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司法部召开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东中西部省市区律师行业组建13组结对帮扶,搭建载体,协作互助,力争解决律师资源不平衡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其中,上海与西藏、新疆、兵团、重庆组建对口帮扶关系,聚焦青年律师培养,做好“传帮带”;聚焦律所做优做强,做到“促提升”;聚焦巩固工作成果,做到“留下来”;聚焦资源整合优化,实现“谋合力”,更好地满足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法律需求。
律师行业对口帮扶怎么做?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精准发力、坚持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下,且看下图具体措施!
司法部建立健全律师行业东中西部
对口帮扶机制
东中西部省市区律师行业
组建13组结对帮扶
为全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7月27日,司法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机制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东中西部律师行业优化结对和对口帮扶工作。全国律师行业共建立13组结对帮扶关系,搭建载体,协作互助,力争解决律师资源不平衡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据介绍,建立健全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的有益探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律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
《方案》着眼于律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三个层面实施,力争形成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将优化结对帮扶关系,在中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四省涉藏州县现有机制的基础上,立足律师行业规律特点和发展实际,由东部9省(市)和律师人数较多的中部4省,对口帮扶西部12省(区、市)和兵团。“‘千名青年律师’对口培养工程”计划着力培养40岁以下青年。1000名来自西部地区的律师将纳入当地“青年律师后备人才库”,在对口帮扶省(市)帮助下接受律师业务尤其是新兴业务、涉外业务的实战训练,并到对口帮扶省(市)律师事务所跟班学习。“律师事务所‘1对1’结对帮扶工程”明确,东中部既要采取“以强带弱”的方式,在党建、人才培养、律师事务所建设、推动协同发展等方面引领西部中小律师事务所“做优”,又要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帮助西部规模大所“做强”,打造好当地的“龙头所”“示范所”。律师协会结对互助工程,则有针对性地让结对的律师协会共享涉外、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等业务领域的精品课程、培训资源。
《方案》将司法部多年来开展的面向西部的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提档升级,为全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促进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持续推进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深化“援藏律师服务团”活动、深化“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深化全国律协西部公益活动:如,将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份原“无律师县”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分所律师纳入“援藏律师服务团”管理,强化经费保障和政策扶持;“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将加大向西藏、青海等边疆民族地区律师资源匮乏的县选派志愿律师的力度,鼓励支持志愿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到受援地开设分所,发挥志愿律师“传帮带”作用;全国律协深化“专家律师西部巡回讲师团”活动,还明确涉外律师、青年律师、县域律师、律师行业领军人才等培训将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