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律协动态

律协动态

百卉萌动 利刃新发 | “领航计划”释放涉外新声量

    日期:2025-09-30         阅读:243次

图片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2025年9月,上海律协第七期“领航计划”涉外律师培训营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举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战略要求,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上海于2024年出台专项文件,将培育涉外律师人才作为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领航计划”涉外律师培训营历经七载淬炼,于2025年9月再度扬帆起航。



图片


上海律协会长邵万权在开班仪式上指出,中资企业在迈向海外市场的步伐中面临诸多国际法律风险,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与日俱增,涉外法律服务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领航计划”连续举办七期的初衷即在于通过实战化课程,推动上海律师开阔视野,提升处理跨境法律纠纷能力。

图片 111.png


“领航计划”作为上海律师行业培育涉外律师人才的标志性品牌之一,自2019年开启第一期培训以来,“领航计划”纵跨七年,连续举办七期,已为行业培养了近400名精通国际规则、具备全球视野的涉外法律人才,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影响。

赋能出海 构建风控能力图谱

从外资安全审查到跨境投资壁垒,变幻莫测的地缘政治风险让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从知产财税到劳工环保,日趋复杂严格的海外监管与审查让海外营商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领航计划”紧跟法律服务需求变化调适培训主题,本期课程体系围绕“风险防范”这一核心,构建了一幅逻辑严谨、内容务实、系统深入的知识图谱。课程涵盖跨境资产追索、破产重组、海外利益保护等复杂议题,这些都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维护我国企业海外权益极具挑战的领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期培训开篇由国际知名专家Ken Adams主讲“英文合同起草”,从文书规范源头筑牢风险预防第一道防线。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立足全球视野,“结合国际形势分析我国涉外法治”为学员搭建起宏观政策与个体执业的认知框架。上海律协副会长黄宁宁围绕“从投融资到争议解决——谈涉外业务能力搭建”为主题,为学员绘制从业务布局到风险化解的全链条战略地图。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申悦、律师周子钦结合多起实战案例拆解“中国客户海外利益保护和资产追索”的策略与技巧,让学员掌握具体场景下的维权路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对海外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的核心需求,美国GT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理合伙人漆俊投入全天时间,深度拆解“海外反腐败和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全方位解析域外法律要点,并就企业可能遭遇的极端经营困境提出应对策略。美国高博金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合伙人康健围绕“跨境财产追索和破产重组”主题,结合典型危机案例梳理法律应对路径,为学员提供可落地的危机化解方案。上海中葆护卫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集团海外事业总监胡文佳则从安全保障维度,以案说防,通过实务场景案例普及境外人身、财产安全风险等应知应会知识,帮助学员提升海外安全意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起草一份无懈可击的合同,到协助企业搭建内部风险防范系统,再到针对资产冻结、破产重组等极端困境的实务方案,直至跨境争端化解,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课程设计,将涉外法律服务的严谨性与实操性深度融合,更创新性纳入人身安全防护维度,形成 “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化解”的全链条能力培养体系,全方位赋能律师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沉浸体验 理论衔接业务实践

第七期“领航计划”采用“双场地分段式”的课程形式,以“理论+实践”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培训前期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采用“专家授课+案例拆解”模式,邀请国际知名法律专家聚焦理论讲解与基础实务分享,后期移至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转向实战化训练与专项技能提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际仲裁实战演练是“领航计划”的亮点环节。在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学员们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沉浸式模拟仲裁。课程围绕国际仲裁设计全流程模拟场景,学员以申请人、被申请人、仲裁员等不同角色参与模拟庭审,依据国际仲裁规则完成庭审辩论等仲裁关键流程,从程序推进到辩论质证全程沉浸式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国际仲裁实战演练中,资深仲裁员全程参与辅导,并在庭审结束后从程序正当性、辩论逻辑、证据组织等维度进行精准复盘,通过“实战操作+专业复盘”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让学员直观感受国际仲裁的严谨性与实战技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培训通过场地功能与培训内容的适配,结合跨境法律纠纷案例,从案件背景梳理、法律条款分析到解决方案制定,引导学员逐层剖析实务难点,让抽象法律规则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经验,实现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过渡。


