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下午,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在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妇幼老权益保护之‘四令’”研讨会专题活动。共计有1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围绕“四令”,即“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格权侵害禁令”“家庭教育指导令”“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与执行难点展开讨论。“四令”旨在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家庭纠纷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维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由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波律师致辞。周波主任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智慧碰撞,为妇幼老权益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随后是主题发言环节,多位法律界资深人士分享了他们在“四令”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民庭杨婷法官以“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司法实践的观察与思考”为题,深度剖析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司法实践视角。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长纪学鹏法官则针对“抢夺隐匿子女场景中人格权侵害禁令若干问题初探”展开讨论,深度分享了抢夺隐匿子女行为的司法规制路径。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长曹艳梅法官从司法与社会的双重维度,对“家庭教育指导令的司法边界与社会效能”进行了深度探讨,诠释了家庭教育指导令的立法真谛。
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高兴律师则从执业律师的角度,探讨了“律师眼中的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与困境,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在主题发言结束后,研讨会进入了精彩的圆桌讨论环节。
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燕晓凤律师主持了第一个圆桌讨论,主题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适用中证据审查标准及执行难点”。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雯律师,委员贾欣彦律师,委员卢启华律师,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巧月律师作为嘉宾,围绕该主题展开了讨论,分享了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例与应对策略。
第二个圆桌讨论由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沈奇艳律师主持,主题为“抢夺藏匿子女等场景中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法律适用”。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桂芳芳律师,委员陈雁律师,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凯哲律师,委员毛闻博律师作为嘉宾参与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该问题的法律适用难点与解决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与见解。
第三个圆桌讨论由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干事苏晓丹律师主持,主题为“家庭教育指导令与探望权保障的协同实践”。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吴翎翎检察官,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王婷婷律师,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干事端木英子律师,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焕娥律师作为嘉宾参与讨论。他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实现家庭教育指导令与探望权保障相结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
第四个圆桌讨论由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高明月律师主持,主题为“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之申报程序、虚假申报责任及律师代理策略”。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吴祺桢律师,委员孙曾利律师,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方洁律师,委员赵宁宁律师作为嘉宾参与讨论。他们围绕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的申报程序、虚假申报责任认定以及律师在代理相关案件中的策略选择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建议。
在研讨会的提问环节,与会人员积极踊跃参与,针对“四令”主题提出了诸多具有深度和实践价值的问题。现场气氛火热,法律专业人士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为妇幼老权益保护的法律实践出谋划策。
活动的最后,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钱晓峰律师,上海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胡晓萍律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们指出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次研讨会是一份特殊的六一节礼物,也是上海律协未保委和婚家委的良好合作典范,他们对与会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强调了本次研讨会对于推动妇幼老权益保护法律实践的重要意义,提出法律不仅在于尺度,更在于温度。他们指出,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深入探讨,法律专业人士们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为维护妇幼老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专业力量。研讨会只是开始,未来更为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