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上海律师 >> 2023 >> 2023年第01期
《上海律师》编委会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曹志龙   

                  屠   磊    唐   洁     

                  潘   瑜           

编  委   会: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李维世   

                   吴月琴    黄   东

                  曾    涛
主       编: 韩   璐  
副  主  编:谭    芳  曹   频    
责任编辑:王凤梅  
摄影记者:曹申星  
美术编辑:高春光  
编       务: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助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a力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市律师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实录

2023年第01期    作者:文│顾晓红    阅读 1,129 次

2023年1月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来自上海律师界的14位市政协委员发挥专业优势参政议政、认真履职——围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主题,聚焦上海发展大事、改革要事、民生实事精准建言;在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持续强化“四大功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城市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律师政协委员参与提案近百件,其中系个人或作为执笔第一提案人提交的有26件,另有一人提交1篇书面大会发言。在全会期间的在线咨询活动、分组讨论、专题会议协商议政中,上海市律师政协委员亦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多方施力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

上海科创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但从创新指数对比来看,上海和北京、深圳的差距还比较大,对标纽约、伦敦的差距则更加明显。科创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方施力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游闽键认为,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尤为重要。只有让知识产权动起来、活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励创新。为此,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参考国内和国际经验,由政府牵头、国企出资、社会资金参与,围绕重点产业组建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搭建早期资金创新技术和市场枢纽,并强化现有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作用。二是加大数据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实践,特别要用好浦东新区特别立法权,就数据保护进行规则创制,针对不能落入现行法律保护范围的数据创设数据知识产权;同时建立数据知识产权注册登记和审查确认机制,开展数据争议多元化解决实践,将上海打造为全球数据保护和争议解决高地。三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机制,鼓励更多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质押工作,真正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应用,解决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担保”的融资困境。四是通过细化知识产权ABS信用评级、适当延长ABS期限和优化推广知识产权保险,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五是培育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服务人员和专业机构,唤醒部分具有市场价值的沉睡专利。

“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需要政府和金融市场等的全方位支持,将更多的资源有效配置到科创领域。”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主任齐轩霆认为,从我国金融体系的现实出发,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研究间接融资模式的创新,以更多地支持科技创新。根据行业现状,放宽并购法规限制,加大贷款支持力度。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制定和落实产业政策时,更要注重引导和发挥市场的作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迅猛,但大多数都投入到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短平快领域,真正耐心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并不多。”他强调,风险投资不仅是给科创企业投资金,更要帮助科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选择技术产业化路径、拓展市场和产业链;要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跟进投入到真正的“原创驱动型”科创企业。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保障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不可或缺的关键之一。毫无疑问,只有从法治理念和法治实践入手,进一步厘清发展和法治的关系,完善顶层设计和法治机制建设,才能营造安全、开放、公平、健康的发展生态。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严洁红关注的是如何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她建议,加强源头治理,制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框架和地方制度规范,通过立法规制引导科技向善向上;强化制度供给,加大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风险评估及安全审查制度,健全数据泄露预警等方面的制度,并探索符合数字平台特点的竞争政策和反垄断监管办法;加快完善数据立法,形成比较完备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补贴发展阶段的数字企业和创新主体给予“精准滴灌”;探索建立“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所”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

上海市政协委员、北京安杰世泽(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贵认为,上海金融法院自成立以来,有力提升了上海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程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上海金融法院应为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司法服务和保障,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围绕推动打造上海金融法院2.0版建设,他建议,打造范围涵盖民商事、行政及刑事在内的全面金融司法审判机构;打造跨长三角、跨行政区域管辖的金融审判机构;打造对包括证券交易场所、期货交易场所在内的金融市场场内交易相关纠纷专属集中管辖的金融审判机构;打造具有适用境内外法律能力的国际金融审判机构。他还建议着力加强金融检察专业化建设,不断优化金融司法供给,尽快成立上海金融检察院,与上海金融法院共同打造金融司法试验区,并牵头长三角区域打击金融犯罪领域与各地检察院达成相关合作协议。

“线上诉讼服务为解决民商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市政协委员、北京恒都(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童麟针对改进互联网法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改进技术,对涉及诉讼权利的系统通知增加回执功能,对个别多次未能收到通知的当事人及时进行人工处理,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诉讼权利;完善流程,设置诉讼材料提交的系统提醒功能,开通短视频文件的上传和查看功能,便于快捷、高效地提交和处理证据;加强管理,在系统判定法官按时回复当事人、代理律师留言的同时,加强对留言内容的检查和抽查,杜绝“答非所问”的无用答复。

