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西进 上善之举 记上海律师界积极扶持西部律师业发展
日期:2007-03-09
作者:上海法治报
阅读:4,490次
会长之声
为西部律师业发展
提供更丰富的智力支持
在前不久结束的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发挥上海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上海服务全国的水平。韩正强调,“上海要按照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新机制。”
上海市律师协会多年以来坚持“走向西部”、扶持西部律师业发展,响应了韩正市长的最新讲话精神。可以说,服务全国、服务西部,是上海市律师协会多年以来一直秉承的理念,符合上海市委关于服务西部要加强智力西进力度的要求,也符合国务院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教育、咨询、培训工作的要求。
为了响应和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早在2000年,上海律师就迈开了走向西部的实质性步伐。当年8月,市律协赴西北三省学习考察,时任律协会长张凌同志分别与新疆、甘肃、青海三地律师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书。当年11月,上海市律师协会举办的新疆律师培训班正式开班,吹响了东部发达地区服务西部地区律师业发展的号角。
2001年9月,朱洪超当选市律协会长后,上海律师服务西部开发不断升温,上海律师赴西部讲课成为了律协工作的“保留节目”。截至去年,上海律师赴西部培训班举办了9期,受益的西部律师达到500多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上海律师走向西部的步伐在加快、力度在加大,去年尤其突出。2006年9月8日、9日,市律协副秘书长刘小禾带队刘正东律师、叶杭生律师、宋一欣律师、吴冬律师赴甘肃兰州为当地律师讲课,讲课内容包括:《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几个问题》、《新公司法》、《金融法律法规实务》。
9月16、17日,市律协副会长徐晓青、副秘书长王旭峰带队朱黎庭律师、李家麟律师、倪骏骥律师赴青海西宁为当地律师讲课,讲课内容包括:《公司法诉讼实务》、《房地产开发实务》、《非诉讼谈判》和《民事案件代理技巧》。此外,徐晓青一行还带去了上海7000多名律师为支持青海边远地区律师业发展的善款50000余元。
同期,市律协常务理事俞建国带队张毅律师、陈文伟律师和郑致荣律师在新疆乌鲁木齐为当地律师讲课,内容包括《公司法律顾问实务》、《法律意见书制作》、《金融房地产业务》和《律师职业推广》。
以上的讲课内容均根据当地律师要求拟定,上海律师的讲课受到当地律师的广泛好评。青海省律师协会秘书长刘伯林在今年初接受《中国律师》杂志采访时,曾给于“上海律师培训青海律师”项目这样的评价:“上海市律协派出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业务精湛的资深律师到青海授课是经常性的,每次2天,场场爆满,深受青海律师的欢迎。参加培训的律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技能,很实用。上海律师业在国内较为发达,有许多新业务最早诞生在上海,上海律师往往站在行业的前沿,通过培训,青海律师可以借用上海律师的视角,看到律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学到开拓新业务的方法。上海律师同仁几年来对青海律师给予了无私的支援,在上海等地律师同仁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的律师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次在援助培训资金的同时,又派出了阵容很强的律师精英来青授课,必将对青海律师提高业务水平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上海在不断派出优秀律师赴西部传经送宝的同时,也敞开怀抱,为来上海“取经”的西部律师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去年10月11日,市律协接待了前来上海学习考察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公证、律师队伍考察团一行33人,考察团由地区司法局副局长、律师协会会长索振华带队。为期20天的考察、学习,内容包括集中培训、参观上海律所、公证处和到律师事务所业务实习等,索振华称,从上海带回新疆两份礼物:一份是上海律师对西部的热情,一份是上海律师先进的执业理念。
西部开发需要法制建设,重要一环就是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有了律师的参与,才能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保证大开发的顺利进行;有了律师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维护安定团结;有了律师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大西北的发展和繁荣。2007年,上海律师界要把服务西部开发当作系统工程去做,贯彻韩正市长“进一步提高上海服务全国的水平”的讲话精神,上海市律师协会愿意为西部律师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智力支持。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 吕红兵
情洒西部
服务西部谱新篇 天山南北遍足迹
2006年9月9日。市律协会长吕红兵率领上海律师讲师团飞赴新疆,利用公休日为当地律师举办业务讲座,受到新疆律师的热烈欢迎。
