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曹志龙
屠 磊 唐 洁
潘 瑜
编 委 会: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李维世
吴月琴 黄 东
曾 涛
主 编: 韩 璐
副 主 编:谭 芳 曹 频
责任编辑:王凤梅
摄影记者:曹申星
美术编辑:高春光
编 务: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2017年9月27日至28日,以“‘一带一路’背景下律师业务新发展 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华东律师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在优秀论文评审中,上海律协共有15篇论文在本届论坛上获一、二、三等奖,这些优秀论文是论坛重要的学术成果。本期《律师实务》刊登的《浅谈“一带一路”项目投融资中应大力推行中国法律机制的援用》与《“威胁、引诱、欺骗”非法取供方法的规制路径》获得二等奖。
内容摘要:讯问模式从“身体强制”转向“心理强制”,“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式有强大的现实需求。然而,无节制的“威胁、引诱、欺骗”的取供方式不仅损及司法公信力,而且极易产生虚假供述。对此,在实体上,通过法律类型化和司法不断充实,把“非法讯问方法”从“讯问谋略”中划分出来。在程序上,为了落实“骗供、诱供、指供”的程序性制裁机制,必须健全讯问时录音录像制度制度,确立录音录像不完整时讯问推定非法条款,并辅之以口供真实性规则。
【关键词】
威胁、引诱、欺骗、讯问谋略、非法证据排除
一、问题缘起:刑诉法50条VS.刑诉法54条
(一)法条现状:名禁实允
我国立法对于“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的态度在行为规范和评价规范上是不一致的。作为规范侦查人员取证的行为规范,刑诉法第五十条中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明文将“威胁、引诱、胁迫”同“刑讯逼供”并列为禁止使用的收集证据的方法。然而,在评价规范上,刑诉法第五十四条仅规定“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而并未明确将“威胁、引诱、欺骗”方式获取的供述排除。虽然可以主张对“等”进行合理解释,将“威胁、引诱、欺骗”纳入排除的范围,但毕竟第五十四条的立法用语模糊、暧昧,审判人员缺乏对此类方法获取供述明确的评判标准。
可见“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禁止规范是“跛脚”条款,虽然行为规范上予以禁止,但在评价规范上对于违反的后果不置可否。这种立法体例,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一层含义:规范上虽不鼓励“威胁、引诱、欺骗”,但在一定程度上默许。
(二)实践积弊:大行其道
如果说法律规范上对“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的容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么可以说司法实践中则是“一路绿灯”,大行其道的。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刑事案件的侦破往往是通过讯问实现的,从“供”到“证”仍然是侦查人员办案的主要途径。而这其中“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备受一线侦查办案人员的青睐。在实务中,侦查人员往往将“威胁、引诱、欺骗”的取供方法褒称为“断案智慧”、“讯问谋略”,不加限制地大肆滥用。尤其在职务犯罪、无被害人的犯罪、有组织团伙犯罪中,作案手段高度隐蔽,案件线索和证据信息来源不畅,加上犯罪主体往往多智商高、精明强干,自我保护意识强,运用常规的审讯手段,很难获取有价值的供述。“威胁、引诱、胁迫”的取供方法是侦破这些案件“武器库”中最强有力的一项。
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关心的是讯问策略能否有效突破口供,至于方式是否合法,尺度是否恰当,则不在考虑范围以内。侦查人员对“威胁、引诱、欺骗”的取供方法的态度往往是“不论恰当与否,用了再说”的放纵心态。而且,运用这种毫无限度的取供方法获取的供述,往往在此后的审查起诉、审判阶段“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二、取舍之辩:讯问谋略,抑或非法取供方法?
