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律师”的维权困境
|
|
|
|
新华网 2008-04-14 14:31:54.0
|
|
|
|
昨天下午2点,两路口中华大厦13楼,在挂着电影《挣扎》海报的办公室里,周立太愤怒了。他将亲自前往深圳,为70名民工维权。之前,周立太律师事务所的其他律师在代理该案时遭到神秘男子的威胁,甚至被逼发表声明,不再代理该案。 11男子围攻律师事务所 今年1月,周立太深圳律师分所代理了一起70名民工向广东惠州市惠阳某公司维权的官司。而这70名民工当中,有30人是重庆人。在劳动仲裁未果后,律师开始受到了威胁。 “从4月8日开始,一群男子就不断到我在深圳的律师分所,不准我们再代理这起70人的民工维权官司。”昨天,周立太说,那些人“霸占”律师分所。“他们一到办公室就不走了,直言自己是混社会的,要代理律师考虑后果。”最后,他不得不报警求助。 据周立太介绍,这11个人中,带头的自称阿伟。“10日,他们又来了,这次要求把承诺书改成律师声明。”周立太说,分所里的律师被迫给对方出了一份。 “昨天,这个阿伟更过分了,要求深圳分所向广东惠阳法院去函,表示不再代理这起官司。”周立太说。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周立太昨日气愤地说,“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昨天,记者打通深圳周立太律师分所电话,一位杨姓负责人说,“这些人现在说,只要律师不再代理,可以给律师几万块钱的损失费。而该案的代理律师已经不敢正常到单位上班了。” 昨天,记者看到了深圳传真来的“承诺书”和之后的“声明书”。 “我把这些事情,都写在了自己的博客里。”昨天,记者看到了周立太写的这篇名为《为民工办事的律师为何遭恐吓威胁》,已被新浪博客放在首页。 周立太亲自代理该案 江志成是忠县人,在广东惠阳某公司打工。“现在这边的律师被吓得单位都不去了,今天得到周立太的电话,说是要代我们出庭。”江志成说,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 今年1月13日,江志成以及另29名重庆打工仔,再加上40名湖南、贵州的打工仔,共70名民工集体向惠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诉求该厂不给民工加班费、不签用工合同、不买保险。周立太深圳律师分所一名律师,成为这群民工的代理律师。 “我们都很怕,这些人连律师都敢威胁,太吓人了。”江志成说,对于一群男子冲进律师事务所的事情,他们都已经知道。“前天广东一家报纸报道了这件事情。” “我们一定要告。”江志城等70民工这次的诉讼标的高达600万元,“法院判多少给我们都可以,我们就是要维这个权。”江志成说。 警方司法将介入调查 深圳律师协会已约请周立太律师事务所今天对“律师维权受阻”一事进行专题汇报,而当地司法局表示要调查此事。 昨天,本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深圳律师协会会长李淳。李表示,深圳律师协会已经高度关注此事,并将于今日起,到当地警方进行全面调查。 记者还在周立太“请求维护深圳分所正常办公秩序的情况报告”中看到,这份报告中写明了阿伟等十多名男子,威胁律师事务所时曾讲了“交出承办案件的律师,否则砍人”的话。 新闻链接: 周立太困境:民工之过与“民工律师”之失 第一争议 2007年8月16日,有“农民工律师”之誉的周立太在其博客上用“狗日的”怒骂那些在自己帮助下讨薪成功却不付律师费的农民工。其实,周立太已不止一次触发舆论关注。2004年,他为了追讨1.5万元的律师费,将拒付律师费的伤残民工推上法庭;同年,他又向自己在深圳帮助过的第一位劳工追讨名誉权。在由此引发的激辩中,我们看到处于讨薪主体的弱势民工被推上了被讨债的位置,也看到了曾被赋以道德高标的周立太沦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而“民工领薪,打官司交费,律师收钱”这些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一下子变得不寻常起来。周立太困境中,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农民工之过:“人穷规则不能穷”还是“仓廪不实何以知礼节”? 正方 付出了劳动,就该获得报酬;订立合同,就该遵守,这与贫富贵贱无关,只与人的道德诚信有关。不能因为农民工本身很穷,就不讲诚信。人穷,法律规则不能穷。律师和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弱势强势之分,他们是平等的委托关系。 