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上海律师 >> 2014 >> 2014年第04期
《上海律师》编委会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围绕中心大局 助推区域发展

长宁区司法局全面推进本区律师工作

2014年第04期    作者:长宁区司法局     阅读 7,667 次


  近年来,长宁区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根据区政府“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区法律服务业的实际特点,加强对行业的分层管理、分类指导,集聚了大量学历高、年纪轻、业务强的专业法律人才,逐渐形成了非诉讼业务创收占比高,规模所、专业所、精品所并驾齐驱的行业格局。目前,长宁区共有102家律师事务所、1270名执业律师,成立了21家独立党支部、3家联合党支部。

 

  一、党建凝聚人心,落实“双培养”机制,扎实推进行业人才培养

  (一)健全律师党委运作机制,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律师执业活动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区律师党委班子建设,区律师党委坚持党建所建融合,党建促发展,按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活动覆盖的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和载体,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确定了律师党委委员联系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助理培训、形成了“专业立所、党建兴所、人才强所”的有效模式,努力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和谐双赢。根据律师工作的实际,通过组织对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助理的培训、举办党建知识精神学习班,组织广大律师党员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律师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诚信水平,发挥党员律师在业务拓展、行业协会管理和事务所运作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至2012年,长宁区有13家律所被评为市、区级文明单位,有2家五星级党支部、8家四星级党支部和11家三星级党支部。

  (二)贯彻“双培养”理念,多措并举建立青年律师培养长效机制

  在“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律师,把优秀律师培养成党员”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区司法局注重青年律师的培养工作,发挥青年律师联合会的平台作用,和区内其他部门青年及外区青年律师开展交流活动;关注青年律师队伍的建设,启动新执业律师培训项目,邀请资深法官、优秀青年律师授课,帮助青年律师树立正确的执业观,加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培训;指导君悦所青年律师创业基地建设,该所获评为长宁区创业孵化基地;搭建以“律动常青”为主题的开放性、成长性的青年律师交流平台,平台以组织、凝聚、服务本区青年律师为主旨,帮助青年律师夯实基础,提高业务能力及品行修养。

  (三)打造党建品牌项目,大力推进行业人才培养工作

  基层党支部着力发挥党员律师的积极性,打造优势品牌,现已初步形成“常思源”法律服务义工队、新华青年律师会馆、海华艺社、金杜E支部、君悦心理咨询室、炜衡法律援助、海耀社区服务等叫得响、亮得出的党建品牌项目。海华永泰爱民岗、新华夜门诊、金杜程家桥法律咨询窗口等入选区社工委白领随手公益指南。多年来,区司法局向人大、政协、工商联、青联、知联、海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源源不断地推荐输送优秀律师人才,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政议政;向区委组织部成功申报高端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项目,支持金杜、海华永泰培养高端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扩大硕博士实践基地、青年人才房屋租赁补贴、高管人才奖励等人才政策的适用范围。在区社工委评选的“两新”组织“三个一批”中,涌现出海华永泰、君悦、金杜、九州丰泽一批“岗位成才的领头人”、“推动发展的攻坚团队”和“助推员工成长成才的工作机制”。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颜学海律师、北京金杜上海分所张毅律师分别荣获第十五届、十六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迄今为止全市仅有3位律师获得过此项荣誉。

  

  二、围绕中心工作,服务转型发展,助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一)积极对接长宁区以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工作目标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上海作为“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和创新探索的先行者”,大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以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在本区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长宁律师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区司法局通过全面扶持和吸引金融证券、投资贸易、知识产权、海事海商等高端法律人才和精英团队加盟长宁,指导律师业的发展紧紧围绕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四个中心”、“自贸区”建设和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法律业务。长宁律师业形成了以高端非讼业务为主体的鲜明的行业特色,在全市律师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主动推进律师参与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工程提供法律意见建议

  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和科学发展,组建了长宁区政府法律顾问团,聘请区内20名不同专业领域的资深律师担任区政府法律顾问,让区长与区政府法律顾问律师面对面交流,区政府法律顾问律师积极建言献策,当好法律智库参谋;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工作交流,围绕自贸区建设的相关法律问题,举办了“关于制度创新与自贸区试验区”专题报告;区政府部分委办局、街镇也聘请区内律师事务所担任本部门的常年法律顾问,营造了良好的依法治区的氛围;在区科委制定长宁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时,区内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及时提出专业的意见建议,为打造智慧城区提供专业支撑。

  (三)积极探索创新法律服务新模式、新机制,为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针对当前小微企业法律服务缺失的现实问题,与区社工委、商务委以及区属部分律师事务所进行沟通,初步形成了关于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若干机制,并以此推动区小微企业联合会与区法律服务业协会签约结对,搭建带动青年律师成才与小微企业共同成长的平台。根据合作协议,长宁区法律服务业协会安排炜衡、君悦、瑞富、海耀4家律师事务所为区内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包括法律咨询、开设专项法律培训、审核合同、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法律服务。此举既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提高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长宁律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