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建设人民城市

着力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是建设人民城市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化解矛盾、构建良好秩序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合伙人俞卫锋注意到,过去五年,上海各级法院受理物业管理纠纷类案件超过21.3万件,其中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追索物业管理费的案件超过20.5万件。“目前物业管理费的收取模式是业主直接向物业管理公司支付物业管理费。一旦发生纠纷,业主往往会通过拒付物业管理费的方式维权,物业管理方则以追究业主的违约责任进行反制,最终导致纠纷频发。在更换物业管理方时,因物业管理费存于物业管理方,易发生物业管理方拒绝移交甚至扣留物业管理费的情况。”他建议,通过引导支持业主委员会开设银行账户,用于收取业主缴纳的物业管理费等,在业主与物业管理方之间建立缓冲区,同时激活其他权利救济渠道,更理性、有效地解决纠纷。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陆敬波认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针对社会对于就业歧视的敏感度和重视度不够强、就业歧视当前具有普遍性、涉就业歧视案件审判的认定标准和判罚尺度有待进一步统一和完善等,他建议法院适时制定发布涉就业歧视案件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以此进一步统一和完善相关裁判标准尺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司法在治理就业歧视中的积极作用。

“专业监护机构”是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玉霞的关注点。“监护需求人群并非全是老人,需要完善监护机构的运营体系。”她建议,鼓励支持设立专业监护机构,由民政部门制定监护服务评级标准,并公布评级名单;明确非养老机构的监护机构的监管主体,加强监管力度;将监护服务纳入《上海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细则》,鼓励支持养老机构提供监护服务;加强监护机构与法院、公证处、居委等部门的联动,监护机构应通过公证处签订协议等。

上海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赵靖认为,需要尽快恢复城市活力和发展动力,政府固然要聚焦重点行业、企业、项目和人才,但人间烟火气不可或缺;需要支持服务行业的复苏,为小微企业解困,认识到零工经济的作用;需要重树上海作为国际活力之都的形象,能够吸引国内外有理想的年轻人勇于且乐于到上海定居和创业。同时,他建议深化企业合规改革,设法帮助企业过好合规关,让企业家能够更安心,让企业能够发展得更好。而这些归根结底,是要发挥好上海法治社会的传统优势,并敢于面对短板和不足,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发挥好法律共同体的作用,从而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凝聚信心。

针对目前市民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完备的生态文明观念的问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裘索建议,通过完善并严格落实现有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宣传渠道、定期举办环保活动等,形成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的城市氛围、民众自觉将生态文明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政府—社会—居民联动机制。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大量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就业方式有别于传统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加强与完善对此类新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上海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金全建议,充分发挥上海的地方立法权,结合浦东新区自主立法权限,完善新业者法律保障体系;扩大新业者参保范围,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发挥工会保障作用,加强对新业者的法律援助。

校内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存在学校课后服务资源贫乏、形式单一、质量欠佳等现实问题。“学什么”“谁来教”“如何管”,如何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照宇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更好地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统筹课内课外两个时段、校内校外两种资源,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学校课后服务的准入制度和资源配送体系;加强课后服务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课后服务评价制度,完善课后服务监管体系。

强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城市发展

以法律服务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专业化服务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相对于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国家和地区比较具有优势的领域。应全面推进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和体系化建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快把上海打造成为全球法律服务资源集聚高地、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高地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高地。

“上海应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服务业需求增长的机遇,助推‘上海服务’专业服务业高水平发展与‘走出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主任邹甫文建议,把握RCEP机遇,制定“上海服务”专业服务业高水平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律师、审计等专业服务业专业资质互认和技能认定;优化境外专业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将高质量的国际专业人才“请进来”;鼓励律师、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业机构“走出去”。

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育一支应用型法律人才队伍,无疑是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针对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尤其是青年法律人才的培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主任洪亮认为,全社会应重视法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人才,国家应从各方面,尤其是政治引领、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法学院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应进行调整,课程设置上应该引进更多的实践课程,增加更多的社会实习实践时间;在条件成熟后,可将法学教育列为研究生阶段专业,即如果需要学习法律专业,则必须先有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以此实现法学的专业化发展之路;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应加强,行业组织及单位本身应该成为培训的责任主体;职业共同体的统一培训要纳入各自考核的范围,形成常态化机制。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