全球师资 培育涉外律师专才

“领航计划”第七期延续师资优选的传统,组建了一支兼具国际视野与实务深度的多元化讲师团队。本期培训的师资遴选紧密围绕“出海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核心主题,力邀来自全球知名律所、专业机构的权威专家与实务精英,致力于将最前沿的理论洞察与最鲜活的一手经验倾囊相授,为学员构建起应对复杂国际法律环境的知识壁垒与能力体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师资阵容涵盖中国、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多个法域的多位资深专家,既有国际知名律所的合伙人律师、资深仲裁员,也有高校学术带头人,形成“实务+理论”“境内专家+境外大咖”的立体师资矩阵,为学员搭建跨领域、跨地域的知识桥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师资团队中不乏活跃于国际商事仲裁一线的资深仲裁员。他们常年在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审理案件,承办跨境争议解决、海外并购等案件。他们以案例为切入点,从合同起草漏洞防控到仲裁庭审策略制定,层层拆解实务操作要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领航计划”讲师不仅倾囊相授专业知识,更以细致严谨的职业素养感染学员。课堂上他们耐心解答跨境业务难题,课后主动分享执业感悟与资源。这种“知识传授+品格塑造”的教学,让培训超越技能提升本身,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双重培育。


相持共进 凝聚行业同仁力量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领航计划”不仅是提升专业技能的知识殿堂,也是专业特色鲜明的律师社群与交流平台。自2019年首次开办以来,历届学员跨越了不同期别、业务领域和执业地域的界限,始终保持着业务联系与实务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期“领航计划”再次彰显了平台链接效应,来自不同律所的学员们在课堂内外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案例讨论、模拟仲裁等环节都需要学员们紧密协作、共同应对挑战。学员们在并肩作战、相持共进的氛围中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巨大能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课堂上的激烈讨论,到茶歇时的热烈分享,与同行的交流不仅能获得针对性的实务建议,更能从彼此身上感受到锐意进取的执业热情,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获益匪浅。学员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前沿的法律知识与精湛的实务技能,更收获一群守望相助、携手并进的同行挚友。


萌动新力 共赴涉外法治新途

百年徐家汇梧桐掩映,活力前滩时尚跃动。从近代中外文化融合的摇篮到当今全球要素配置的高地,上海涉外律师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时空路径中淬炼专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跬步千里是“领航计划”砥砺前行的印记。历经七期的沉淀与发展,“领航计划”已成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摇篮,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精通国际规则、善于处理跨境法律事务的专业人才。


9月28日,上海律协“领航计划”第七期涉外律师培训营举行结业仪式,以扎实步伐为“跬步千里”的前行之路再添一枚厚重印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讲师代表在结业仪式发言




图片

学员代表在结业仪式发言




图片

讲师代表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沉浸式的实践演练以及与全球顶尖师资的交流互动, “领航计划”的学员“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他们将带着所学所悟积极投身于涉外法律服务,以专业服务应对每一个跨境法律挑战,用实际行动诠释涉外律师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律师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锤炼国际视野,在复杂的全球法律环境中精准定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权。“领航计划”将一如既往,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优的资源,陪伴上海涉外律师破浪前行,共同书写涉外法治的崭新篇章!

图片




学员感悟

培训营构建了一个高效连接同行、凝聚资源的交流平台。涉外法律服务往往依托多法域协作,拥有相应的境内外资源网络是律师开展业务的重要支撑。本期众多学员本身具有丰富的特定国别法律服务经验,加之讲师团队深厚的境外执业背景,为大家创造了难得的交流与连接契机,助力未来合作与资源共享。


钱之仁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

During the six-day learning, I gained a lot more than what I first assumed, especially the lectures given by senior lecturers who are very professional in their expertise providing global legal services. Their practical perspectives have given me a lot of inspiration towards what I’ve been doing these days when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olutions are sought by my clients. After several years’ legal practice in China’s Mainland as an independent lawyer, it has reminded me that the roles played by Chinese lawyers are more difficult than it was in the past. And this in return, has brought the huge market to us, as Chinese lawyers who command essential language skills as well as some important foreign law system, but also means that the mission becomes more demanding. Knowing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Hongkong Law or Singapore law is not enough, but also knowing how to apply them to make the most of our clients is vital. Therefore, we should think very carefully each scenario case by case and make the decision for our clients to achieve the best outcomes.


