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随着暑期的到来,世博会迎来人流高峰。上海律协世博法律帮助热线接听次数较之上月有所攀升,志愿团律师共计解答、处理法律咨询和法律求助24次。此外,协会收到3家事务所报备办理涉博法律事务2件;顾问团律师受世博志愿者工作组委托,审核合同 4份。
一、“上海律协世博法律帮助热线”处理法律咨询和法律求助24次
7月,志愿律师共通过“上海律协世博法律帮助热线”接听、处理电话法律咨询和法律求助24次,其中直接与世博会有关的4件,分别是:
1、游客徐某在M2游船码头上被人推倒,致右肩胛骨断裂,经世博警员帮助,送至医院。徐某来电希望主张进一步赔偿,值班律师对有关侵权纠纷的承担主体等法律问题作了具体解释和分析;
2、某台湾游客在世博园区游览排队时,遭其他游客推打。报警后,施暴者反称台湾游客打人。因时间仓促,台湾游客未去警署做笔录,故来电询问如何在事后主张权利;
3、世博园区工作人员何某在园区厕所内摔伤,致尾椎骨骨折。何某要求世博园区加强安全措施,并询问受伤的处理方法;
4、杨女士的孩子申请到了前往世博园区演出的机会。与世博局联系过程中出现演艺文化公司要求与其签订《演艺合作合同》,约定演出方承担所演曲目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杨女士不愿意签署但仍希望继续合作。接到咨询电话的值班律师们均作出耐心解答和细致引导。
除涉博纠纷外,咨询内容还包括劳动合同、动迁安置、婚姻家庭、借款纠纷等,其中76岁的赵女士因退休待遇问题,一周内前后6次来电咨询,值班律师同样耐心、认真对待,努力为营造安详和谐的世博环境做出贡献。
二、根据《指导意见》接受律师事务所报备的涉博案件2件
7月,共收到3家律师事务所根据《上海市律师协会关于律师承办涉世博法律事务的指导意见》规定,报送的涉博法律事务2件:
法律事务一概况:上海德载中怡律师事务所接受三家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委托,上海市凌云永然律师事务所接受上海某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世博会某展馆的委托。在世博局的主持下,两家事务所代表双方当事人就世博园某展馆的装潢、运营等方面的合同纠纷案进行三次协商,就场馆先行交接事宜达成《备忘录》。《备忘录》的约定事项目前尚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律师为达成和解通宵达旦参加调解,不分周末与双方当事人联系沟通,为和解达成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法律事务二概况:上海得勤律师事务所杨永胜律师受李某等三人委托就游客在C3停车场至世博园8号口途中突发心源性猝死一案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世博法庭提起诉讼。杨律师积极参与调解全过程,并为三原告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获得了三原告及家属的信任,为本案最终调解处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法律顾问团”继续为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组提供法律顾问服务
本月,顾问团的刘民选、张冰两名律师受世博会志愿者组委托,参与了3份涉世博志愿工作法律文书的起草与审核,其中:刘民选律师于7月6日参与了志愿者协会与北京某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之间的音乐电视制作委托书的修改;于7月16日参与了《志愿者宣传大使合作协议》中英文版本的起草。张冰律师于7月19日参与了《冷饮券购销合同》的审核。
7月16日下午,顾问团王军旗律师及刘培灼律师做客东方网嘉宾聊天室,就“上海律师护航世博”等话题与网友交流。东方法治网、上海政法综治网均对这一节目进行了直播和报道。
截止2010年7月31日,顾问团律师共参与审核合同等重要文书65份。
四、与《新闻晚报》合作继续刊发“平安世博 律师同行”系列报道4篇
7月,市律协与《新闻晚报》合作在其“法制周刊”栏目中继续推出4篇上海律协服务世博报道:
7月4日,《世博会联合国馆特聘律师悄然化解赞助商违约纠纷为联合国馆免费服务100小时》一文报道了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中国区唯一的特聘律师徐伟奇提供无偿服务累计100小时以上,在一系列的法律服务中,徐伟奇以大局为重,主张悄然解决纠纷。他的这种主张在解决问题之余也维护了上海世博会的和谐气氛。
7月12日,《女律师十年磨一剑专注知识产权》一文报道了“骨灰级”商标代理人林芳芳律师在上海申博成功之前,在4个月的短暂时间里带领团队完成了对45类申博商标的注册。这不仅为申办阶段官方的宣传和民众的公益使用提供了规范,也为打击侵权提供了法律武器。
7月18日,《上海律师妙手治疗“水土不服”》一文报道了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律师们为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信仰的捷克国家馆和智力国家馆,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服务,得到了客户一致赞誉。
7月25日,《用中国式细致应对德国式严谨 上海律师做客户的另类“导游”》一文报道了年轻女律师刘爽用中国式的细致,为“汉堡之家”和“德中同行之家”的德国客户们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她的细致既保障客户的利益,又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行。这不仅仅是个法律解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