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天平街道"社区律师"化解邻里物业纠纷
日期:2007-02-16
作者:袁玮;袁昭宇
阅读:2,686次
徐汇区天平街道活跃着一支“社区律师”调解队伍,面对邻里间的物业纠纷,他们既说又劝,遇到棘手的矛盾,还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人民调解书。他们是专职法律工作者,但又不同于写字楼里站在一方立场的律师,更有别于传统居委会里的调解干部。具备专业律师职业素质的同时又站在公正立场,居民亲切地称这些调解员为“社区律师”。
出现场的“社区律师”
天平社区是老城区,由于老房子里的共用部位使用边界难确定,经常会引起居民和物业、居民和居民之间的矛盾。社区调解室主任陈中华有着切身体会:处理这些矛盾,“社区律师”必须出现场。
建新小区有位李姓的两劳人员,解教回家后,见本来他放煤气灶的地方被邻居占用了,于是寻求社区调解室的帮助。挪位的那天,陈中华不仅坐镇现场,而且将水泥、砖块、泥瓦匠等全部准备好,对方一挪出位置,他马上将李家的灶台砌好。
陈中华说,“社区律师”的工作环境不在写字楼,而是在社区,很多事必须现场解决。
擅协调的“社区律师”
有些纠纷需要走法律途径解决,但有些纠纷很“粘”,官司打下去没完没了无结果,遇到这种纠纷,“社区律师”的协调发挥了关键作用。
律师们在处理邻里物业纠纷时,不是帮哪一个居民说话,而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使双方利益得到明确,并以人民调解书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护。慎成小区有栋楼里,楼上住一户人家,楼下原来住着两户人家,共用部位大家用。但楼下搬走一户,并将房子卖给了还住着的一家。这户人家独住楼下后,对楼上人家使用楼下的共用部位产生了想法,楼上要用,楼下不让用,双方经常争吵。“社区律师”在仔细研究了双方诉求后,按照法律文书的格式出具了人民调解书,不久双方按照调解书的要求作了整改。
政府购买的“社区律师”
据天平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天平社区共有21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一名调解员,区域内有三家律师事务所还和小区结了对子。平时一般的纠纷都化解在小区内,遇到棘手的矛盾才交到社区调解室。“社区律师”受雇于街道,由街道埋单。在解决纠纷时,他们为矛盾的双方理清各自的权益,从而消除隔阂,化解矛盾。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