反方 这些民工都是社会底层,他们不仅是无产者,还缺乏文化教育。央视曾经采访过逃费的民工,一方面他们认为这种高比例的律师费是他们走投无路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们又从心里感谢周立太,因为只有周立太不拒绝他们。周律师在为民工讨薪的过程中是个英雄,但他却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弱势群体生存生态恶化的背景。长期的生存压力使这些民工不能全然顾上道德和诚信等价值,甚至还会弃之不顾。我们不应对其苛责。 正方 贫穷不是逃费的理由,农民工的“失信”会导致没有人愿意为农民工“后来者”出头,更加恶化了农民工维权环境,大量的农民工案件也许只有寻求法律援助这一条道路了。但是,由于经费由政府负担,法律援助中心决定受理的援助案件多数是本地发生的,如果跨地域办理,其经费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反方 周立太是借“民工律师”的光环起家的,他就必须要考虑民工所能承受的范围。70万元的赔偿,律师费就7万元。对六十多个农民工而言,周立太的律师团队从他们的血汗钱中分走十分之一,这是不是“吓跑”他们的原因之一? 正方 民工既然知道去找周律师维权,说明他们有法律意识,但是维权胜利了却不支付律师费,这就根本说不通。如果我们的社会因为同情心的泛滥而纵容民工不诚信的行为,这个社会就没有公平、正义和善良可言。弱者不等于天生就具有道德优势。穷人的忘恩负义依然是忘恩负义,这不会因为他是穷人就值得特殊对待。 反方 最近的《不起诉案件标准》规定了五种生活无着可不起诉的情形,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宽容。这种对弱势群体加以倾斜性保护的例子,在西方国家并不少见。这不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侵犯,而恰恰显示了司法的公正平等与人道。 “民工律师”之失:我们是否应对其另眼高看 正方 在这个社会里,由于为穷人代言的话语权独占一方,所以我们看到不少人跳出来充当道德宪兵以牟取关注度,而周立太正是这场“秀”的获利者。从1999年到2006年,全国共有八百多家媒体二千多次报道过周立太,如此大量的关注度就足以让他大捞一把。现在他却出口骂人,实在有失厚道。 反方 周立太不是神,不是雷锋,他只是个律师。我们的文化里有个倾向,就是把某些东西无限拔高,一直高到谁也承担不起代价的程度。一旦发现居然有人在做好事时还有其他的条件,马上就出来作大义凛然或者痛心疾首状。这种“道德恐高症”常常会断送有能力做好事的人心中那点儿想做好事的愿望。不能因为他一沾钱带利就非议四起,他有选择不做活雷锋的权利。 正方 周立太当初是被深圳龙岗区司法局责令停业的,深圳一些台商协会甚至威胁政府“如果不赶走周立太,我们就要搬走工厂”,所以后来他才去了重庆。他所面对的困境是我们难以想像的。我们并不是要将周立太刻意拔高,而是希望在我们司法救助体系尚未完善的条件下,能有更多的律师投身为弱势群体代言的队伍中,帮助他们用法律而非跳楼等激进手段来保护自身权益。 反方 周律师在其博客中处处强调:其对农民工提供的是“法律帮助”。然而,这并非一个法律术语。在法律词典里,与之相近的是法律援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律师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财物。但周律师给农民工提供的显然不是法律援助。周律师声称:“本人是一名合伙制下的专职律师,打官司收律师费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不收律师费反而不正常,因为我要生存,我要吃饭,我要吸食人间烟火。”连给农民工提供商业性法律服务也能被封为“民工保护神”,这是什么世道? 【点评者说】 抛开这场争辩的两方主体,我们需要认识到,还有一个缺位的第三方--社会,需要为此承担最终责任。诚如孙立平先生所言,问题的实质还不是穷人身上有没有道德的缺陷,而是这种道德的缺陷来自哪里。“盛世养德”,只有当我们社会的道德空气净化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制度保障了,底层向上流动的渠道打通了,我们才可以从道德层面讨论民工的过错。同时,周立太作为一个特殊环境的产物,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让他来担负的责任,这折射出司法救助体系的形同虚设。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