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从“话不投机”到“酒逢知己”

    日期:2006-10-01     作者:忻艳    阅读:2,366次
    2006年5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我们基层组在某轨道交通动迁基地调研时发现,该动迁基地大部分居民都拥护、支持动迁公司推行的以“阳光动迁”为原则的动迁安置方案,但有一户动迁居民却对动迁的合法性、合理性都提出了异议,明确表示拒绝动迁,并向法院提出了两个行政诉讼。为什么该户居民不愿搬迁呢?
    在接手后,我对动迁基地、居民双方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从该动迁基地的立项、规划、拆迁许可一直到安置方案等方面,我都一一进行了仔细核实。该动迁工作从程序上、实体上均是合法、合理的。而被动迁方——提出异议的那户居民李老先生是毕业于某政法学校的学者,他对动迁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都十分熟悉。李先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动迁的信息没有真正公开;(2)法律、法规的缺位;(3)对动迁裁决者居中性的质疑。从李先生所提出的异议看,他有着深厚的法律功底并且有着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在仔细分析情况,认真准备材料的同时,我决定走访他,和他交流,沟通,希望能够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快地解决问题。可是,每次找李先生谈话预约,都无一例外地吃了“闭门羹”。我毫不气馁,转而采取电子邮件的交流方式,定期发邮件给他,尝试叩开他的心扉。或许是我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他,在我发出第四封电子邮件之后,他终于答应和我见面了。
    那天下午,我提前十分钟到了他家门口。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敲开那紧闭的铁门。直觉告诉我,深居简出的李先生一旦答应了我,不该有何反悔,事情蹊跷,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我连忙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很快,昏倒在室内的李先生被送往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是旧疾复发,幸亏发现和抢救及时,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看到他在医院孤苦伶仃,无人照料,我便向基层组请假,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医院陪护照看他。短短一个星期的交往,我明白了李先生成为“钉子户”的原因,不仅仅是他从法律法规上提出的异议,更多的是缘于个人感情问题。“我在这幢房子里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又在这幢房子里看着孩子们长大,成家……不是我不愿搬走,是心里实在舍不得呀!”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李先生说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如今孩子们都在国外,这里留下了他逝去的年华,盛满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让他离开,谈何容易!
    我对李先生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前提下,分析了他目前的处境以及搬迁的利弊,并针对他提出的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答。
    从刚开始的“话不投机半句多”到后来的促膝长谈,再到“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李先生主动向法院撤回了两个行政诉讼,爽快地签了约,并向我们基层组送上了锦旗。而我和他,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编者按】
    今年4月份以来,本市15位 律师参与了市联席办基层组化解动拆迁等突出信访矛盾的工作。他们放下手中工作,深入基层,以人为本,为民解忧,用满腔热情配合政府做好工作,以全力以赴的热心和全情投入的真心使多起棘手的动迁矛盾顺利化解,既提高了动迁工作的透明度,也增强了动迁工作的公信力,实现了“阳光动迁”的目标。他们的工作化解了动拆迁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为许多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东方大 律师》版将选登他们的故事。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