上海律师送课上门的消息传遍天山南北,乌鲁木齐市的律师来了,一些地、州、市的律师来了,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和田、伊犁、阿勒泰的律师也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在9月10日、11日两天里,毛柏根副会长、朱树英常务理事、中汇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平律师分别讲授了“尽职调查律师实务”、“土地开发和房屋买卖律师实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及相关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主要内容以及律师办案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准确理解以及对律师业务拓展的重要意义等课程,与参加业务培训的五六百名律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9月12日,朱树英律师又不辞劳苦地飞越天山,应有关方面的邀请奔赴千里之外的阿克苏讲学,260多名律师、公证员、法官以及法院领导踊跃参加。
上海律师在讲课中深入浅出,倾囊相授,既有精辟的法理分析,又有宝贵的实务经验,赢得新疆律师的交口称赞和如潮掌声。这种情景也发生在兰州、西宁、西安:8月下旬,徐晓青副会长、王国忠监事长以及常务理事俞建国等律师在兰州为350多名甘肃律师授课,包括国企改制、房地产和律师参与构建和谐社区等内容;常务理事许强、翟建和监事会监事尹燕德等律师赴西宁讲授律师诉讼技巧、房地产律师实务、管理层收购企业股权相关法律以及事务所管理,近300名律师参加培训;9月4日,律协理事刘正东、聂鸿胜律师应陕西省司法厅和陕西律协的邀请,赴西安举办事务所管理和建设专题讲座,在 300多名事务所主任及合伙人中引起热烈反响。
五年多来,市律协已举办了9期律师实务研修班,每期都组织近20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上海优秀律师授课,举办房地产、外商投资、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电子商务、劳动仲裁、诉讼技巧及企业改制与资产重组等方面的专题法律讲座,先后有500多名西部律师来上海参加了培训;并邀请西部律师来上海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组织上海资深律师去西部讲学和业务研讨。去年,市律协又与新、甘、青三地及云南省律协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书,进一步增强与西部律师的交流与合作。
在去年9月10日新疆律协举行的开课仪式暨上海律协捐赠仪式上,吕红兵会长将上海市律师协会及国浩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浦栋律师事务所、建纬律师事务所、中汇律师事务所捐赠的88万元资金赠给新疆律协,表达上海律协和上海律师对新疆律师事业的支持。《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闻讯祝贺:“上善之举,海派之风;律师一家,师范一流。”
爱心奉献
情满甘孜路
上海市律师协会援建第八所希望小学纪实
2006年7月中旬,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朱洪超一行七人奔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落实上海律协援建希望小学项目,将上海律师的爱心献给藏族同胞。
7月14日,夏日的朝阳初升之际,朱洪超副会长一行驱车从成都向甘孜进发,直奔青藏高原。沿着逶迤西去的川藏公路,穿越成都平原,跨过青衣江后,穿越雄伟峻峭的二郎山,直至攀上海拔4500米才翻越大雪山,又沿着雅砻江河谷北上,在崎岖的山路上颠跛跋涉,到达新龙县城。
上海律师援建的希望小学在距新龙县城7公里的绕鲁乡甲孜山寨。甲孜山寨聚居着120多户藏民,过着半农半牧、自给自足的生活。而甲孜小学浸泡在积水中的教室已成危房,课桌和凳子都非常破旧,仅有的一张乒乓球台是用三四块薄板拼凑起来的。看着藏族儿童稚气的大眼里渴望的神情,朱洪超仿佛听到了大山深处的呼唤,他连连按动快门说:“要把这里的艰苦条件告诉上海律师,也要告诉我那正在上学的儿子。”在“上海市律师协会援建甲孜希望小学仪式”上,朱洪超副会长代表七千多名上海律师将15万元捐款支票交给学校校长,并将他和鲍培伦、江宪、潘军律师向该校学生捐赠的4000元文具等学习用品交给校领导,表达出一腔对西部藏族同胞的关爱之情。
这是上海律师援建的第八所希望小学。与以往不同的是,上海律师的献爱心行动已向更远的西部倾斜,延伸到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地区。朱洪超副会长一行不辞辛劳,在五天时间里辗转两千公里,不仅从南到北走遍甘孜全境,还跨越两个州、五个市和十多个县,完成了这次献爱心行动的任务,体现了上海律师致力于服务西部大开发、增进民族大团结的精神。
新龙县地处康巴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县委副书记杨树农在会见上海律师代表团时充满深情地说:“上海律协援建希望小学,可谓雪中送炭,意义重大。”
甘孜,藏语“洁白美丽”之意。蓝天白云,重峦叠嶂,河流纵横,森林茂密,独具特色的藏族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这确是一片辽阔美丽、民风淳朴的土地。上海律师所到之处,受到康巴汉子和藏族姑娘的热情欢迎。
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一杯杯清醇的青稞酒,一曲曲优美的锅庄舞,抒发着藏族同胞幸福吉祥的祝愿,表达着汉藏民族和谐共处,更展现出上海律师与西部人民心连心、手牵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