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15年,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到了要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的金融服务。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今年,委员赵忠敏将《“互联网+”背景下南上海金融业务创新的建议》带上了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作为一名法律界专业人士送给奉贤经济的礼物。
赵忠敏建议:奉贤区金融业务创新可以打造以法人机构落户奉贤,“金融基地”领衔,“非银金融”为主,“特色业务”为辅的基本策略;举全区之力,引进重大“标杆型”项目入驻该基地,主动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差异化”建设与经营,做好国际金融中心的后台和后勤服务;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中,应注重将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把“股权投资类”企业作为招商重点,大力引进基金、信托、财务公司、融资租赁等新类型的金融企业和中介机构;奉贤区可以先行先试,支持成立“债权事务所”,借助本区现有交易所平台设立“债权交易中心”,适时筹划设立专门的“债权交易所”。同时应积极参与信用服务市场化建设,开展信用征信、调查、评估、担保、保险、商账追收、等各类新业务,形成服务特色。
在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表彰大会上,赵忠敏被授予2015年度奉贤区政协“十佳委员”荣誉称号。
(奉贤报2016年1月20日第4版 “区人大、政协会议特别报道”专题报道)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