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律协动态

律协动态

青衿逐梦 律道传薪丨2025上海律协青芽公益课程深耕实务育新人

    日期:2025-08-18         阅读:1,447次

仲夏沪上,法苑葱茏。2025年6月18日至7月11日,由上海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携手上海政法学院共同打造的“青云计划·青芽班”夏季学期《律师实务》公益课程于新一年度扬帆起航。18位来自上海律协青工委的优秀青年律师在各自的执业领域中成绩斐然,他们怀揣对法治事业的热忱与对后辈的期许,走上青芽班的讲台,为150余名法学学子铺就一条从理论到实务的“贯通之路”,将自己多年来在法律实务中锤炼打磨所获得的“干货”倾囊相授,以专业力量为法治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用专业微光点亮青年法律人的成长航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承续初心:

从“赋能”到“深耕”的公益坚守

作为上海律协青工委品牌项目“青芽计划”的核心内容,该系列公益课程得到了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经济法学院及上海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工委”)的大力支持。青芽公益课程自2023年启动以来,始终以“根植法治情怀,培育实务素养”为初心,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支持与一致好评。

2025年,课程在延续前两年“优青进校园”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实务导向、前沿聚焦、个性赋能”三大特色,面向大一至大三全年级的法学学子,选课人数再创新高;课程体系从“职业启蒙”向“专业深耕”持续延伸,既保留青年法律人职业规划等基础模块,更聚焦数字时代与涉外法治实践的新课题,形成“基础实务+前沿领域+职业发展”的多维课程矩阵,展现了上海青年律师赤忱担当、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

青芽计划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法治精神的接力。18位授课律师均为行业内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他们中既有深耕传统领域的“专家型”律师,也有活跃在涉外、合规、数字经济等新兴赛道的“先锋者”,他们带着一线实务经验走进课堂,是对律师行业“传帮带”传统的最好践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程亮点:

在实务场域中解锁法治新认知

四周课程里,课堂成为连接“法条文本”与“实务案例”的桥梁。从第一周季思闻律师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破题,分享青年律师职业选择的辩证思考,到最后一周孙宇昊律师解析“互联网络平台名誉权的保护困境与破局思路”,每一堂课都充满“干货”与“思考点”:

· 传统领域的“新解”:齐中飞律师的“劳动法律师平衡之策”,跳出单纯法条解读,从企业与劳动者双视角拆解争议解决的“平衡点”;祝筱青律师的“知识产权那点事”,以热播剧版权纠纷、AI生成内容确权等案例为切口,让抽象的知识产权法变得可触可感。

· 前沿领域的“深耕”:面对Web3.0、网络犯罪等新兴课题,刘红林律师的《Web3.0行业法律实务》系统梳理区块链、NFT等场景的合规边界;陈沛文律师的“计算机网络犯罪辩护策略”,结合最新司法解释与典型案例,揭秘数字时代刑事辩护的“技术+法律”双重逻辑。

· 交叉领域的“破圈”:张政律师的“控股之变:股权继承、婚姻析产与公司治理的多维审视”,打破公司法与家事法的学科壁垒;吴迪律师以“孙子兵法与民商事诉讼之道”为主题,将传统文化智慧与诉讼策略相结合,让学子们惊叹“原来法律实务可以如此有温度、有深度”。

从“企业合规”到“涉外法律服务”,从“刑事律师的角色”到“新公司法下董监高责任”,课程内容既扎根民法典、公司法、刑法等基础法律体系,又紧扣最高法最新司法解释、数字经济、涉外法治立法与实务动态,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法律不是僵化的条文,而是鲜活的社会实践”。


2024年度优青进校园青芽公益系列

课程安排与导师风采

课程安排

图片


导师风采(按课程安排时间顺序排序)

图片

薪火相传:

让青芽在法治沃土上创新生长

青衿之志履致远,云程发轫谱新篇。从“课堂授课”到“知识传递”再到“资源链接”,这个夏天,18堂实务课的结束,恰是150余名法学学子法治征程的新起点,“青芽计划”公益课程正让“青芽”在更广阔的法治沃土上扎根。而那些在课堂上播下的专业种子、法治信念,终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生长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浓荫。青芽计划的使命,正是让今天的“新芽”,未来成长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栋梁”。

未来,上海律协青工委将继续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五个着力”深化校协合作:着力构建常态化培养机制,着力开发前沿课程体系,着力拓展实务实训平台,着力完善实践导师智库建设,着力打造青年法律人才孵化亮点品牌。通过“理论+实务”“传承+创新”“专业+情怀”的多维培养模式,为上海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图片

学子心声:

在智慧的盛宴与共鸣中坚定法治初心

律师实务课让我看见法律落地的肌理。从文书撰写的字斟句酌,到与当事人沟通的分寸拿捏,处处是专业与人性的平衡。原来法条之外,还有那么多现实考量,这让我明白,好律师不仅要懂法,更要懂生活、懂人心。

——知识产权24072 黄亦然


尊敬的各位老师,非常感谢您的辛勤授课!律师实务这门课,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它像一座宝贵的桥梁,第一次让我如此真切地窥见书本法条之外、真实法律世界的运作逻辑。您分享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无论是法律检索的技巧、文书写作的严谨、与当事人沟通的要点,还是法庭上的策略思维,都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极大弥补了我们理论学习中的“真空地带”。这门课不仅提升了我的实务技能,更让我对未来的执业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心。您的指导,我将铭记于心,并在未来的学习中努力实践。再次真诚地感谢!

——经济法22063 陆逸萱


律师实务课,仿佛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法学院高墙之外的真实法律世界。曾以为精熟法条便是全部,课堂中模拟的法庭交锋、文书起草的细节打磨、与“当事人”的紧张沟通,才让我真切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课堂上那些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不再只是抽象思维训练,而是未来执业困境的预演。我尤其铭记那份关于诉讼策略选择的挣扎:如何在法律理想与当事人实际利益之间精准权衡?这绝非教科书能提供的答案,它考验的是经验、同理心与对现实复杂性的清醒认知。每一次实践演练都在无声提醒:专业素养的养成,既在法条精熟,更在细节的千锤百炼与职业道德的坚守。

这门课犹如一座桥梁,让我从纯粹的理论之岸,初涉实务的激流。它让我明白,未来律师之路,不仅需要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勇气,在法治的沃土上深深扎根,努力向上生长。

——经济法22063许畅


十八天实务课转瞬即逝,各位律师的分享干货满满。从真实案例拆解到实务技巧传授,让我跳出书本,摸到了法律实践的脉络。感谢律协搭建平台,未来定会带着这份收获深耕专业,不负所学。不同律师的授课各有亮点,庭审技巧、文书撰写、客户沟通……每个知识点都贴地又实用。原来法律不仅是条文,更是解决问题的智慧。这段学习让我对实务工作更有底气,感恩相遇,继续前行。

——知产24072 亓双洁

四周的实务课程时间很短,但是留在我心里的经验却很长。从庭审技巧到案源拓展,从青年律师的选择到专业领域的分享,每个案例都带着实战温度。这不仅是知识的补给,更让我对法律实务有了真切认知,感谢众多老师和律协搭建的平台,未来定会带着所学踏实前行。不同律师的授课像打开多扇窗,让我看到实务的多元面貌。他们用亲身经历拆解难点,把枯燥条文变成生动指南。短短半月,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对法律职业的敬畏。感恩这场务实的“充电”,未来可期!

——知产22071 陈良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