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行政依章依法
整治非法营运行动中,交通执法和公安交警24小时不间断地在轨交沿线车站、火车站、机场、商业旅游集散地、交通干道等地巡查。记者昨天在中兴路、交通路附近的执法现场看到,执法人员一般都是2到3人为一组,身穿执法制服,亮出证号。正在拉客的大小客车见执法车到来,纷纷驶离现场。
据介绍,执法部门对非法营运行为进行了严格界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客运经营行为的;以主动招揽的方式从事运营的,包括以发名片方式招揽的;有收费行为或谈妥收费意向的;对出租克隆车,只要安装出租客运标识的,即可认定非法营运行为。按照规范执法的要求,必须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对证据确凿的非法营运行为按法规予以立案;所有对疑似“黑车”的检查,包括拦车、询问、调查、告知、取证等环节,都必须使用录音或视频录像进行全过程记录。
执法部门同时明确,对社会公众提交的举报证据,经审查能认定违法事实及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方予以采信;在依法处理前按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程序。执法部门对立案的非法营运案件安排专人进行审查,发现不符合立案标准的一律不得立案,立即返还被扣押车辆,并不得收取任何停车及代驾费用。对审查人员工作过失造成后果的,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视频监控有凭有据
天山西路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口和附近的正大生活馆门口经常有大批“黑车”盘踞。昨天记者看到,正大生活馆门口的电线杆上已竖起一块告示牌:“此处禁止各社会车辆停放”。一辆牌照为“苏EXI153”的面包车在此停靠,司机对告示牌视而不见,交警上前提醒,司机仍拒不驶离,交警依法对其开具了违章停车告知书。
据介绍,本市出台了一项打击“黑车”的重要措施,即在“黑车”集中的重点区域设置“禁停区”,禁止社会车辆通行和停放,对在“禁停区”内长期滞留且不听劝阻的车辆以违章停车处以200元罚款并记分。这一措施有效挤压了“黑车”的生存空间。同时,公安交警部门还增设了一批摄像头、岗亭等监控设施,采集非法营运的证据。交警介绍,来车站接人,或买东西装货的社会车辆不会长时间停留,而一些车辆几乎天天都来“接人”、“装货”,显然违反常理。通过设置“禁停区”并辅之以24小时不间断的视频监控,可以掌握违法司机的踪迹,并对其进行依法处理。
此外,交通执法部门还重点加强了“三场两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营运秩序的监管、巡查;各区县重点围绕交通枢纽、车站、医院等客流集散点区域加强整治非法营运行为;在重要时段和部位,坚持做到有相关执法部门人员协同固守,严格执法,确保监管时空落实到位。
属地管理群策群力
前晚6时许,浦东机场管理部门接到乘客举报,一辆牌照为“苏EA5F72”的小客车涉嫌从事非法营运。驻守浦东机场的交通执法第三支队和机场公安交警立即行动,成功拦截了这辆小客车。小客车司机仓惶跳车逃窜,又被待命处置突发事件的场区派出所警察当场抓获。
据介绍,本市两大机场、两个火车站都已实施了以地区管委会为主体的属地化管理模式。各站区管委会及街道、乡镇发挥地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将交通、公安、城管、环保、市政等部门执法资源综合调配,如公安交警对违章停靠的“疑似黑车”进行驱赶,变事后处罚为事先预防;街道派协管人员维护重要地区的营运秩序,并协助对“疑似黑车”实施取证;小区居委利用宣传栏、广告屏等对市民开展“黑车”危害性的宣传等,使整治非法营运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按照属地化管理模式,交通执法部门与地区管理机构密切联动,开展不间断、多批次的联动执法。如交通执法第一支队与闸北交警、城管、综治办、派出所等组织了6次联合整治行动,24小时不间断巡查,有力地打击了铁路上海站附近的非法营运行为,维护了城市门户的形象。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