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研究 >> 专业委员会 >> 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 >> 专业论文

“绿证”的前世今生(一)——基本含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日期:2025-01-13     作者:权威(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01 什么是“绿证”?

“绿证”,顾名思义,就是“绿色电力证书”的简称,他相当于人类的“身份证”,用来证明两件事情:第一是证明发电企业基于“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即排除了水电;第二是证明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的消费量。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能源局在《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对于“绿证”官方定义:绿色电力证书是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按照国家能源局相关管理规定,依据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通过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向符合资格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颁发的具有唯一代码标识的电子凭证。

这个定义略微有点抽象,我们来画一下重点:

(1)       绿证的核发机关是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

(2)       绿证的核发对象是符合资格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3)       绿证是具有唯一代码标识的电子凭证。

除了作为发电企业“原始取得”绿证外,通过平台注册和资格审核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都可以作为认购参与人购买挂牌出售的“绿证”。现在让我们直观的来感受一下“绿证”,所谓的“绿证”具体长这样:

 

02 “绿证”的发展历程

不同于“国际绿证”已经有成熟的核发机制、互认机制和交易机制,“国内绿证”的发展刚刚起步,我们梳理了“国内绿证”的大致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从上图可以看出,“绿证”在国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绿证交易启动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的发布,绿证交易正式启动,同时配套上线了绿证交易平台。

第二阶段为配额制落地阶段:配额制并不是一个新词,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多年前就已开始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了,配额制产生的背景和咱们现在常说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密相关。实施配额制的目的就是强制能源供给方(或义务主体)在所供应的能源结构中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这个强制的比例就称为配额。为此,20183月、9月和11月,国家能源局3次下发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向各省征求意见。然而,考虑到最终利益的平衡,在20195月最终落地的《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807号,以下简称“807号文”)中将“配额制”修改为“消纳保障机制”,并且设定了消纳责任权重、责任主体、考核机制和核算方式。关于消纳保障机制的具体内容,我们在这篇不做展开,简单理解它与绿证交易的连接点,主要在于807号文规定了如果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无法完成消纳量的,可以通过自愿认购“绿证”的方式完成指标,绿证对应的可再生能源电量等量记为消纳量。简单总结来看,“消纳保障机制”的出台为在自愿交易背景下的“绿证”认购增加了更多适用场景,有利于促进“绿证”交易的进一步活跃。

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绿证交易阶段:202010月,国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财建[2020]4号),要求“全面推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并进一步提出“研究将燃煤发电企业优先发电权、优先保障企业煤炭进口等与绿证挂钩,持续扩大绿证市场交易规模,并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推广绿证交易。企业通过绿证交易获得收入相应替代财政补贴”。 

03“绿证”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http://www.greenenergy.org.cn/)的官方数据,截至2023330日,国内累计核发绿证7230万个,交易1740万个,占比24%。从核发量上看,补贴绿证3458万个,其中风电2915万个,光伏543万个;无补贴绿证2563万个,其中风电1063万个,光伏1500万个;绿电绿证1213万个,其中风电403万个,光伏810万个。

(数据来源: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

从整体交易数据来看,在没有强制购买要求的背景下,目前市场对于绿证的需求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整体市场的活跃度和需求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目前市场交易的商业逻辑来看,参与主体认购“绿证”的动因大致如下: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愿购买;

-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为完成相应指标;

-个人自愿参与购买。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