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87份议案直指地方立法 市人大代表关注地方立法工作热情高
日期:2007-01-30
作者:王霄岩
阅读:3,039次
2003年,19件;2004年,17件;2005年,15件;2006年,14件;2007年,22件……
这组数据是一个真实情况的反映————从2003年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到2007年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为止,市人大代表撰写的159份议案中,有87件议案涉及地方性立法,这一相当的比重为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回顾5年市人大代表撰写议案的工作,“人大代表参与意识很强,十分关切地方立法工作”成为议案撰写蕴涵的亮点。87件事关地方立法的议案,“大多质量高,附有比较规范、详尽的法规草案,为议案进入立法程序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这是市人大有关部门对代表撰写立法议案的评价。
《监督法》实施办法议案———
从3万字浓缩至千字
厉明这个名字,在5年的事关立法的议案中,出现频率很高————从2003年建议制订《法律援助条例》到2004年建议制订《人民调解条例》;从2005年建议制订《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条例》到2007年建议尽快制订《监督法》实施办法,厉明撰写事关立法的议案的“命中率”几乎是“百发百中”。“这可能与自己长期从事律师工作,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有关吧。”厉明向记者道出撰写议案的“诀窍”。
说起今年撰写“建议尽快制订《监督法》实施办法”议案的全过程,厉明说,这大约花费了他3年的时间:
2004年市十二届人大2次会议上,厉明曾经写了一份关于制订《监督听证办法》的议案,内容包括启动人大代表监督程序,这与新颁布的《监督法》中人大代表的质询权和特别调查权有相同点。
后来,该议案被大会转为书面意见,但厉明对《监督法》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
《监督法》于2006年颁布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厉明提出,要就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比如社保资金的运作、车牌拍卖费资金的流向等等。同时,厉明又重新“拾”起3年前的议题,写出了制订《监督法》实施办法的议案。“刚开始这份议案长达40页,3万字,最终经过浓缩成千字议案”,厉明说得很平淡,但从3万字浓缩到千字,个中所花功夫可以想象。
立法议案
很多成为正式法规
翻阅市人大代表5年来撰写的立法议案,一个结果让人欣慰:很多代表曾经呼吁的立法建议,如今已经转化为上海市的地方性法规———
厉明、刘兵代表提交了制订法律援助条例议案,在去年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上,该议案成为《上海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并已经于去年7月1日起正式实行。
周庆江代表关于修改城市排水的议案、陈晶莹代表关于修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议案,在去年6月22日的第28次常委会上全部得以通过,并从7月1日起实施。
对于大树绿化环境却又影响采光、通风、安全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夏希纳、刘正东在撰写的议案中都有过提及。今年1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绿化条例》,明确规定: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大树,可以迁移也可以砍伐,这个规定让申城1500个小区深受大树遮阳等困扰的居民喜笑颜开。
被“升格”为法规的还有邵玲玲代表撰写的《制订气象法实施办法》议案,如今《上海市实施<气象法>办法》已经从2006年12月1日起实行;陈自怡代表关于修改道路桥梁管理条例的议案,如今“改了名称”,叫作《上海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粗略统计,5年里代表撰写的87份立法议案约有12件或成为法规,或正在进入审议程序,或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记者获悉,孟燕代表关于修改《妇保法》实施办法的议案、叶小英代表制订集体合同条例的议案,正在接受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