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研究 >> 专业委员会 >> 社会治理与社会矛盾化解专业委员会 >> 专业论文

解读《福建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

    日期:2020-09-08     作者:陆俐莎(社会矛盾化解业务研究委员会、上海市新闵律师事务所)、林家安(上海市新闵律师事务所)

       20171124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福建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具体呼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属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任务,也响应201662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福建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的出台,使得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任务,从政策的层次转化到立法的层次,正式落实到真正的生活里,使得人民群众能够透过这个多元化解纠纷条例,来解决实际遭遇的问题。

从整体架构来观察,福建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共有七章、六十三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章化解途径、第四章效力确认、第五章组织保障、第六章管理监督、第七章附则。相较于其他省市的多元化解纠纷条例,福建省将调解效力单独规定在第四章,更明确了各类纠纷化解组织收到当事人纠纷化解申请后的处理模式,以及后续司法确认及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

       一、总则

该条例的第一章是总则的部分,从第一条规定到第七条。第一条明确指出制定本条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促进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及实践经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是关于法律位阶的规定,福建省的行政区域内开展多元化解纠纷工作适用本条例。但法律、行政法规对化解纠纷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也就是该条例是属于地方立法的位阶,日后如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应优先适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对于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下了定义,是指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诉讼等途径,构成相互衔接及协调的纠纷化解体系,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等纠纷化解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纠纷化解机制。

第四条指出多元化解纠纷应当依循的五个原则:

       (一)尊重当事人意愿。是否要走入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来解决矛盾,首先应当取决于当事人的自由意思,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及如何运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

       (二)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坚持公平公正。进行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依据,是按照法律法规办理,同时也不应当违反公序良俗,并要求务必达到公平公正。

       (三)高效快捷,便民利民。多元化解纠纷机制除了要求公平公正外,也应当兼顾高效便民。

       (四)和解、调解优先。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有许多不同的纠纷解决途径,不过就各方面来考虑,最优先、最好的途经是和解及调解。

       (五)预防与化解相结合。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体例下,不但应该化解矛盾,也同时应当做好预防矛盾的工作。

第五条规定,多元化解纠纷工作应当坚持和完善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有效化解纠纷。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行业,涉及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纠纷,应当加强联动配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纠纷。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是个浩大复杂且参与部门广泛以及人员众多的项目,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跨部门配合及分工。也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并要求“预防与化解相结合”。

第六条是关于运用媒体宣传的规定。推广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应广泛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倡导多元化解纠纷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强化人民群众对多元化解纠纷的认识,创造社会支持并参与多元化解纠纷的良好氛围。教导人民群众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及维护权益。进而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理念,开展社区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尊重公序良俗。

第七条是关于预算及经费的规定。主管部门应将所设立的调解组织工作经费列为部门预算或者提供经费支持。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应当以经费支持多元化解纠纷工作。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团体或个人进行多元化解纠纷工作。而对社会组织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公益性调解组织及其人员,应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和补贴。

二、职责分工

该条例的第二章是职责分工的部分,职责分工所涉及的职能主体规定在第八条到第十九条,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信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法学会等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强化对多元化解纠纷工作的主导作用,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多元化解纠纷职责,提高预防和化解纠纷的能力;通过业务指导和平台推介等方式,推进各类纠纷化解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纠纷。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负责多元化解纠纷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促进多种纠纷化解途径的有机衔接,提高化解纠纷的效果。

3、人民法院:牵头负责司法调解工作,完善全面、全程、全员调解工作机制和特邀调解、法院专职调解员制度,健全诉讼与非诉讼衔接的纠纷化解机制,加强与行政机关、公证机构、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的协调配合,推动在程序安排、效力确认和法律指导等方面的有机衔接,为纠纷解决提供司法保障。

4、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健全检调对接制度,完善参与化解纠纷工作机制,依法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宜的途径解决纠纷。

5、公安机关:依法完善治安案件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调解等工作,加强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和解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并应当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在符合条件的公安派出所设立驻所人民调解室,在必要时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治安调解工作。

6、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促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有关调解组织的衔接联动,推动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志愿者参与化解纠纷。