  三、找准民生需求,建设“平安城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一)引导律师密切结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惠及大众的义务法律服务

  以“常思源”法律服务义工队为抓手,为380名有志于服务社区的志愿者们与社区群众间搭建起交流平台,通过法律咨询、结对共建、预防纠纷、捐赠支教、义拍义卖、困难帮扶等服务群众,不但增强了长宁法律服务业的社会影响力,还在法律服务业中集聚了正能量。在“3·5”学雷锋志愿服务、“助残法律宣传周”、“3·15”法律维权、参与房屋征收补偿、凝聚力工程学会法律服务和“情系白领、法治先行”六个便利联盟·法律维权便利大型宣传活动中,都有长宁律师服务群众的身影。随着社区居民法治意识的日益加强,区法援中心仅仅在工作日安排律师值班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2013年,长宁律师放弃休息时间,主动承担起了周末参与区法援中心值班的工作,从而使区法援中心又开辟了周末值班这一新服务项目。各律师事务所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共建活动,如君悦所与武警部队结对共建,定期进军营开展义务法律咨询;炜衡所深入贫困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并捐赠各类学习生活用品;海耀所常年安排律师在老年大学担任客座老师,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的普法教育活动。

  (二)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律师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成立了区法律服务业协会,整合区内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各种专业力量,为集中有效地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出台了《长宁律师参与区法律事务工作补贴办法》,为律师参与处理政府法律事务提供制度保障;组织22名律师协助区领导化解疑难信访包案,有力地提升了信访矛盾的化解率。依托“六个便利联盟”、“法律维权联动”、“双结对”、“区政府信访接待”、“民营企业讲坛”、“365天全天候法律援助咨询接待”等平台载体,区司法局引导律师参与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切实发挥其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三年来,共有律师165人次参与周四政府信访接待,咨询解答当事人401人次;235人参与司法所、调委会“双结对”活动,接待咨询近1400人次,解答法律问题2000余件。君悦、集天成、瑞富3家律师事务所共承接了市区两级政府、市律协交办的社会突出矛盾案件100余起;共组织律师完成区信访办交办的信访核查案件70余件;组织律师积极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2起,化解了政府社会治理的风险。如瑞富律师事务所2011年成功参与仙霞路某小区阳台坠落致人死亡案件的处理,历时22个月成功化解了一起案情复杂、涉及人员多,跨越沪、津、深三地的18年信访群访积案;34家结对社区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法进楼宇”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接待咨询258人次,处理纠纷矛盾30余件。

  (三)围绕区内民生工作的重点,在各类和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提供专业法律支撑

  组建旧区改造(房屋征收补偿)律师工作组,参与三幅基地的旧区改造,充分发挥律师的职能作用,化解或者缓和了一些不稳定因素;积极加入长宁大调解体系志愿者队伍,成为大调解信息系统律师库成员,为长宁依法开展大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支撑;部分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律师还积极参与区医调办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为区医调工作提供法律意见;引入律师助推消费者纠纷化解工作,由君悦所、瑞富所、城大所、炜衡所与长宁区消保委签署法律服务协议,安排律师定期进驻区消保委开展法律咨询,帮助区消保委化解消费者的权益纠纷。

 

  四、遵循行业规律,转变管理理念,促进律师业稳步有序发展

  (一)建立和区内相关部门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制定符合行业规律的政策

  区司法局牵头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税务分局,成立法律服务业工作小组,通过定期召开季度例会,创新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增进了各职能部门对本区法律服务业的了解,完善与法律服务业发展相关的综合扶持政策。结合区发改委调研专业服务业基本情况的契机,梳理区法律服务业的现状并提出完善建议;协助区财政局调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情况,切实解决了法律服务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二)坚持问题导向理念,开展全方面、全时段、全覆盖、零距离的服务

  完善领导定期走访和重点企业沟通机制,定期走访律师事务所,提高对经营地在外区、税收贡献度较大的律师事务所的关心度,细化联系沟通机制,多渠道帮助律所解决办公、人才等实际困难。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强化“营改增”等各项政策的落实,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改善办公场所、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项目,支持有条件的规模大所到外省市开设分所,引导法律服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日常服务管理中,想律师之所想,急律师之所急,换位思考,跨前服务,帮助律师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就医等关乎切身利益的现实需求。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切实做好律师事务所设立、律师申请执业等审批工作,严格把好行政审批关。在年度检查考核时,严格审查年检材料,对未按要求办理社保或不符合执业条件的情况进行了清理,对有条件及时整改的,督促限期整改。加强对律师执业活动的指导监督,严肃查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违法违规行为。举办律师事务所主任专题培训班,开展律师事务所管理、律师违纪及处理和法律服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培训。配合区公安分局成功化解了一起侵犯律师事务所执业场所安全的治安纠纷,保障了律师的执业安全;邀请区公安分局指挥处领导为全区律师事务所培训治安防范知识,增强了律师事务所治安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五、发挥合力效应,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一)积极推动律师参与本区政府法律事务、重大工程和有关企业的法律服务工作