(一)需求:讯问模式从“身体强制”转向“心理强制”
口供对刑事司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口供具有完整性和亲历性,可提供丰富的案件细节,加速办案进程,节省司法资源;而且真实性得到确保的口供,还能为正确追诉提供担保,避免无辜者被错误追诉。口供的价值虽然诱人,但却不符合被追诉者自身的利益,他一般不会主动供述。“口供的诱人价值以及口供的难得性,促使警方为了从犯罪嫌疑哪里获取口供进行了热烈的、甚至是猛烈的探索”1。
在人类司法史的很长一段时期,身体强制是迫使犯罪嫌疑人作出供述的有力手段。随着法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刑讯逼供为核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出台和逐步发挥功效,施加肉体痛苦的身体强制取供方法,必将逐渐退出我国司法史的舞台。但是,实践中,刑事司法对口供的需求并没有减弱,讯问方式必然会像域外绝大多数国家一样,“由‘身体强制’向‘心理强制’转型,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强制审讯技术”2。而这种“心理强制”的取供方法就是以“威胁、引诱、胁迫”为核心的,规律性依赖欺骗、诡计和操纵的心理技巧迫使犯罪嫌疑人放弃抵抗并作出最终供述。所以, “欺骗、引诱、欺骗”的取供方法,需求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简单地全面禁止,并不切实际。
(二)恶果:“欺骗、威胁+诱供”讯问模式的危害
实践中,侦查人员运用“威胁、引诱、欺骗”的取供方法,往往是按“欺骗、威胁+诱供”的组合模式。首先,通过“威胁、欺骗”的方法操控犯罪嫌疑人,“劝诱、说服”犯罪嫌疑人作出供述。而后,再借助“诱供”的方式,引导犯罪嫌疑人对犯罪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细节作出合乎侦查人员预期的供述。
这种讯问模式最大危害是若不加限制,极易导致“迎合型”的虚假供述3。这种讯问策略确实能够促使大量的有罪者作出供述,但高压的讯问场是有“强烈方向性的磁场”4,同样会迫使无辜者通过“理性”的考量先做出虚假供述。
“威胁、欺骗+诱供”的讯问模式的危害性还进一步体现在其两大特征,与刑讯逼供相比有过之而不及。第一,隐蔽性强,不留痕迹。,“威胁、诱供、欺骗”并不会形成物理痕迹,侦查人员并不会在笔录加以记载,如果没有录音录像加以佐证,事后很难证明存在 “诱供、骗供、指供”,救济难。第二,欺骗性极强。在刑讯逼供的场合,犯罪嫌疑人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被“逼迫”,而在很多“诱供、骗供、指供”的场合下,犯罪嫌疑人可能自始自终处于“被操纵”而不自知的状态。
(三)权衡:底限正义观下的讯问方式治理路径
从上文“需求”和“危害”两个角度的分析可知,“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蕴含着深刻的悖论:以获取口供,探求案件真实为目的,却损及司法诚信,可能产生虚假供述。
然而,健全而富有生命力的刑事司法,追求真实和保障无辜都是不可或缺的。可见,对于“威胁、引诱、欺骗”不能 “一刀切”。一方面,只要刑事司法对口供的需求仍然存在,“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的供给就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法也禁止不择手段、不问是否及不计代价的真实发现”5。正确的做法是,以维护底限正义观为指导方针,将“具有智斗性,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侵害较小,不会高度导致虚假供述之虞的讯问谋略”从一般的“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区分出来,予以容许。从实体划界和程序设槛的两方面形成合力对“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加以治理,让讯问谋略成为一种“规则内的谋略”,侦查人员只能“戴着脚链舞蹈”,从而消解此类取供方法蕴含的悖论。
三、实体划界:罗列非法取供方法的“负面清单”
“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的规制,最为恰当的立法模式是,罗列出非法审讯的“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应当按照“明文列举+兜底条款”的方式“编写”。
(一)静态清单:通过法律规范类型化
第一,严重歪曲法律的虚假许诺。如虚假许诺撤销部分指控、做出不起诉处理、减轻刑罚、给予办理取保候审等。这种许诺往往和威胁结合在一起,两者是一体两面:给予宽恕的许诺意味着如果不遵守侦查讯问人员的期待将受到严惩;而给予严惩的威胁意味着如果遵循侦查讯问人员的期待将受到宽恕。这种虚假许诺之所以禁止,是因为法律知识单薄的人很容易轻信,且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歪曲法律的虚假许诺直接关系犯罪嫌疑人财产、自由甚至生命的重大利益,诱惑性极高,极易产生虚假供述;
第二,严重违法法律的引诱。例如,可以用吸烟、食物引诱,“但不得以吸毒引诱,因为教唆、引诱他人吸毒严重违法法律” ;
第三,违反或伤害职业伦理和家庭人伦的取供方法。这里的职业主要是指律师、医生等所从事受社会信赖的行业,代表着一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家庭主要以血缘纽带维系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更加不能因为侦查的需要就可以伤害。尤其在我国,国人特别重视家庭人伦关系,侦查人员以家庭人员的亲情或利益相要挟,即便是无辜者也很难抵抗,被迫做出虚假供述;