7、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行政调解的具体协调、指导,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等工作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和涉及行政管理活动的民事纠纷在行政职权范围内得到有效解决。

8、信访部门:应当建立信访与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诉讼等途径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跟踪、督促和协调信访事项的办理。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领域、本行业纠纷化解工作,培育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

10、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设立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提高社区自治、风险预防和治理能力,及时有效化解民间纠纷。并应当完善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畅通群众参与化解纠纷的渠道。可以聘请法律顾问,为化解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政府应当提供适当的资金补助。

11、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法学会等团体:应当发挥各自的组织优势,培育发展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参与多元化解纠纷工作。

12、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调解组织,依法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人事等纠纷。并鼓励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其他社会组织参与民间纠纷化解工作,自主调整社会关系。

三、化解途径

该条例的第三章是化解途径的部分,从第二十条规定到第三十八条。依第二十条规定,化解纠纷的途径共有七种方式:1、和解;2、调解;3、仲裁;4、行政裁决;5、行政复议;6、诉讼;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当事人之间涉及合同、债务、婚姻家庭、财产权益、邻里关系等民商事纠纷,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提交调解申请;涉及房屋征收、社会保障、治安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医疗卫生、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依法可以由行政机关调解的行政争议或者民事纠纷,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交行政调解申请;涉及治安、刑事案件应当及时报案,对违法行为附带的民事纠纷可以依法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第二十一条是关于主动告知及提供最优方式解决建议的规定,“有关部门或社会组织接受纠纷化解申请,有关法律工作者接受法律咨询、委托代理,应当告知当事人多元化解纠纷途径,并引导当事人选择成本较低、有利于修复关系的方式解决纠纷。”

第二十二条是关于协商、谈判优先原则的规定,“为促进达成和解协议,应当鼓励和引导纠纷当事人优先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自行达成和解,也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调解员、律师、公证人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等其他中立第三方参与。”

第二十三条明示了调解自愿性原则,也就是调解组织可以依当事人申请调解,也可以主动调解,但是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并且,调解组织应当将调解规范、流程等内容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公布,便于当事人查询,并在当事人提交调解申请后详细说明,为当事人提供清晰、便捷的途径引导。

第二十四条是关于便宜条解原则的规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可以依据各种章程、惯例、习惯、民约、公约等进行调解。人民调解组织依法调解民间纠纷,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依据自治章程、行业惯例、交易习惯、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等进行调解。并鼓励亲属、邻里、同事等当事人认可的人员参与调解民间纠纷。

第二十五条规定,“鼓励商会、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设立商事调解组织,在投资、期货证券、保险、房地产、工程承包、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等领域开展商事纠纷化解服务。”

第二十六条到第二十八条及第三十三条到第三十四条,是对于行政机关的相关规定。第二十六条界定了行政调解的范围,只要经当事人申请,行政机关可以进行调解的纠纷如下:

1、法律法规规定的由行政机关调解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民商事纠纷;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不服而产生的争议;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关于行政赔偿、行政补偿发生的争议;

4、其他依法可以调解的纠纷或者争议。

但是行政机关对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公共工程建设和公共安全事故等方面的民事纠纷,以及涉及人数众多、影响较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应当依职权主动进行调解。

第二十七条规定,“涉及民商事纠纷的行政调解,由纠纷所在地具有管理权限的行政机关受理;涉及行政争议的行政调解,由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受理,但是原承办人员不得担任调解人员。”体现了行政调解属地管辖原则,以及原承办人员回避原则

“当事人提出的行政调解申请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调解。”

“当事人分别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调解申请的,由与其管理职责最密切的行政机关受理。管辖权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明确了最密切关系原则”及上级指定管辖原则”。

第二十八条是关于行政调解的规定,在职权范围内,行政机关可以通过约谈等各种不同的方式,以非强制性的方法进行行政指导,指导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行政机关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必须听取当事人陈述,向当事人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或者依职权主动调查。在厘清事实及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通过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就有关问题出具专业鉴定或者法律意见,作为当事人调解的依据。

第三十三条规定,“对与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有关的民商事纠纷,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作出裁决,并告知当事人救济途径。”

