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电信诈骗律师破局(图)

    日期:2009-11-30     作者:山西法制报    阅读:1,902次
 

“款还没有存吧,以前的卡磁条坏了,请把钱汇到某某银行,账号****,户名**”。


“我行长期免费提供长期贷款,无担保,当天放款。电话****”。


这是记者手机里的短信,每天至少能收三条。类似的手机短信,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多数人将其视为 “垃圾短信”立即删除。但也有一部分粗心大意或缺乏社会经验的人就上当受骗了。这样的短信就是骗子利用电信所设下的骗局。


骗 局


一天中午12时,王小姐收到这样一条短信,“**银行通知:贵用户9月4日在**商场透支9300元,请你在2天内还清,逾期将从你其它账户中扣取,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查询,电话****”。王小姐心存疑虑,立即按照信息上提供的电话拨通询问。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声称王小姐的银行卡被盗用了,要她赶紧打电话到“银监部”,申请将银行卡升级,防止卡被继续盗用。心急火燎的王小姐连忙拨通了“银监部”电话,并按对方指示到ATM机进行“升级”操作。当对方提示按“转账”键时,王小姐心里咯噔一下,迟疑之间,她决定直接去银行柜台问个明白,随后才知自己险些上当受骗。


揭 秘


骗子的手法通常是假冒银行或“银联”的名义向持卡人发送短信或打电话,假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在某处消费,或卡的信息资料被泄漏,诱骗持卡人拨打虚假短信中指定的电话号码,从而进一步通过电话诱骗持卡人在ATM上进行转账操作,将存款转到骗子账户上。


目前,此类欺诈出现了新的花招,比如,以“商场消费”为由的假短信可能变为恭喜中奖、孩子出车祸、猜猜我是谁、电话欠费、买车买房退税……骗术种类繁多,令人防不胜防。利用群发信息和IP网络电话自动拨号的形式,在一个时间段内向某一个号段或某个地区发送或拨打数千、数万个短信或电话,受害者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意显号软件和盗QQ号软件,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骗子的最终目的还是骗持卡人将存款转账到骗子的账户上。


律师 “破”局提醒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诈骗钱财的犯罪形式。据公安部门统计,去年,仅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因电信诈骗被骗的钱款超过6亿元。今年至今就北京市全市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8900余起,涉案总值达2.7亿元,其中最大单笔高达1000万元。骗子的触角已延伸全国各地,社会危害不断加剧。为此,山西华盾律师事务所魏秋科律师提醒大家,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电信诈骗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会处于高发阶段,尽管电信诈骗的骗术五花八门,但防骗还需从自身出发,凡事多谨慎,不贪图小利,不要随便轻信莫名其妙的电话或短信,若有疑问一定要找相关部门了解确认,就能够有效避免自身财产遭受不法侵害。□实习记者 李 青


防骗小贴士


一、不相信。留意各家银行的客服中心电话,不要轻信其他电话或短信发来的“风险提示”。


二、不回应。对可疑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要回应,如有疑问应直接致电相关单位或发卡银行客服热线询问。


三、不泄露。注意保护身份资料、账户信息,而且任何情况下,也不要泄露银行卡密码。因为无论任何人均无权询问密码,包括银行工作人员。


四、不转账。千万不可按照陌生人的“指导”盲目进行ATM或网上银行操作,因为您的钱有可能就此落入了骗子的腰包。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