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审计署:2007年度有88人因审计问题被依法逮捕或判刑

    日期:2008-08-28     作者:郭晓宇    阅读:1,697次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2007年度审计报告

53个中央部门存在问题293.79亿元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今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他指出,审计中发现中央部门本级存在的问题293.79亿元。在审计过程中,已有10个中央部门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37.35亿元。

41.95亿元资金被追回

刘家义说,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其他部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在做好2007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工作的同时,认真整改去年审计发现的问题。

他指出,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各项制度规定305项,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41.95亿元。审计发现的117起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后,已有88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10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对去年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国务院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审计署也已向社会公告。”刘家义说。

376.87亿元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承担中央财政管理的主要职责。刘家义说,2007年,这两个部门认真落实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中央预算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推进预算和投资管理改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次审计中发现,有376.87亿元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一是储备物资变价款收入32.46亿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网络统考考试费”8062万元未纳入预算,而是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二是2007年中央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343.6亿元未清理纳入预算。

未及时完成对4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清理规范工作。2007年4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将有关部门49项法律和行政法规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行政许可收费编入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当年共收费40.75亿元。

批准金融保险企业用工效挂钩办法核定的职工工资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扣除额。截至2007年底,财政部、税务总局批准16家金融保险企业,用工效挂钩办法核定的职工工资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扣除额,致使这些企业纳税工资扣除额大大高于未实行这种办法的企业,减少了企业所得税。其中对7家企业的涉税审批事项是在去年审计提出这个问题后仍继续办理的。

刘家义说,对上述问题,国务院已责成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有关地方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或完善相关制度,认真整改。

转移支付资金管理需改进

200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除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外,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4016.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4%,占中央财政支出的47.4%,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保障了中央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推进了地区间协调发展。刘家义说,在审计中发现,转移支付分配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结构不够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安排比例较低。刘家义说,近年来,尽管中央转移支付结构有所优化,但最能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仍然较低,而专项转移支付一直维持较高比重。

二是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设立时间长、分配数额相对固定,已成为对地方的稳定财力补助。如军队转业干部经费、特殊县财政困难补助、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等。

刘家义说,财政部已经对改进转移支付管理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措施,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改列为财力性转移支付。

中央部门存在问题293.79亿元

今年共审计53个部门,延伸审计368个所属单位。刘家义说,审计结果表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有97%的财政拨款预算能够及时批复,财政拨款支出完成预算的100.5%。这些部门在审计前开展了自查自纠,发现各类问题301个,已纠正5.49亿元。

刘家义说,审计中发现部门本级存在的问题293.79亿元。其中:管理不规范问题占98%,违法违规问题占2%;属于2007年度新发生的问题占59%。

教育部、中科院等28个部门年初预算不细化、不完整和批复不及时等问题174.98亿元。其中:11个部门年初预算108.57亿元未细化;7个部门自行调整预算7.22亿元;4个部门未及时批复预算、拨付所属单位资金17.7亿元;13个部门动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和其他收入等41.03亿元,未编入预算。

税务总局、广电总局两个部门重复申报项目、多报单位人数等多领预算资金3800万元。贸促会、人口计生委等9个部门少计收入、虚列支出等截留、转移资金2.49亿元。

刘家义说,对上述问题,审计署已下达审计决定,国务院已责成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并制定相关预算管理制度。这次审计发现的7件涉嫌违纪案件线索和14名涉案人员,已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在审计过程中,已有10个中央部门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37.35亿元。

救灾资金审计已追究30名责任人

关于救灾资金审计调查情况,刘家义介绍说,对13个省(区)救灾资金审计调查情况表明,2005至2006年共筹集救灾资金167.57亿元,其中60%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从审计调查情况看,救灾资金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将2.58亿元救灾资金用于了弥补行政经费、建设办公楼等方面。

刘家义表示,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进行了严肃处理,已追究了30名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住房公积金的审计情况,刘家义说,对30个省(区、市)的133个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表明,截至2006年底,133个城市都建立了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和管理中心,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覆盖面不断扩大,缴存和贷款规模持续增长,控制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但审计也发现一些影响资金安全完整的问题。

一是挤占挪用、违规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问题仍然存在,部分资金面临损失风险。这次审计共发现挪用住房公积金及其增值收益20亿元,违规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22亿元。在发放的建设项目贷款和以委托理财等方式购买的国债中,有50亿元住房公积金应收回而未收回,面临损失风险。

二是有的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未调整到位,少数企业和单位仍存在违规自行归集住房公积金的问题。截至2006年底,133个城市中,有22个管理机构未按要求归并到所在城市的公积金管理中心;有89个公积金管理分中心未真正做到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核算;有107个企业和单位还自行归集管理住房公积金45亿元。

刘家义表示,审计署已依法下达审计决定,有关地方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认真整改。

9家金融机构涉案金额141.62亿元

审计署对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总部及部分分支机构进行了审计,共发现部分信贷资金违规转入资本市场、违规压低保险费率等问题金额167.9亿元。

刘家义说,对9家金融机构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共移送各类涉嫌犯罪案件线索43件,涉案金额141.62亿元,涉案责任人144名。

刘家义表示,9家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已处理责任人1450人(次),纠正违规问题436.54亿元,并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全面加强信贷管理和财务管理,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问责制度,推进依法规范经营。

央企投资管理不规范损失4.24亿

审计署审计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检查资产总额7960.9亿元,占3家企业2006年会计报表资产总额的49%,未发现其有个人经济问题。

刘家义说,审计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原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能够较好地履行职责,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但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损益不实78.65亿元。其中多计利润8.37亿元,少计利润70.28亿元。二是决策不当、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抽查的93项企业决策事项,有20项存在违规决策及管理不善问题,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16.63亿元。三是海外投资管理不够规范。部分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点多、面广、管理比较薄弱,已形成损失或面临损失4.24亿元。四是违法违规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套取转移资金存放账外、以委托理财名义挪用资金、骗取银行贷款用于炒股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5.72亿元。

刘家义说,对上述问题,审计署已向有关部门出具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并依法向3家中央企业下达了审计决定,3家中央企业正在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刘家义表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全面整改情况,国务院将在今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题报告。对各部门、单位的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审计署将依法予以公告。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