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根据这一基本规范,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据财政部会计司介绍,基本规范强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这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观察人士认为,这一被视为稳定资本市场发展基石的举措,将为中国企业防范风险构筑一道“防火墙”,有助于提升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市场形象,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副团长溥马克28日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评价说,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是“中国政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上,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的正确一步。”
美国科索委员会主席拉瑞·瑞腾博格在书面致辞中称赞说,中国新发布的基本规范与包括科索报告在内的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科索委员会1992年9月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目前国际上企业内控建设的主要依据,它划分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对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监管的影响很大。
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防止和管理风险、提高运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市县战略目标的能力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是目前国际上对各国企业内控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法案。
尽管我国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已经开始按照国际准则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规范。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戴厚良说,近年来,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陆续建立并实施各具特色的内控制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规范,存在内控监管要求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的状况。
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加上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泊,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在市场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此外,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规范而使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介绍说,新发布的基本规范为中国企业首次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有效解决政出多门、要求不一、企业无所适从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有利于保障经济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