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上海律师 >> 2015 >> 2015年第04期
《上海律师》编委会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曹志龙   

                  屠   磊    唐   洁     

                  潘   瑜           

编  委   会: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李维世   

                   吴月琴    黄   东

                  曾    涛
主       编: 韩   璐  
副  主  编:谭    芳  曹   频    
责任编辑:王凤梅  
摄影记者:曹申星  
美术编辑:高春光  
编       务: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感受平凡之路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的成长思考

2015年第04期    作者:钱大治    阅读 6,453 次


人物简介

       钱大治: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第五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

当获悉自己被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推荐,有机会参与第五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评选的时候,作为一名行业后辈,毫无疑问,我非常地忐忑与犹豫:作为一名刚出校园就入律师圈,一待就是15年的青年律师,我感觉自己只是走着,也还是仍然走着一条平凡之路。

15年间,当我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正为自己到底是不是应该主动选择充满风险的自由职业之路而徘徊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能够幸运地借调至行业协会工作,更能够幸运地有机会接触到了上海律师行业的顶尖群体。看到那一座座高山般的出类拔萃,见证那一次次睿智的思想碰撞,让我最终暗下决心,开始自己真正的专职律师生涯:“纵使只是资质平平,总也应当试试风雨吧。”

15年间,我经历了初为律师的胆怯和紧张:感受了第一个诉讼案件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感受了第一份法律意见书的“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感受了课堂内书本教育与律师实务操作的巨大差异,也经历了坚持律师道路的艰辛和瓶颈。

15年间,我有幸能够拥有一段充分的成长时间,从入门级律师,转变为有限合伙人,并作为事务所最年轻的律师之一,加入了无限合伙人的队伍。在此期间,我作为负责律师,带领团队成功承办了包括境内IPO、境外H股上市、境外红筹上市、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收购、发行公司债券等各类业务在内的超过50多项资本市场公募融资案例;为IDG资本、涌金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的30多项私募股权融资案例提供了配套法律服务;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东湖集团(上海市委接待办)、上海理工大学等数十家政府、科研、行业机构提供了持续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

在这里,我很愿意和其他青年律师一同讨论、分享15年来执业旅程中的些许个人心得。

 

一、优秀的青年律师,应当从点滴做起,以“自主的学习能力”作为律师执业生涯的基础要求

无论是对于诉讼律师,还是非诉讼律师而言,扎实的业务能力,都是律师生涯的基本功。目前的法学院教育与律师实务仍然存在不小的差异,这就首先要求我们青年律师入行以后,从广泛搜集已经公布的案例开始,从广泛搜集法律意见书开始,认真学习经验、汲取教训。特别是对于非诉讼律师而言,即使所在的事务所已经建立有法律文本库,也必须自己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参考文本库”。这绝对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用最短的时间了解、熟悉自己专业领域的最佳方式。

在案例整理的基础上,青年律师也还要对不断出现的新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学习。对于主要从事非诉讼业务的律师而言,更要养成自行整理、比对新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新规密集出台,对于青年律师而言,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机遇。当你在客户面前能够体现出对法条的熟谙和理解时,相信一定能够获得其高度的认可。

 

二、优秀的青年律师,应当关注短板效应,以“全面的综合素养”为律师执业生涯的发展要求

我们经常会有所耳闻,部分青年律师执业伊始,就热衷于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不屑于小标的项目、普通诉讼项目。殊不知,对于一名立志于长期从事律师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执业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类型的案例,一定会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工作感受和弥足珍贵的执业经验。如果我们希望在律师行业长期发展,希望在律师界有所建树,这种感受和经验是弥足珍贵,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在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开始专职律师生涯的我,除逐步参与作为事务所主营业务的非诉类案件以外,更有机会在刚刚执业的三年时间里,完成了从婚姻案件到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从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到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案件在内的大大小小数十桩诉讼案件。其中,有部分是带教合伙人交办的,也有少许是自己开拓的。这样的经历,对于我以后全面认识到长期从事律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全面认识到自己能力中的擅长与不擅长、性格中的优势与缺点,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同时,作为青年律师,我们也更应当充分关注所谓的“短板效应”。如果说我们每个青年律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岁月的磨练,那么在初入律师行业的前几年时间里,思考问题过程中的周全、客户沟通过程中的成熟,待人接物过程中的真诚,就是我们青年律师的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体现律师工作价值的载体无疑是承办案件的智力劳动成果,但是一个无法抓住机会获得客户信任、或者无法在谈判桌上清晰表达专业意见的青年律师,在以后的执业过程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可能就会逐渐减少。律师获得客户认可,赢得市场声誉,不仅仅要依靠“值得他人信服”的专业能力,更加要有赖于“值得他人托付”的那份成熟与可靠。

 

三、优秀的青年律师,应当关注行业发展,以“广泛的研究能力”为律师执业生涯的更高要求

关注专业领域内的法治进程,并为所在行业和专业领域提供自身的智力贡献,是青年律师的更高要求,也是优秀律师的必备要求。律师作为社会法律执业群体的天然身份,决定其往往能够更加客观、更加公正、更加犀利地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旧制度与新发展的冲突。那么,通过关注最前沿法学问题,适时撰写研究文章进行建言献策,自然是律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应有之义。

优秀的青年律师,更加应当以推动律师行业发展为己任。拓展律师服务范围、提高律师整体的法律服务水准,看似距离每个律师个体非常遥远,但是“行业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自认为是律师行业中的优秀分子,是精英团体,那么为行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也更是律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应有之义。

 

四、优秀的青年律师,应当注重慎独修养,以“稳定的价值观念”为律师执业生涯的终身要求

稳定的价值观念,在社会转型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也体现于我们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细节。在我的工作中,会在资本市场公募融资项目中,遇到发行人要求律师不予披露相应的违规事实,并允诺给予更高的律师费补偿,怎么办?也会在并购重组项目的尽调过程中,遇到被并购方要求律师针对某事项发表对其有利的专业意见,并允诺一旦并购成功将给予其他业务机会,怎么办?如果没有自我慎独的要求,没有稳定的价值观,一旦迷失其中,无疑将会对执业生涯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以非诉讼法律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律师,通过努力工作,会有大量机会接触到国内外的投资银行、基金公司;通过努力工作,也有大量机会获得国内外一流企业、上市公司等诸多优质客户的认可;通过努力工作,更有大量机会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看到私募基金投资成功的丰厚收益。在此环境下,我们是否能够安心扎根于律师职业而不曾动摇?是否能够依然保持对法律工作的一份执着和激情?是否能够真正把律师工作当成自己的心爱事业?这首先需要我们青年律师对自己工作的一份喜爱,但也更需要保留一份慎独的境界,维持一个稳定的价值观,让自己对自身的执业生涯进行一份价值投资,而不是短线炒作。

寥寥数语,无法全部表达我的感受。回望自己的执业生涯,我只是感觉到能够在一个幸运的年代,以幸运的方式,走着一条幸运的道路:回望15年间,通过在律师协会的工作,有幸得到上海律师界泰斗、前辈级人物的指点与寄语,坚定了自己在律师行业发展的信念;通过在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的长期工作,更有幸能够得到该所创始人耳提面命的培养,体会到作为事务所带路人的筚路蓝缕。引颈前瞻,后来之上的85后甚至90后,已在时刻注视、学习、检验着我们的工作。而我为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行业,创造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埋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相信在不知不觉中,我想我将会从学习者蜕变成创新者,从爱心的输入者转变为援助的输出者,这些转变,是成熟,更是走向下一个目标的最好基础!●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