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深圳律师点燃“大眼睛”们的新希望

    日期:2007-06-21     作者:星辰在线    阅读:3,372次
    继延安希望小学后,深圳律师协会今年6月又捐资25万元在安徽金寨建立希望小学
深圳律师点燃“大眼睛”们的新希望
核心提示
今年6月初,深圳律师协会与安徽省金寨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捐资25万元为该县建立一所“深圳律师元冲希望小学”,这是继延安希望小学后深圳律师协会捐建的第二所希望小学。此外,深圳的多个律师事务所或以独立捐建希望小学、或以设立助学金等方式支援希望工程。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李淳表示,深圳律师协会继续怀着感恩的心,将捐资助学的传统发扬光大。
报料人:陈先生
报料内容:律师协会建希望小学
报料奖:150元
金寨建希望小学
2007年6月3日下午4时,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安兴山庄3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深圳律师协会与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金寨县人民政府签订“希望小学援建项目协议书”仪式在这里举行。深圳律师协会副会长崔军在协议书上郑重签到,捐资25万元,为该县建立“深圳律师元冲希望小学”。根据计划,希望小学将在新学年开学时投入使用。
10多年前,摄影家解海龙一幅“大眼睛”照片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广告。图中那位睁大眼睛、渴望读书的女孩就是金寨县的小学生苏明娟。如今,苏明娟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人生的新旅程。然而,在她的家乡,仍有一双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深圳律师的捐助,为“大眼睛”们求学带来新的希望。
深圳律师在金寨捐建希望小学的事缘起于2003年。一天,广东圳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丽娜观看电视台播出的《真实故事》。故事讲述一个叫周远友的青年教师放弃留城机会,回到金寨县燕子河镇小学教书育人的故事。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同时教一至三年级共30多名学生。除了教学,他还要给孩子们做饭吃。这些学生每周要背一袋米从10里以外的家中来学校。为了学生,周远友很少回家,妻子分娩时他也不在身边,最后妻子因为难产去世。从此他与幼小的儿子相依为命。
节目结束时,王丽娜的眼睛湿润了。她立即拨通电视台电话,打听周远友的联系方式。根据电视台提供的地址,王丽娜很快给周远友汇去了4000元,其中3000元给周远友自己用,1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但是,周远友将4000元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此后,王丽娜每年都要给周远友汇去5000元,资助他的学生。
2007年3月,身为深圳律师协会文体委员会委员的王丽娜提出在金寨捐建希望小学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会员与律师代表工作委员会、女律师委员会的热烈响应。钟敏等70名在深执业的皖籍律师更是积极参与,踊跃捐款。6月1日,深圳律师协会已筹集捐款23万元。经过考察,深圳律师协会决定对金寨县油坊店乡元冲小学危旧校舍进行改造,建成“深圳律师元冲希望小学”。据悉,“深圳律师元冲希望小学”将在2007年7月1日前奠基,拟于2007年10月1日竣工,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资助延安兄妹上大学
下个月,首位从延安“深圳律师希望小学”走出来的大学生李燕将要大学毕业了。“如果没有干爸这么多年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虽然他不是我的亲生父亲,但他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恩人、亲人。”目前,正在西安一家司法所实习的李燕通过电话讲述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律师蔡体法资助其家兄妹3人上学的故事。
1997年,深圳律师协会捐资40多万元,在延安宝塔区建立一所“深圳律师希望小学”。当年11月,学校落成时,蔡体法作为深圳律师代表,参加“深圳律师希望小学”落成典礼。也就是这次延安之行,他认识了李燕兄妹3人。
当时,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住的是破旧的窑洞,11月天已很冷了,许多学生因为没钱买鞋子,赤脚去上学。学生的衣服打满了补丁,裤腿、袖子多是半截的。看到这样的情景,蔡体法很震惊,他问校长学校有没有学习很好,但是因为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学生,校长就给出他推荐了五(1)班的李燕。李燕的父亲患了骨髓癌,长年卧病在床,1998年去世。母亲是小学老师,每月800元,可不久妈妈又被诊断患上了白血病。李燕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成绩都不错。当时哥哥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弟弟在读小学二年级。家里实在承担不起3个孩子同时读书。无奈之下,母亲痛苦地决定,准备让李燕和弟弟退学,集中精力培养学习成绩最好的大儿子。
蔡体法决定资助李燕。从1997年开始,他每个学期都会给李燕家寄去学费,小学每学期3000元、中学每学期6000—8000元,这些钱足够李燕兄妹3人的学费。
在蔡体法的资助下,李燕的哥哥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目前,李燕的弟弟在北京读书,蔡体法也一直资助他。今年6月,蔡体法又为李燕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经过10年付出,看到3个孩子一个个长大成才,蔡体法有一种父辈的成就感。
助学是深圳律协传统
深圳律师协会会长李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捐资助学已成为深圳律师的良好传统。李淳介绍说,为了捐助“深圳律师希望小学”,协会第一任会长陈野亲笔给全市的律师事务所主任写信,鼓励大家捐资助学。学校建成后,深圳律师每年仍在资助这所学校,为学校捐建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等设施,10年来,深圳律师累计为延安“深圳律师希望小学”捐助钱款物资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目前,这所学校已成为延安最大的乡镇中心小学之一。
李淳告诉记者,深圳律师除了以律师协会集体捐资助学外,他们还以律师事务所或个人的形式捐资助学,支持希望工程。2003年11月,深圳万商律师事务所的张余庆、张丽杰、张志3位律师出资30万元,在江西革命老区宁都捐建了“赛金希望小学”。这座学校现在成了当地一所教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10多年来,广东深宝律师事务所的黄振辉律师捐资50多万元,用于扶贫支教等爱心事业。2006年底,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设立“德恒基金”,用于定点资助梅县东山中学的优秀高中生。
“目前,深圳律师队伍有4300人,据统计,2006年深圳律师共参与包括捐资助学在内的爱心活动4000人次,几乎每个律师都在献爱心。”李淳说,捐资助学为广大律师提供了净化心灵的机会。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李淳表示,深圳律师会将捐资助学的传统传承下去。“深圳律师协会以往各届理事会在捐资助学、关注贫困地区、关注弱势群体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这条红线不会在我们手中断掉。我相信,以后各届理事会会做得更好,将这条红线一直延续下去。下一步,深圳律师协会将讨论制订对‘重点行业’、‘特定人群’进行长期捐助的条例,促成捐助活动的‘制度化’,保证捐助的长久发展。”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