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业内交流与学习,深入探讨 ESG 理念在涉外法律业务中的应用与实践,上海律协ESG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12月3日下午在上海律协20楼小报告厅成功举办“ESG 理念下的涉外法律服务”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ESG专委会主任、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万美律师主持,ESG专委会委员、上海灵合律师事务所主任孔伟律师主讲。
一、现代企业发展的考评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孔律师首先介绍了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一个评判体系来衡量其成功。现代企业发展注重多方面因素,在此背景下产生了 ESG 评判体系,用于衡量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的表现,具有通用化、量化、全面性和系统性特点,被国际广泛接受。这个体系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社会责任以及内部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非财务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有助于企业走得更远并更具代表性。孔律师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考量企业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不仅涉及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包括对社会的影响及非财务方面的考量。在这一背景下,VC投资和其他形式的投资都会依据这些大数据或评判体系来进行决策。
孔律师提到目前很多公司信用评级机构,都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考量标准,用来评估企业发展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他进一步解释说,企业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那么对外的发展、获利能力或再生能力都将显著增强。例如,VC投资取向、合伙公司的成立、追加投资或IP内容的投入,都是基于这些评判体系的推荐而进行的重要参数。因此,业绩指标评判的体系对于引导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孔律师还指出了ESG这一评价指标对企业内部的影响。以人才吸引与员工管理为例,当代年轻人择业时更加注重人性化和适宜的工作环境,这样的需求传导至企业,就表现为企业内部HR职能的升级需求。他认为,企业需要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和福利待遇等条件以吸引年轻一代的人才。这是ESG理念中“S 社会责任”部分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孔律师讨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走出去”战略中遇到的问题。目前 ESG 工作主要在央国企开展,对其内部管理、双碳标准和社会责任要求严格,中小企业也将是未来 ESG 服务的对象。国家出台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等规定促进 ESG 发展,同时强调法律在规范企业行为中的重要性。企业发展需依法尽责,以 ESG 管理规则和央国企为标杆推动整体发展。中国立法在 ESG 发展方面,虽已涵盖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内容,但与欧盟仍有差异。2024 年 2 月 6 日三个交易所下发监管指引,中国企业应关注并贯彻实施。
孔律师提到中国的一些标志性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锂电池,在国际市场上表现优异。然而,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也带来了劳动力问题和社会成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国家承诺 2030 年碳达峰、2050 年碳中和,出台绿电证书等政策鼓励企业在碳排放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虽付出一定代价,但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协调发展,
孔律师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和法规,例如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以及它们对企业尤其是央企国企的影响。此外,他还分析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并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可能面临的复杂局面。
孔律师指出,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渐抛弃了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资源行业,转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资源发展路径。这种转变虽然牺牲了一部分容易获得的利益,但长远来看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发展,特别是近期持续更新的绿电证书和碳排放配额交易机制,鼓励企业在减少排放的同时扩大盈利空间。当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ESG规则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央国企,未来也会逐步推广到中小企业,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国际层面上,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与中国在经济领域存在博弈,如贸易额波动、关税政策调整等,也存在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打压以及俄乌战争、菲律宾问题等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对企业涉外业务影响巨大,更对法律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策略应当灵活应对,不局限于北美市场,而是开拓南美、东南亚等地的新机会,如将工厂转移至墨西哥等。企业应理性看待发展前景,如中国与欧盟、美国在电动车关税等方面的政策博弈。
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中国仍然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韧性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在进博会期间,来自不同地区的客商积极参与,显示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的持续兴趣。
三、ESG理念指导下的涉外法律服务实践
最后,孔律师深入探讨了ESG理念指导下涉外法律服务的具体实践。他指出,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必须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ESG的不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欧盟的CSRD标准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规定。
欧盟通过的相关指令(如 CS2D、CS3D)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规定全面且先进,在企业人数、资产、资金披露等方面有明确规定,企业需对照标准实施,否则将被列入考察范围。美国 SEC 监管强悍,企业需注意相关规定。
企业要深入了解国内外 ESG 政策差异,特别是欧盟和美国政策中对气候、人权等方面的特殊关注。对于在欧盟有业务或计划开拓欧盟市场的企业,应按照其标准衡量自身情况,包括人员、资金、产业链等方面,确保合规,避免被查处。在涉外法律服务中,企业应重视尽职调查,涵盖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方面,避免因疏漏给企业造成损失。
同时,企业要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如欧盟政策穿透产业链的特点,即使母公司或关联企业在境外,产业链在国内或第三国也受其管制,需提前做好预案,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政策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律师需要帮助客户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其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不符合规定而遭受损失。
同时,他也强调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跨国业务需求。尽管短期内ESG相关业务可能无法带来高额收益,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将会有更多机会出现。因此,律师们应当积极参与到这一领域中去,共同推动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健康发展。
孔律师提到,当中国企业计划进入欧盟市场时,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如CSRD和CSDR等,确保在人数、资产总额等方面达到披露标准。他还强调了穿透式监管的重要性,即不仅母公司要合规,关联企业也需遵循相同的标准。
此外,孔律师还谈到了如何处理气候变化和人权问题。企业要深入了解国内外 ESG 政策差异,尤其是欧盟和美国政策对气候、人权等方面的政策,这是西方国家非常重视的两个方面。对于在欧盟有业务或计划开拓欧盟市场的企业,应按照其标准衡量自身情况,包括人员、资金、产业链等方面,确保合规,避免被查处。他认为,律师不仅要精通法律条文,还要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涉外法律服务涉及人、地、物、事实等多方面法律事务,包括国际商法、经济法、公法等领域。孔律师还提到部分公司的案例涉及误导消费者、“漂绿” 问题,这些案例提示企业在涉外业务中要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类似问题。律师提供涉外法律服务时,需吸引服务对象增强法律意识,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时,可开展合规审查、制定治理框架、评估风险并解决问题。
四、与谈分享:涉外法律服务的多维样本
讲座最后邀请了北京国枫(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施忞旻律师、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黄意耕律师、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麻国安律师三位ESG专委会委员进行与谈。
施律师表示随着企业合规管理要求的日益严格,其复杂性和多维度性也在不断增加,企业也面临着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和合作上的要求。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时,必须考虑更多的文化差异和其他非技术性因素,我们不仅要确保业务合法合规,还要注重文化的融合,以促进更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供应链合规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黄律师指提到尽管ESG相关业务目前难以带来高额收益,且行业内竞争激烈,但这是一项必须长期投入的工作,以促进更多人理解和重视ESG的重要性。当前很多企业对ESG的理解仍停留在被动接受阶段,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企业自发地将ESG融入战略规划,追求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麻国安律师提供了“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结合京师所开展涉外法律业务的经验,分享了涉外律师开拓海外市场需遵循的注意要点。
(注: 以上嘉宾观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