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研究 >> 专业论文

【案例评析】拆迁单位未盖章但已履行的房屋安置协议是否有效?

    日期:2025-09-24     作者:金毓(城市更新(征收)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案情简介

张某5张三已故之子,2007年张三遗留的案涉拆迁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其他4继承人向原告出具《具结书》指定张某5为共有人代表处理征收安置事宜。2019年原告张某5与被告拆迁单位、被告二拆迁实施单位签订《房屋安置协议》,但原告依约搬迁出案涉拆迁房屋后,被告拒不交付安置房屋及办理产权过户,故诉法院,请求判令交房过户,支付实际交房日的租房损失与过渡费。 

争议焦点

1、 被告一拆迁单位与被告二拆迁实施单位是否构成委托代理关系?

2、 被告未在《房屋安置协议》上盖章,是否影响协议效力? 

方观点

原告观点

1、 原告认为,被告一与被告二系委托代理关系,被告二在代理权限内以被告一的名义与原告签订《房屋安置协议》对被告一发生约束力;原告已按照协议约定搬迁出案涉被拆迁房屋,被告应该按照约定交付安置房屋、办理产权过户并支付租房损失与过渡费。

被告观点

被告认为案涉被拆迁房屋未办理宅基地使用证,按政策规定不予补偿,审计无法通过,被告一未在《房屋安置协议》盖章,该协议对其不具有约束力。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被告一系拆迁单位,被告二系拆迁实施单位,被告二系以被告一的名义与原告就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事宜进行协商,其实施的签约、接收与拆除房屋等行为应当对被告一发生法律效力,被告一应当承担法律后果。

案涉《房屋安置协议》不存在无效的情形,且原告已经按照协议约定交付被拆迁房屋、被告二已接收并拆除,该协议已实际履行,被告一虽未在协议上盖章,但不影响协议的成立和效力。

最终,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要求两被告交付安置房屋、支付过渡费的诉讼请求,但求两被告支付租房费的诉请无事实依据,予支持。 

律师评析

受托人以委托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委托人本案中,被告二作为拆迁实施单位,在被告一授权范围内以拆迁单位名义签约并接收房屋难点在于,即使房屋安置协议中明确约定“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名或盖章后生效”,作为拆迁单位的被告一并未盖章,法院仍然认定被告一与被告二构成委托代理关系

房屋安置协议存在形式瑕疵(如未盖章),合同方已实际履行主要义务(如交房、拆房、支付部分补偿款),法院仍可能认定合同有效,口头委托或事实行为也可能产生法律约束力,重点看双方是否“用行动认可合同”

委托关系成立的核心在于代理权来源及行为后果归属,合同效力侧重实质履行与合法性。律师建议,征收单位应以书面形式明确拆迁实施单位的代理范围,避免越权代理风险,注重书面授权、协议形式合规性及实际履行证据留存,以最大限度规避法律风险。 

【免责声明】文中所述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律师协会以及任何官方或组织的立场,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不作价值判断,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诉讼证据或依据,不构成法律建议或承诺。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