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采访时间:2017年11月20日
受 访 人:唐翼之
采 访 人:李海歌 刘小禾
采访人: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上海最早的律师执业机构是第一、第二法律顾问处,唐翼之老师就是在法律顾问处执业的最早的律师之一。我们今天特地来到年逾九旬的唐老师的家中,一同来回忆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唐翼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在上海市人民法院工作,办过劳动工资、税收等方面的案子。后来调到法院增设的司法行政处,就是现在司法局的前身,组织训练班,培训司法干部。1955年,我加入上海市律师协会,担任兼职律师,是在宁波路登记,会员证明的章还是当年王文正会长为我盖的。1958年下放去了上钢十厂。
1980年初,我归队时可以选择到司法学校或法律顾问处,我就选择到法律顾问处当律师。我和张士勤律师同时到上海律协报到,那时可以说是一个“开天辟地”的阶段,律师人数不多,法律顾问处还在筹建。后来分设第一、第二法律顾问处,以苏州河为界限,苏州河以南属于一处,苏州河以北属于二处,避免为数不多的律师在整个上海来回跑。那时律师很少,但社会上对法律事务的需求却很多。我被分在二处负责接待工作。早上六七点,办公室门口就有人排队,等候律师解答法律咨询,有些需要立案的案件在受理后就被安排律师进行代理,我们每天都非常忙碌。有些当事人希望突破律师按苏州河南北分工的问题,我们尽量解释并予以解决。当时的主任是张士勤,后来是梁功堂。
我每年都对接待工作做总结,从民事、刑事案件数量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律师工作方面的新要求。我有时也办案,记得有一起关于吴中路房产的民事争议案件,该房屋被亲戚长期实际居住,我查证后确定了我当事人的权属,上诉到中院后仍是我们胜诉,当事人很感谢我,并送来了锦旗。
当时我服务的法律顾问单位有6家,多是钢铁行业内较大的单位。我既当顾问,也帮助代理经济案子的诉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钢铁公司的纠纷比较多,我就认真着手解决企业的法律问题,实在忙得不亦乐乎。对于长期拖欠货款的,我就组织公司工作人员审查合同,整理相关材料,然后针对具体案情,先发律师声明,或以律师名义向对方发催款函,限定时间归还货款。对逾期不还的,我们就起诉。律师代理诉讼,就是要依法律、靠证据。那时候还没有电脑,律师办案需要书面的法律条文,上海律协编印的《律师业务资料》月刊内容丰富及时,便于携带,对我们开展业务帮助很大。
我还记得一件事。有一次,我接待了一位当事人,是部队转业的女同志,她临走时留了一个装了钱的信封,我看到后立即把信封还给她,并告诉她律师应该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但这个绝不能收。巧的是,此人正好和中级法院的一位审判员认识,就与他谈到了我的“高风亮节”。其实我在这方面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以前在法院行政科工作期间,在外面采购、置办等的都是我,后来做律师接待开发票等工作,从来不含糊,力求事事都做到心中无愧。
二所早期的一些青年律师业务能力都比较强,出去开事务所的不少,如徐瑶棋、曹海燕、林莉华等。
与市一所一直换办公地不同,我们二所本部很长时间都是在四川北路横浜桥,一直到房子要拆迁,才搬到闸北汉中路待了几个月,后又回到旧址附近,买了一幢新大楼的16层,当时律师们都积极支持购置新办公地,不少人借钱给事务所,直到退休后才拿回借款。我一直待在二所,没有离开过,对事务所感情很深。我在事务所转制之前的国办所退休,退休证是市司法局发的。退休后,我应邀担任了震旦所的顾问,现在震旦所里数我年龄最大。
退休后,街道听说我是老律师,有事就会找我。我所住的小区在华夏宾馆旁边,隔壁建造某会展中心时,因造成周边房屋下沉,对方又不认可,引发纠纷。为打官司,好多邻居都来找我。我让他们签名、写委托书,将诉状送到徐汇区法院,建议请房屋检测的专门机构对房屋沉降问题作出权威的鉴定结论。后来,该案被提起上诉,我方仍获胜诉,最后由对方加桩修复予以赔偿。
我曾住过一年敬老院,那里环境很好,上海律协也很关心我,还派人来看过我。周围的人家里有财产问题、邻里纠纷等,也常常来咨询我。但我很不习惯敬老院的生活作息节奏。现在我已居家养老,平时经常看看电视、唱唱歌、背背诗,锻炼记忆力。我家住在三楼,我经常下楼去拿报纸,自己慢慢走,权当锻炼。我的儿女们也常来探望关心我,我现在的生活很安定。每年,上海律协组织的重阳节活动我都会参加,《上海律师》会刊我也经常看。
上海律协原办公室主任刘礼强是我楼上的邻居,比我还大一岁。
采访人:今天很高兴与唐老师一起回忆了八十年代初难忘的律师恢复重建时期,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当年的老一辈律师有多么的辛苦,更可贵的是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唐老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兼职律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归队时成为专职律师,退休后当过特邀律师及事务所顾问,从业经历非常丰富。这次听说我们要来作访谈,唐老师特地翻找资料做了准备。现在唐老师在家颐养天年,依旧关心国家大事,喜欢唱唱老歌,生活很舒心。在访谈快结束时,我们请唐老师即兴唱几句最喜欢的歌,唐老师欣然开嗓,唱起了充满时代感的《南泥湾》和《洪湖水浪打浪》,歌声中气很足,引发在场人员的阵阵赞叹喝彩声。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