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下午,上海律协国际贸易与自贸区专业委员会在律协报告厅,以线上加线下方式举办“国贸沙龙——法律外语培训”系列讲座之“解锁阿拉伯文化礼仪:对阿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沟通智慧”。线上线下一百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由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主任张雪峰老师主讲。上海律协国际贸易与自贸区专业委员会委员李超主持。
讲座伊始,张雪峰老师以“السلام عليكم”为切入点,指出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价值观的载体。接着,张雪峰老师介绍了阿拉伯国家的现状,现人口约4.5亿,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深刻影响着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外交和日常生活。阿拉伯语是22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用于正式场合,而日常交流多用各地方的方言。随后,张雪峰老师回顾了中阿关系发展历程,中国已与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阿拉伯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参与者。他还提到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蓝图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并列举了中企在阿拉伯世界的标志性项目。
在阿拉伯文化礼仪方面,张雪峰老师强调其在商业交往中的重要性,系统阐释了商务礼仪的四大要点,包括见面问候、称呼方式、商务着装和时间观念,还提到礼品馈赠和社交礼仪的注意事项。针对“如果真主愿意”这一短语,他指出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等理解,不能视作合同中的确定性要约。
最后,张雪峰老师表示阿拉伯文化礼仪与国际贸易紧密联系,企业需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贸易从业者更要学习与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礼仪和禁忌,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情况。
讲座结束后,张雪峰老师与在场的众多律师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深入交流。讲座效果获得了线上线下听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