凝聚在一起?
某次演讲比赛中,一位加入团队3年的女律师曾这样形容她的改变。她说,“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个团结进取、爱学习、有梦想的团队,我懂得了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专心地办理案件,双赢地去解决争议。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爱自己,爱队友,爱客户。”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是我信奉的一句箴言。从做律师的第一天起,我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队友们分工负责、精诚合作,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在办案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我借鉴原来法院工作时规范严谨的办案流程,根据律师的业务规则,自创了一套律师服务标准流程。这种规范化的办案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而且深受客户的赞誉。
我还根据团队成员的各自特点制定了一套学习和培训计划,包括文书写作、模拟接待、模拟法庭、演讲训练等技能。因自身能力有限,我千方百计把他们送出去学习,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研讨会、培训班、专业比赛。为了凝聚人心、放松心情,我经常借生日、节日之名组织团队聚餐,在美味佳肴中我们高谈阔论、展望未来;为了及时了解队友们的心声,我独创了“民主批评会”、“谁与我午餐”等活动,大家都愿意敞开心扉,与我推心置腹地交流。
如今,这支阶梯型的团队已日臻成熟,职责分明、配合默契,即便我长时间在外开会出差,团队的工作也有条不紊,成为我拓展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支撑。
队友们那些思念和依恋的信件,不仅记载着我们共同拼搏与奋斗的足迹,还记载着我们共同的梦想和希冀。
三、镌刻行业传承的锦书
今年教师节前夕,收到了一些受聘学校和培训机构寄来的节日贺卡,还有许多学员的问候和祝福。
“谭老师,教师节快乐!您讲课时举例提到的律师职业修养与敬业精神,对刚入行才两年的我触动很大,有着深远的指引作用……”这是四川一位律师寄来的贺卡。
我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团队成员除我之外全是80后。年轻律师执业之初,往往会面临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如果自身缺乏信仰,又得不到指引,很容易放弃。作为过来人,我非常理解他们的迷惘,也很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心力给他们帮助。“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亮灯火。”这是我很认同的一句话,我愿做一盏为人照亮的指路明灯,更希望年轻律师能燃亮自己的梦想之灯。早在多年之前,我就在事务所内组建了每周一次的青年律师沙龙,既邀请业内知名律师传道授业,也有年轻人自己分享读书心得、个人兴趣爱好。组织模拟法庭实战演练,共同讨论热点疑难案件,引导专业定位,一些年轻律师借助这一平台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业内新星。
今年6月,我受邀至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讲授婚姻案件律师实务,结束后全国各地的拜师信雪片般飞来。为了不辜负学员们的信任,我以西部年轻律师为主要成员组建了一个7人的学生团队,为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成长计划,还专门为团队配备了一位资深律师担任助教,与他们每周沟通工作进展,探讨疑难案件,布置学习任务,分享研究成果,让学生们与我的团队共同成长。
作为上海律协律师学院的一名讲师,我不仅讲授了婚姻家庭案件的办案技巧,还分享了多年来在律师服务流程管理上的一些心得,获得了许多同行的肯定。我还被一些法学院、培训机构聘为讲师,通过更广泛的平台去分享执业经验,引导年轻律师规范执业,从细节入手,以专业取胜,树立职业尊荣感。
那些镌刻着行业传承的聘书,让我倍感责任之重大。
四、寄托社会责任的锦书
抽屉里,还有一类信件来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我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家庭暴力让我痛不欲生。是《婚姻三重门》给我勇气和力量,感谢谭律师!”这是2010年,一封从中国法制出版社转来的读者来信。
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一直把运用法律排除风险、增强国民幸福感作为自己最高的职业理想。我先后出版了4本著作,以经办的案例开展普法,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保持法律的警醒,拥有法律的智慧,在温暖的法律阳光中感受到自由和平等,成长与幸福。
去年10月,我荣幸受邀在上海书城举办新书签售会。看着那么多陌生读者排着长队,还有一位女士买了1本之后又重新排队买了10本,而且请我逐一签名准备作为礼物赠送给她的闺蜜们,我的心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法律的力量,不安的是担心自己才疏学浅辜负了那份满满的期待。
记得有次在电视台录制一期讨论老年人再婚的对话节目,结合亲历的案件,我提出老人再婚应“婚前理性选择、婚后感情培养,财产约定、子女支持是幸福的前提”。结束后,观众席上一对再婚老人激动地冲上来握住我的手说:“谭老师,您说得太好了,您一定要在更多的媒体上传播这些观点,让更多丧偶老人勇敢、理性地追求晚年的幸福。我们代表老年人感谢您!”
这些理解和期待,也激励着我抽出更多的时间走进社区、走向百姓,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不遗余力地宣传法律,站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答疑解惑,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法律的力量。
近些年来,经常会接到不少公益讲座的邀请,我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去参加。我想,或许我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案例,就可能影响甚至帮助一位听众,或许可以改变他(她)的一生。
回首这10年,我觉得,内心的充实和富足是无以伦比的。
边沁说:“所有法律的总目标一般是或者应当是增加社会幸福。”
我想,法律人更是如此。
蓦然回首,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