第四,出示伪造的证据。为了使犯罪嫌疑人放弃抵抗,侦查讯问人员常常使用证据策略,让犯罪嫌疑人误认为指控他的证据已经十分强劲,其除了供述别无选择。常用的虚假证据策略有:宣称目击证人已经指认;宣称犯罪现场提取到他的指纹、毛发或体液等;谎称测谎结果证实其说谎;宣称同案犯已经招供等等。侦查讯问人员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有时甚至伪造各种鉴定报告、测谎报告、物证、证人笔录、同案犯笔录、公共文书等。与口头宣称的虚假证据相比,出示伪造的证据,例如出示伪造的鉴定报告,不仅会损害社会公信力,而且也会迫使无辜者也作出虚假供述7,应当禁止。
第五,影响犯罪嫌疑人自主回答能力的诱供。最为典型的是指供,是指“侦讯人员在讯问被告人时,对未查实的问题向被告人指出具体的人、时间、地点、情节等让被告人作出供述”8。指供实质是一种司法作弊9,颠倒了审讯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审讯时的信息传递本应是犯罪嫌疑人向审讯人员传递,而指供则是审讯人员名师或暗示嫌疑人按其预期供述。指供的危害性极大,有时会暴露了案件的隐蔽性信息,与其它客观证据形成虚假印证,供述的真实性很难在事后推翻;
第六,对特殊人群使用“威胁、引诱、欺骗”的取供方法。这里特殊人群是指未成年人、精神疾人及精神迟钝者。这些人群由于年龄、智力及认知方面的原因,具有注重短期利益、倾向诉诸情感做决策、迎合权威人物、易受暗示影响的性格特征,极易受审讯人员操纵。因此要重点保护,使用更加严格的标准。
(二)动态清单:藉由司法判例不断充实
以上类型化的取供方法只是所有取供方法中最为典型,危害性最为明显的,但不意味着其他的取供方法都可以使用。法律规范具有滞后性、模糊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穷尽的非法讯问的情形,必须有“兜底条款”作为司法补充立法的一个开口。建立起证据法的判例制度,由审判人员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个案解释和说理,不断积累、充实和更新非法讯问的类型和判断标准,从而让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精髓和真谛得以彰显。
至于“兜底条款”可具体表述为“其他具有严重违法性和强迫性的获取口供的方式”。具体在司法认定中,要运用“个案权衡”理论,综合全案各种因素整合考量。可以从对象个体化因素(包括年龄、智力状况、心理素质、教育背景、讯问史)、比例原则(涉及罪名的轻重、是否用途正当、是否迫不得已使用)、取供方法(讯问强度、是否运用多种审讯策略)、防止虚假(是否导致无辜者作出供述)等因素审查。10
四、程序设槛:“骗供、诱供、指供”的程序性制裁
(一)录音录像制度:审查“骗供、诱供、指供”的制度前提
在早先的司法实践中,当被告人以及辩护人在审判阶段提出口供系以“骗供、诱供、指供”方法获取时,法院常常无法审查。这是因为, “骗供、诱供、指供”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不留痕迹,加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讯问笔录客观记录机制阙如,侦查人员常常按照自己需要对讯问过程进行“裁剪性”记录。在司法实践中,控辩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对法院来说“供述证据的评价演变成被告人和审讯者之间的可信性争议”11。后来,法律规定了审讯时的录音录像制度,诉讼各方也有了对讯问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反复审查的渠道,为审查讯问时是否运用了非法的“骗供、诱供、指供”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讯问时录音录像常常选择性录制、选择性播放。为了充分发挥录音录像制度对于规范侦查讯问的功能,应当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完善:第一,扩大应当录音录像的案件范围。审讯“骗供、诱供、指供”具有广泛性和极大危害性,仅仅将应当录音录像的案件范围局限在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及重大案件,不足以规范警察的讯问行为,至少应当定位在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第二,依托科学技术实现审讯者和录制者相分离。实践中,之所以会出现选择性录制,是因为侦查人员掌握着录制的控制权,录音录像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取决于侦查人员。可通过配制自动化或者由审讯场所管理者独立操作的审讯监控设备12,有效解决选择性录制的问题;第三,明确违反讯问时录音录像制度规定的后果,引入程序性制裁措施。
(二)推定条款:防范“骗供、诱供、指供”审查失灵的保障规则