万斯琪 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


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在于把国际规则“学懂”转化为“会用”:从模板化的英文条款库到争议预防的流程图,均可直接嵌入日常办案与风险防范咨询。我由衷感谢律协与授课导师的专业投入,也感谢同行们的坦诚交流。未来,我将把所学转化为可复制的跨境合同与争端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具国际可比性的法律服务。


蔡倜  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


尽管我已执业多年,但课程中涉及的许多新视角、新方法依然让我感到充实。六天的课程安排紧凑、内容务实,从英文合同起草、跨境风险防范到国际仲裁程序,每一环节都紧扣涉外实务中的难点与热点,让我有机会重新梳理和夯实知识体系。


程冰露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


此次培训聚焦于涉外法律实务,旨在提升律师在国际业务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培训安排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涵盖法律文书写作、海外反腐败与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跨境财产追索与破产重组、国际商事调解实务等多个方面,为学员们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涉外法律业务的理解,还让我认识到在国际业务中,专业素养、实践经验以及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德慧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


Foreign-related business is like a vast, boundless, and profound ocean. Its scope is extremely wide, and the knowledge it encompasses is incredibly deep, far beyond what we can fully comprehend in a short time. "The road ahead is long and arduous; I will strive on without cease." This famous line from Qu Yuan's Li Sao aptly expresses my state of mind when facing foreign-related business.

During the Cross-border Legal Services Lawyers Training Camp 2025, I deeply realized the extensive nature of foreign-related business. I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areas, from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to the ever-changing landscape of the cross-board investigation; from the comparison of legal and regulatory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to the subtle skill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very aspect contains a wealth of knowledge and complex challenges. Take international trade as an example. Under different trade term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uyers and sellers vary significantly. A slight oversight can lead to huge economic losses.


何隽铭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


在模拟仲裁中,我所在的小组作为申请人代理人参与了整个庭审,我负责 closing submission。模拟仲裁全程采用英文进行,真实还原了国际仲裁的程序和节奏,锻炼了我的仲裁程序掌控、法律分析和英文表达能力。郭俊野大律师在模拟仲裁结束后给了我“Very good English and good to be very calm in making submissions”的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提升意见。


胡曦妍 上海京沪衡律师事务所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内容覆盖全面,从国际商事仲裁、跨境投资并购、国际贸易与关税、国际商事仲裁到英美合同法律实务等关键领域,几乎囊括了当前涉外法律服务的主流与前沿议题。授课老师既有理论功底深厚的知名学者,更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仲裁员和法官。他们不仅传授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复杂的国际规则、跨国法律实践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我们构建起系统性的涉外法律知识体系。尤其是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跨境交易结构设计、法律文书撰写等核心技能的剖析,使我摆脱了过去对涉外业务“碎片化”的认知,初步形成了整体性的知识网络,为日后深入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黎芷妤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兼具广度与深度。从 Ken Adams 先生地道的英文合同起草,到海外反腐败风险防控、跨境财产追索等前沿议题,系统性地构建了企业出海风险防控的知识框架。第二阶段在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的课程更是亮点,通过多位资深仲裁员和律师的倾囊相授,以及高度仿真的模拟仲裁庭,让我沉浸式地体验了国际仲裁的程序精髓与策略运用,这种理论结合实战的教学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卢昭宇 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


随着跨境争议和贸易摩擦的增多,跨境财产追索是所有涉外律师面临的必须要啃的硬骨头,也是我参加培训之前一直很想了解但无从开头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次培训中,康健律师和吴坚团队律师基于跨境裁判承认和跨境破产的当前实践难点,让我对跨境财产追索和执行这个陌生的领域打开了眼界,同时,我也感受到企业需要在投资架构设计和交易文件草拟时就充分考虑到争议解决时的“后路”,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风险防控态度。


季一玮 上海正讼律师事务所


作为一名以服务企业海外投资与跨境争议解决为主要业务的涉外律师,虽然我已经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涉外法律服务的经验和心得,但时间久了也苦于业务类型雷同且重复,缺少进一步拓宽视野和系统学习高端前沿跨境业务的机会。从实用的英文合同措辞起草,到跨境资产追索,从FCPA反腐败调查与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到国际仲裁模拟庭审,让我的涉外业务理论基础和实战能力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收获了许多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中外大律师专家和分布在上海各律所的同仁们。这都将成为我今后执业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和宝贵财富。


汪蕴青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


通过参加由上海市律师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协办的“出海风险防范和应对”专题培训班,我在涉外法律服务与企业出海风险防范、国际仲裁实务两大方面均获得了系统而深入的学习与提升。此次培训内容紧贴实务,涵盖面广,既有理论高度,也具实践深度,对我今后从事跨境法律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珊珊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