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对当事人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并告知当事人救济途径。”

第二十九条是关于公安机关进行引导的规定。“对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刑事案件和可以调解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引导当事人和解或者调解;对不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人民法院申请处理;对可能引发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疑难纠纷,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三十条是关于人民法院进行引导的规定。“在登记立案前,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诉讼风险告知,引导当事人选择和解、调解等适宜的非诉讼解决方式,或者委派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对已经立案的民商事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也可以委托行政机关、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和法院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人民法院应当坚持调判结合,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应当及时审理,依法作出裁判。”

第三十一条是关于人民检察院进行引导的规定。“在办理公诉案件、申诉案件、公益诉讼案件和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纠纷;经当事人同意,可以邀请相关组织和个人参与和解或者调解。”

第三十二条是关于民商事仲裁委员会进行引导的规定。“对纠纷作出裁决前,民商事仲裁委员会可以引导当事人和解或者调解。涉外仲裁机构依法受理涉外民商事纠纷仲裁申请,在作出裁决前可以进行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对受理的争议或者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当事人不能达成和解或者调解不成的,仲裁委员会依法及时作出裁决。”

第三十五条是关于鼓励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组织参与和解或者调解的规定。“鼓励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组织提供调解服务。律师和有关专家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辅助或者代理其参与和解或者调解。律师、专家、公证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者中立第三方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共同委托,对纠纷事实、规范适用、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意见,作为当事人和解或者调解的参考依据。”

第三十六条是关于公证机构进行引导程序的规定。“公证机构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适合调解的,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根据申请办理公证;调解不成的,应当引导当事人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公证机构可以在纠纷化解过程中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文书公证、调查取证和第三方调解等服务。”

第三十七条是关于保险行业的规定。“保险行业应当运用和发挥责任保险的社会服务和经济补偿功能,为化解纠纷提供新的途径。”

第三十八条则重点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医疗机构内部调解组织、公安、司法行政、医疗卫生、人民法院和保险监管等单位、单位的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下,所应扮演的角色及工作重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创新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作用,形成纠纷化解合力,提高对重点领域多发纠纷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医疗纠纷发生后,医疗机构内部调解组织应当主动调解,医患双方也可以申请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的第三方进行调解。发生重大医疗纠纷时,第三方调解组织可以派员开展现场疏导、调解;公安机关接到医疗纠纷警情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发生后,公安、司法行政、医疗卫生、人民法院和保险监管等单位应当联动配合,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保险理赔等多种途径,及时高效解决赔偿纠纷。”

“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和职工可以通过本单位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申请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应当听取工会、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意见,及时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进入仲裁程序。”

四、效力确认

该条例的第四章是效力确认的部分,从第三十九条规定到第四十五条。第三十九条及第四十条规定调解组织的职责,“各类纠纷化解组织收到当事人纠纷化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处理。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权处理的组织提出申请;对涉及多个组织职责范围的,由与纠纷最密切的组织会同其他有关组织共同办理。对于疑难复杂、专业性强的纠纷,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化解。”“当事人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过程中就全部或者部分争议事项达成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制作调解协议。当事人一致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记录在案,并由当事人签字。经当事人一致同意,调解组织可以对无争议事项作书面记载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可以对达成共识的主要争议事项提出调解方案,书面送达当事人,同时告知提出异议的方式、期限和法律后果。当事人在规定时限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提出异议的,视为调解不成立。”

第四十一条是关于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对接机制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依法可以和解或者调解的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应当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建立刑事和解、调解对接工作机制,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

第四十二条及第四十三规定和解或者调解协议的效力及申请执行。“依法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事人就协议内容、效力、履行产生争议的,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给付为内容的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共同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债权文书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四十四条是关于仲裁协议申请确认及执行的规定。经济纠纷当事人可以根据调解达成的仲裁协议或者仲裁条款,向选定的民商事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当事人就劳动人事争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共同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审查,仲裁委员会对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出具仲裁调解书。对仲裁委员会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一方当事人逾期未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四十五条是关于申请执行的规定。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当事人应当履行;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以金钱、有价证券等给付为内容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五、组织保障

