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研究 >> 专业委员会 >> 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 >> 专业论文

碳普惠时代的来临?上海市发布六项碳普惠减排项目方法学

    日期:2025-01-15     作者:蒋则谢(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冉欣星(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

导言:

根据《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沪环气候〔2022211号)有关要求,202392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2024311日,为响应《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六个碳普惠方法学,包含了公共出行、共享单车和纯电车等应用场景。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整体建设落地,地方碳普惠政策的推进无疑是对地方碳市场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也是对地方碳市场探索纳入个人减排场景,拓宽完善消纳渠道的一大举措。结合最新发布的上海六大方法学和《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我们就有关上海碳普惠市场的一些机制简单分析如下: 

一、碳普惠的定义

根据《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碳普惠是一套激励机制,这一机制将基于公布的方法学对各类主体的绿色生活生产方式进行商业激励和政策支持。碳普惠是以“人人低碳,乐享普惠”为理念,针对个人低碳行为和中小型减排项目来实现价值的机制。 

二、管理平台及碳普惠账户

根据《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主管部门将在“随申办”平台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上海市碳普惠管理运营平台(“碳普惠管理平台”)。碳普惠管理平台可以开设账户,并在账户内完成减排量、碳积分的签发划转,并对方法学、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进行管理。

碳普惠的账户可以由各类主体开设,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司和个人等,方便各类主体参与碳普惠活动。 

三、方法学

目前《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对方法学的分类有两种,第一种分类分为减排项目方法学(目前仅发布了分布式光伏一种项目方法学)和减排场景方法学,第二种分类分为I类和II类方法学。减排量的产生将以方法学为计算的依据(可以本文第六部分为例),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方法学产生的减排量有不同的消纳渠道。方法学可以由各类主体开发,提交给市减污降碳中心(市生态环境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由市减污降碳中心审核后进行公布,并负责之后的修订。 

四、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管理

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由开发主体进行开发,减排项目由市减污降碳中心进行审核,减排场景还需要会同上海环交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相关的项目和场景实施应当接入碳普惠管理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定期的报告。市减污降碳中心和上海环交所会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并决定发现问题的项目和场景的处罚或能否继续实施。

《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重申了避免重复计算的基本原则,规定纳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市场配额管理范围内的项目不得参与,申请主体应当不重复申请国内外的碳减排机制或参与绿色电力相关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上海发布的六项碳普惠方法学来看,除分布式光伏为项目类,其余五大方法学均为场景类方法学,且如共享单车、居民用电和公共交通等场景本身便高度依赖服务提供方(即减排场景申请主体)来提供相关信息,因此相关场景类碳普惠服务的具体落地将天然的带有普惠性。 

五、减排量及碳积分

III类方法学产生的减排量均可以用于自愿减排市场的交易、公益捐赠和生态赔偿等场景,但是仅I类方法学产生的减排量可以用于参与上海碳市场配额交易和抵销,具体的抵销规则将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另行制定。

同时,为鼓励个人参与碳普惠,《上海碳普惠管理办法》也构建了碳积分的相关机制,将个人主体在参与碳普惠过程中的贡献量化,作为兑换商品和服务的凭证。未来将搭建碳积分商城,丰富碳积分的消纳方式,市减污降碳中心也将构建碳积分和减排量的转化渠道。 

六、现行碳普惠方法学

根据已经公布的六份方法学的内容,我们通过举例方式计算了一些常见碳减排在一年内能够产生的碳减排量,并以上海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HEA)在20231-9月的均价人民币60.82/计算,以供参考。需要注意的是,II类方法学产生的减排量由于不可用于上海碳市场配额交易和抵销,因此大概率会转化为碳积分以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兑换,价格仅能作为参考。 

方法学

类别

假设条件

预估碳减排量

参考价值

光伏发电

I

安装的光伏发电面积为1MW,年发电量为约1,016,000

426.72

25,953

地面公交

I

以每周乘公交出行10次计算,以方法学内列示的单程平均乘距6.4km计算

219.64千克

13

轨道交通

I

以每周乘地铁出行10次计算,以平均乘距16.38km计算

826.20千克

50

共享单车

I

以每周租赁自行车骑行10次,平均里程2km计算

98千克

5.9

居民低碳用电

II

以每户每年夏季开三个月空调、冬季开三个月空调,统一按25度,每天少开1小时,全部按高峰期算,按1.25匹的功率计算

94.5千克

5.72

电动汽车

II

以每周乘坐纯电动汽车12次,每次行驶距离10km,电动汽车整车整备质量中位数15401660kg为准计算

381.2千克

23.19

七、碳普惠展望

碳普惠制度作为个人减排场景的一个试点,其推行对于建立具有层次性的全国/地方碳市场具有极大的市场意义。相较于其他各地发布的碳普惠方法学来看,上海本次发布的六项碳普惠方法学有着明显更广和更大的社会覆盖面,对多层次自愿减排市场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碳普惠体系和上下游碳普惠价值链的推动建设有着极大的示范意义,也进一步期待各减排项目/减排场景的具体落地。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