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律师落户松江新城开所引发本地法律服务市场良性竞争
|
------------------------------------------ |
良禽择木而栖。去年8月,经过上海市司法局严格的审批后,上海保诚律师事务所登记设立,这是松江区第13家律师事务所,也是外地律师在松江开办的第一家律师事务所,标志着外地法律服务业人才在“一城九镇”之一的松江新城的建设中开始崭露头角,松江法律服务市场也由于这条“鲶鱼”的畅游,而激发起新的活力。 又一家律所落户 松江新城核心商务区 “大姐,不好意思,又来麻烦你了!”在松江区司法局律公科的办公室里,操着东北口音的律师小许正在这里申请执业行政许可。 小许口中的“大姐”就是松江区司法局律公科科长屠志美,在司法局一干就是15年的屠志美对松江律师工作的情况如数家珍,用小许的话说:“屠科长,就是我们东北律师闯松江的引路人。” 小许所在的上海市保诚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松江注册、完全由黑龙江律师创办的律师事务所,他是该所第四位来自东北的律师。 看好松江新城建设中的法律服务市场,去年年初,三位来自东北、在松江已有一定执业经验的律师,有了联手在松江开所的打算,并把这个想法上报到松江区司法局。 松江区司法局的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还担负起了“筑巢引凤”的任务。去年年中,热情的屠志美与三位东北律师一起商讨在松江新城区实地寻找新所的办公地。 最后,东北律师相中了松江新城核心商务区的标志性建筑———嘉和广场商务楼。 保诚所主任司永立告诉屠志美,之所以选择嘉和广场,就是想证明他们对松江新城、松江未来的法律服务市场充满信心,他们要做第一批真正扎根松江新城核心商务区的律师。 笔者了解到,保诚所是松江又一家把办公场所设在新城核心商务区高档写字楼的事务所,在“嘉和广场”内,同时驻扎着许多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房地产公司、财务公司、地产中介公司和松江当地著名企业的总部。 小许告诉我们:“这些公司大多服务于松江新城的建设,既是他们的邻居,也是他们的潜在客户,房产开发、物业管理、企业投资,松江是个正在崛起的法律服务市场。” 所里的律师都是“新松江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松江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区给予他们的温情与包容,保诚所的创业者们充满感激。 保诚所主任司永立清楚地记得,去年中秋,保诚所刚刚注册起步,“每逢佳节倍思亲”,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事务所里,突然弥漫起思乡的情愁,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屠志美邀请全所的东北律师到她自己家过中秋。 “那个晚上,我们在屠大姐家聚餐后还自娱自乐了一番,热闹驱散了寂寞。对于我们这些只身闯上海的外地人来说,亲情与温情是最珍贵的,以屠大姐为代表的松江区司法局的同志给了我们家人般的关怀,我们非常感动,在松江,我们有家的感觉。”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的松江本地律师不但没有排斥这个外来的小兄弟,更主动为他们介绍起了案源。“事务所最初接的几个案子,都是松江的本地律师朋友介绍的,都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我们几个东北人更觉得‘松江人都是好心人’。”对于松江给予事务所良好的成长环境,保诚所的律师非常感激。 据了解,保诚所的律师现在都是“新松江人”了,他们都在松江新城落户,年轻的准备在松江结婚,年长的准备把老家的亲人接过来。 “鲶鱼效应”激发市场活力 “引进保诚所,等于在松江法律服务市场里放进了一条‘鲶鱼’,希望它的积极游动,能激发起本地律师服务业的活力。”对于保诚所的落户,松江区司法局局长蒋震波有着自己的见解。 保诚所成立以来的两件事,令蒋震波印象深刻:一是他们主动在自己的商务楼里,主动上门介绍他们的法律服务项目;二是他们走进工业、科技园区推广自己的品牌。 “保诚所的品牌建设意识,在松江法律服务市场上吹起了一阵清风,很多本地律师或效仿他们或和他们合作,‘打响松江律师的品牌’是最近松江律师界热议的话题。可以说,我们引入的保诚所这条鲶鱼,已经带动了整个鱼池活力。”蒋震波向笔者表示。 据松江区司法局副局长唐海龙介绍,目前在松江注册的律师事务所有13家、律师86名,2006年松江区全区律师完成创收2609万元,律师人均创收达30万元,“这个数字比2005年高了20个百分点,在外来优秀律师加盟和松江本地律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双重作用下,松江区与市区律师的人均业务创收之比已由2005年的1:2上升到了1:1.4,松江律师与市区律师的创收水平的差据在日益减小。” 唐海龙向笔者表示,松江希望更多的外地、市区律师认识松江、走进松江、融入松江、扎根松江,为松江新城的经济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松江律师要抱团发展 访市律协监事张志君 □文/党文俊 “松江本地律师如何求发展?合作是的重点,打响本地律师品牌是关键。”在松江老城区的写字楼云间商厦的办公室里,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上海市志君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志君向笔者表示。 现状:直面市区律师竞争 张志君是松江律师界的资深人士,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恢复律师制度时,他已经在当时松江县唯一的律师机构“松江法律顾问处”中任职。 “松江法律服务市场的很多业务是注册在松江以外的律师在做,松江本地律师做的只有一小部分。”这样的现状,得到了松江执业律师的一致认可。 张志君指出,市区律师占据的80%的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非讼领域,而松江本地律师的20%的份额还是以诉讼为主。“举例而言,落户松江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往往会聘请两个律所,上海市区的律所负责企业登记、入驻、扩大再生产遇到的非讼业务;松江律所负责企业运转后遇到的诉讼问题,如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 突破口:联手走近工业区企业 张志君向笔者分析道,落户松江出口加工区的大型企业在进入松江前已经配备了自己的法律顾,“松江律师要想介入大型企业法律服务比较困难,但也有一部分中小企业是‘白纸一张’,牵手松江工业区中的中小企业是松江律师的大发展之计。” 张志君认为,松江律师应该利用地理优势,比市区律师更加频繁地接触工业区的企业,将松江本土律师的服务品牌在工业区中树立起来,“上门讲课、上门提供咨询,这些有空就应该多做做,而且要定期,最好是几个松江本地所一起做才有影响力。” 张志君坦言,“人缘熟、人脉热”是松江本地律所相对市区律所的比较优势,但“随着松江投资环境的成熟化、透明化、法治化,靠‘关系’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服务水平永远是法律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法律服务水准、法律服务质量、集中力量与参与竞争才是松江律师的新出路。” ■ 展望 松江律师缺多少 松江新城需要多少律师?松江区司法局副局长唐海龙给我们算了笔帐,按照规划,松江新城的开发面积将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加上松江大学城将容纳师生数10万人,外来流动人口60万人,松江新城和大学城的合计人口将达120万人。“按照上海市目前执业律师与人口数之比万分之四点零八的比例,松江应该配备的律师数是489名,理论上的缺口就是400名。” ■ 数据 本市郊区律师数 宝山区:13家所 103名律师 松江区:12家所 77名律师 奉贤区: 8家所 47名律师 金山区: 7家所 77名律师 青浦区: 7家所 56名律师 南汇区:11家所 70名律师 崇明县: 4家所 30名律师 闵行区:19家所 212名律师 嘉定区: 8家所 102名律师 (截止2006年6月)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