该条例的第五章是组织保障的部分,从第四十六条规定到第五十五条。第四十六条是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于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组织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健全城乡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推进调解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调解员培训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队伍,在物业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家事纠纷和邻里纠纷调解等领域发挥作用。并鼓励高等院校或者职业教育学校开设多元化解纠纷课程,开展理论研究、实务培训和人才培养。

第四十七条规定,“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民调解员、法律专家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依托相应调解组织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

第四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明确受理行政调解的内设机构,或者设立专门调解机构负责本部门的行政调解工作。”

第四十九条是关于人民法院对于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组织规定。“人民法院建立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和涉诉信访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支持相关调解组织在综合服务平台和人民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鼓励基层人民法院在纠纷易发多发的行业、区域设立巡回办案点或者社区法官工作联系点。基层人民检察院协同司法行政部门在检察机关设立人民调解组织联络点或者派驻专兼职调解员。”

第五十条是关于仲裁机构对于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组织规定。“支持民商事仲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等仲裁机构发展,完善仲裁规则和运作机制。仲裁机构应当建立仲裁调解员队伍,规范仲裁调解程序。”

第五十一条规定,“司法行政部门、信访部门、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人民法院等单位派员常驻县(市、区)多元化解中心,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信访工作衔接联动的工作平台。已经在乡镇(街道)、村(居)建立的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应当及时就地化解纠纷。”

第五十二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在土地征迁、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其他纠纷较为集中领域,整合行政、司法、调解、保险、鉴定、评估、公证等资源力量,建立一站式纠纷化解服务平台。

第五十三条是本条例的重要规定,关于适应互联网+发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络纠纷化解平台,邀请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公证机构等纠纷化解组织进驻。开展在线协商、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和诉讼案件在线立案、在线审判、在线司法确认、电子督促程序、电子送达等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提供多元化解纠纷服务。

第五十四条是关于建置中立评估员队伍的规定,“探索建立中立评估员队伍,在医疗纠纷、不动产纠纷、商事纠纷、侵权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等领域为纠纷当事人提供专业咨询或者辅导,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协议。

第五十五条是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当事人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提供援助;符合司法救助或者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司法机关或者其他社会救助机构应当提供救助。

六、管理监督

该条例的第六章是管理监督的部分,从第五十六条到第六十二条规定了调解员的管理监督机制。第五十六条是关于责任考核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和执行纠纷化解工作的责任制度和奖惩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多元化解纠纷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应当将多元化解纠纷工作纳入综治领导责任制考核和平安建设考评。

第五十七条提出调解员协会的建制构想。“司法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监督管理,规范调解员业务培训、回避和惩戒等管理制度,建立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名册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和支持建立地方性、行业性调解员协会,实行自律管理。

第五十八条是关于调解费用的规定。“行政机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人民调解组织和群团组织解决纠纷,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或者报酬,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商事调解、律师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所调解或者依法成立的咨询、评估、鉴定、在线调解、民商事仲裁等机构参与调解的,经物价部门核准后可以收取费用。

第五十九条规定,“各类纠纷化解组织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和其他有关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六十条规定,“调解组织或者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应当终止调解,并如实记载调解终止理由。

第六十一条是关于调解员回避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员应当主动回避,但是经当事人一致同意继续调解的除外:(一)与调解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二)与调解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情形。调解员有前述规定情形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其回避,调解组织应当及时更换调解员。

第六十二条是关于究责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开展多元化解纠纷工作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有关主管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七、附则

第七章附则中的第六十三条规定,“本条例自201811日起施行。”

八、结语

 福建省人大向上承接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15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20166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勇于探索及实践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完成了地方立法。福建省连同厦门市、山东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武汉市,先后制定地方的多元化解纠纷条例,已为我国推动相关立法树立典范。不过,健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并没有捷径,仍需通过不断社会实践后,才能获致宝贵的经验与心得,接着持续完善各地方的多元化解纠纷条例。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散见于人民调解法、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范。期盼有朝一日,从国家顶层规划的层次,加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国家立法进程,由全国人大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法,引领我国正式将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全国化、完备化、一体化。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