  通过与区科委、区商务委、区工商分局等部门及有关街道的合作,搭建业务交流沟通平台,为本区律师事务所争取参与区政府部门、区内公司企业法律事务的机会,不断培育促进发展的增长点,带动长宁律师业的稳步发展。

  (二)加强与公、检、法、司的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

  指派律师参加区委政法委召集的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座谈会,反馈律师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联合区检察院召开落实“两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促进律师依法执业座谈会,共同制定了《关于规范和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有关问题的规定》,把依法保障律师执业落到了实处。与区法院举办“相互尊重、良性互动”长宁区法官与律师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座谈会,落实区司法局与区法院《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加强沟通会商协调的工作纪要》,构建法官与律师彼此尊重、平等合作、规范有序的良性互动关系;就有组织地推进律师配合看守所的相关试点工作,确立派驻法律援助律师定期到看守所进行值班的制度,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服务工作的覆盖范围;与看守所共同针对《检察建议书》反映的律师会见违规问题开展工作沟通交流。

  (三)整合区域内高校、律师事务所等社会资源,稳步推进区校合作项目

  以长宁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为契机,加大区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质性地推进与华东政法大学的共建联建项目。为华政本科生开设法律实务课程,推动律师事务所成为法律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指导区律工委完成华东政法大学《实务类非诉讼及诉讼课程指导性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扶持海华永泰所与高校“无缝对接”项目,该项目已经成功对接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以东虹桥法律服务园为载体,举行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院长宁区研究基地、长宁区公务员法律专项培训基地的揭牌成立仪式并开展公务员法律专项培训活动。

 

  六、倡导行业自律,拓展交流模式,延伸市律师协会的各项功能

  (一)发挥“两结合”模式下的行业自律功能,规范行业自我管理模式

  区司法局指导区律工委主动对接市律师协会,发挥市律协的延伸功能,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目前,长宁区律工委对应市律师协会组织机构设置,设立了7个工作小组,分别开展维权与投诉处理、事务所规范化建设、青年律师培养、女律师工作、文体宣传、人文关怀、调研培训等多项工作。区律工委严格按照会议制度、财务制度、专职秘书职能、各工作组工作分工、年度工作计划开展日常工作,工作归口、责任到人,务实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重视行业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行业发展理论研究工作

  区律工委配合区司法局共同规范行业建设,与市律协共同举办了“律师事务所规范与发展”研讨会,探讨加强事务所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律师事务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区律工委形成了《关于“律师参与创新型社会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对律师参与创新型社会管理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情况、设计律师参与创新型社会管理的相关制度,并提出了建立政府购买、监督评估法律服务机制等建议。区律工委积极研究“践行律师核心价值观”,并选送了《律师核心价值观的四大属性探究及其践行要求》及《关于“律师参与创新型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两篇调研文章参与市律协“践行律师核心价值观大讨论”的征文活动。其中,《律师核心价值观的四大属性探究及其践行要求》获得了市司法行政系统举办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法学价值”征文活动三等奖及市委政法委与市法学会共同举办的征文活动优秀奖。

  (三)拓展行业内部交流模式,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内涵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推进律师行业的文化建设

  区律工委注重收集和宣传区内行业信息,连续两年上报市律的协信息总量位居全市第一;《长宁律师》内部资料作为宣传区律师行业的信息平台,已连续五年按季出版。区律工委通过组织、参加各类跨行业、跨区域等活动,加强律师行业之间、律师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三年来,在区律工委的组织下,本区律师获得过“律动风采杯”龙舟赛冠军、市律协“向前辈律师致敬——青年律师纪念上海律师公会成立100周年”知识竞赛冠军和季军、上海市女律师小品汇演三等奖、长宁区青年辩论大赛冠军等荣誉。同时,区律工委组织律师积极参加东虹桥法律服务园区举办的乒乓赛、长宁区白领运动会、区社工委六个便利“白领交友”、华阳社区“元宵喜乐会”等活动,既丰富了律师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律师行业和区内其他行业的互动交流,又提升了区律师行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形成了独特的长宁律师行业文化。

 

结    语

现代法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支持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要软环境之一,既依靠其自身遵循行业规律的有序发展,又离不开政府站在行业规划的高度进行倡导、激励、规范。区司法局将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方式加强行业监督,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以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重点,引导律师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参与政府法律事务和社会治理工作,推动长宁法律服务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