为了有效防范讯问过程被选择性录制、选择性播放,必须对未提供全程录音录像时讯问笔录的证明能力作出规定。录音录像制度设置目的是为了确保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合法、自愿,实践中,讯问时录音录像也常常作为担保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合法、自愿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对于未提供全程录音录像时,有人主张是将讯问笔录作为非法证据,一律排除。笔者认为这一主张过于激进。我们必须承认,司法实践中录音录像不规范,导致未全程录音录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可能是存在非法取供方法而有意不录制、不提供,也可能是断电、设备故障等,抑或有其他紧急情况无暇录制。如果主张一律排除,显然没有兼顾到打击犯罪的需要。但从反面来说,也必须防止侦查人员在非法讯问后,以断电、设备故障等为理由来恶意规避制裁,导致“骗供、诱供、指供”审查失灵。
为兼顾“防止非法审讯”和“确保正常追诉”,可增设录音录像推定条款。即对于应当录音录像的案件,未能提供讯问时录音录像的,一律先推定讯问过程违法,供述系非自愿、非法,讯问笔录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这个推定是可反驳的,允许公诉机关以反证推翻,但举证责任在控方。如果控方可以提供其他证据证明讯问过程合法至优势证据的程度,那么讯问笔录不予排除。如此,可以兼顾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确保 “骗供、诱供、指供”非法取供方法也得到有效的规制。
(三)口供真实性规则:“骗供、诱供、指供”程序性制裁的补充法则
如上文所述,本文并不主张禁止一切的“威胁、引诱、欺骗”的取供方法,主张在一定的容许度的范围内使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容许范围内“骗供、诱供”就完全不会产生任何虚假供述的风险。由于个体和个案的差异,即便使用较为轻微的“威胁、引诱、欺骗”心理强制的取供方法,仍有可能产生虚假供述。对此,必须以程序性制裁之外的措施去防范此类取供方法的风险。本文主张可以从口供真实性的角度进行审查,与程序性制裁措施关注取供方法本身合法与否不同,口供真实性审查主张用一系列的标准对“骗供、诱供”获取的供述的内容进行审查。
这种真实性审查,是以无污染性为前提,知秘性为核心,契合性为保障的被告人供述内容审查方法。首先,无污染性强调审查被告人供述是否是基于自身对于犯罪的感知和记忆作出的,并非受讯问者审讯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影响。如果分析录音录像,发现被告人关于案件隐蔽性犯罪事实的供述系受审讯人员传递信息的污染,那么供述的真实性将大大下降。相反,如果被告人的供述,排除受审讯人员污染、替人受罚等其他获取案件信息的可能的前提下,包含大量只有真正犯罪人、侦查人员和被害人才有的封闭性信息,且能够其他证据材料契合,可以确保其供述为真实性供述。尤其是其供述能够引导侦查人员发现的证据材料,即由“供”到“证”,那么供述的真实性将得到很大的确保。通过这套口供的真实性审查规则,可进一步防范“威胁、引诱、欺骗”取供方法可能带来的虚假供述的风险。
王良宝
浙江靖霖(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业务方向:刑事辩护、刑事控告。
1.吴纪奎:《心理强制时代的侦查讯问规制》,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3期。
2.吴纪奎:《口供需求失衡与刑讯逼供》,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4期。
3.受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对“迎合型”虚假供述的具体生产机制详尽地展开论述,具体请参见[美]理查德•A.利奥:《警察审讯与美国刑事司法》,刘方权、朱奎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这一比喻可参见[日]浜田寿美男:《自白的心理学》,片成男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台湾元照出版社2010年9月版,序言页。
6.万毅:《“无解”的司法解释——评“两高”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解释》,载《法学论坛》2014年第1期。
7.出示虚假证据导致虚假供述的危险性并非推测性的,美国法律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实验研究已证实这一危险性。中文资料,具体可参见[美]理查德•A.利奥:《警察审讯与美国刑事司法》,刘方权、朱奎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邢福和:《取供方法与引供、诱供、指名指事问供关系的探讨》,载《公安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9.参见张成敏:《论诱供与作弊审查》,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0.相关讨论,可参见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万毅:《侦查谋略之运用及其底限》,载《政法论坛》2011年第4期。
11.吴纪奎:《心理强制时代的侦查讯问规制》,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3期。
12.参见马静华:《供述自愿性权利保障模式》,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3期。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