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陶菁菁,28岁,南京阿法贝多媒体有限公司副总。
变化感言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肯定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最值得期待。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会选择做动漫。”采访实录
央视现在每晚都在播放的动画片《阿法贝乐园》一经推出,就好评不断。谁曾想,这部蛰伏了6年的本土国产动画片其背后的“灵魂人物”竟然是一位“半路出家”的南京女孩陶菁菁。从一窍不通,到独当一面,她见证了中国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
放弃律师做动漫
2000年大学毕业时,陶菁菁就有一条被家人设计得很好的“人生轨迹”——做律师。大学里主攻经济法的她成绩优异,甚至在毕业后不久还考取了律师证。
然而,自幼喜欢艺术的陶菁菁并不喜欢当律师,毕业后的一次偶然却让她和“动漫”结了缘。陶菁菁受邀去南京的一位台湾朋友家做客,吃完饭后,主人没有任何招待,却带着三个小孩一起坐在电脑前看起了动画片。那是一部红极台湾的网络华人动漫——里面各个角色都非常喜欢耍宝。“这些动画形象和故事十分亲切,没有说教的意味,极具娱乐功能,看了让人很轻松。”陶菁菁立刻被吸引了,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萌发:我为什么不做动漫呢?现在美国、日本包括中国台湾的动漫业都在飞速发展,为什么中国大陆就不能有自己优秀的原创动漫呢?心中的“动漫情结”被撩拨起来的她憋足了劲想去挑战这个领域。
放弃了热门的法律专业,却要从事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动漫行业,家人和朋友对她的未来并不看好,甚至当时还有不少挤破了脑袋要进入律师行业的朋友笑她傻。
入行时动漫还是“代工时代”
当时正逢南京软件园内阿法贝多媒体有限公司招聘企划,去了之后陶菁菁才知道,这家公司竟然就是阿贵动漫的设计公司。
也许一切太过于乐观。入行后,陶菁菁才知道当时国产动画市场前景的渺茫。从前辈的口中,她得知,中国的动漫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全国也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产量不高,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产业却直接敲开了国门,《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变形金刚》等卡通人物家喻户晓。1993年以后,中国动画市场开放了,面对强劲的对手,中国动画产业处于明显的“劣势”。
陶菁菁说,刚入行时,南京很多动漫企业也仅仅停留在“加工制作”的层面上。但是这样的制作没有知识产权,没有品牌,其实就是“代工公司”,也就是做一些描绘上色等中间环节。真正了解动漫产业的人还很少,当时也就是北广、北影有动画教育专业。
一切从零开始的陶菁菁只能在工作中学习。陶菁菁从最初的动漫企划,到动漫编剧、导演分镜、形象设定、动画编辑和后置音效合成,跟着一帮同样带着“动漫梦”的工作人员一步步学起。不过,也就短短的两三年时间,由于国外动漫强劲发展势头,更多的人看到了动漫的未来产业链条,也激励着本土动画人的“创意决心”,从两年前开始,全国400多所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创了动漫专业。
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
陶菁菁说,其实,刚刚在创作《阿法贝乐园》时,几乎没有一个单位来看望她们。不过,很快,政府发展本土动漫的决心,就使得动漫被提上了快车道。不说别的方面,从2004年开始,前来学习取经的单位人流如织。不仅有学校、政府单位,还有不远万里赶来的开发制作企业。“到了2006年、2007年,南京市长级人物考察参观也不下于5次。”
在陶菁菁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各种表情的动漫形象主人公——“喀嚓”薯片精灵公仔。陶菁菁特别有满足感地拍着它的头说:“这是我儿子!”陶菁菁说,目前已有荷兰等音乐制作公司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继《阿法贝乐园》在央视播放后,他们已推出了学习教材等一系列以“喀嚓”形象为代言的用品,比如T恤、水杯和小公仔等等。对于动漫产业,陶菁菁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件T恤卖30元,但加上让人刻骨铭心的动漫形象,就可以卖50元。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自己设计出的动漫形象深入人心。”
陶菁菁告诉记者,她常常想,如果当初毕业后做了律师,那么至少现在不会觉得这么有成就感,如果给她一次机会重新选择,她仍然会选择“动漫”。
实习生 杨 梓 本报记者 王 娟
■相关新闻
南京专项资金
扶持动漫发展
从2006年至2007年,南京市政府拿出近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动漫产业。入驻南京软件园的动漫企业,第一年免收房租,第二至第三年房租减半,税收方面也有优惠。而且,凡在南京电视台首播的本地原创二维动画片,每播一分钟奖励1000元,三维每分钟奖励2000元;而在央视播出,奖励金额更高,二维每分钟2000元,三维3000元。
而今年南京新增动漫协会会员15家,总数已达57家,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南京。精品力作也不断涌现。今年南京市已有3部国产原创动画作品在央视播出,有16项动漫作品通过了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立项评审。
■名词解释
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