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与达能之间的并购风波开始去年四月,期间经历了种种风波与转折,双方早就从1996年达娃合资的蜜月期发展为现在的彻底翻脸。而从去年年末开始,双方逐步进入诉讼阶段,身为国际知名品牌达能与本土名牌哇哈哈之间的争执早就已经从单纯的商业纠纷,发展成一场民族工业的保卫战。
此前,达能方面一直宣称其证据充足、势力雄厚,大有稳操胜券的架势。对于娃哈哈方面提出的各种质疑,达能也总是摆出一副“你们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的做派,频频向媒体表示“这是国际惯例”、“那是合情合理”,并没有把这些中国的“乡镇企业家”们看在眼里。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还曾一副谆谆善诱的教导着中国媒体,称,不要总是惧怕收购,收购不是要消灭,而是要指导中国企业如何真正的学会融入国际市场。如此言论,如此做派,令人不由得联系起当年日本的军队踏入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时发表的美妙言论——
“我们不是来侵略的,我们是来帮助中国人民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的。”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无奈之下曾经申诉于当时的国联。然而在国联的老爷们如观光般来到中国,却在日方的蒙蔽与利益关系的驱使下,做出了有利日军侵华的结论。
国家不强大,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国际上就毫无话语权可言,这就是研究中国现当代史时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官司之初,达能屡屡祭出在美国、欧洲、国内对娃哈哈及宗庆后本人各个方面提出诉讼的法宝。一时间,风声鹤唳,个别不良媒体和记者也开始放出风来,唱衰娃哈哈,认为在这位强悍的法国骑士面前,本土的土鸡只能够乖乖就范,重蹈此前乐百氏的覆辙,在哀怨含恨的咬牙之后,默默的吞下破碎的牙齿,等待着被做成“鸡块”、“炸翅”的命运。甚至有媒体提前为娃哈哈写出挽联,称本土品牌在“洋大人”的冲击之下,只能够默默的受到凌辱,这一切只怪本土品牌的不健全、不强大、不能与国际化接轨。
然而,近一年的达娃纠纷进展却出乎他们的意料,原本被认为只能默默吃亏的“土鸡”居然焕发了空前的战斗力,面对磨刀霍霍的“屠宰者”不仅没有坐以待毙,反而奋起反击。主动与其进行正面对抗。在国内的系列诉讼中,娃哈哈目前已经取得了迄今为止四场官司的完全胜利。而对于达能提出的国际诉讼威胁,娃哈哈也并非不担心。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娃哈哈以往涉及的诉讼很少,娃哈哈曾担心与惯于诉讼的达能在国外对簿公堂会遭到不公正待遇。而在这一次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庭的经历,则彻底打消了娃哈哈方面的顾虑:
在庭上,仲裁庭方面充分听取了双方律师的陈述,详细的研究了双方提够的证据,并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裁判。可见,作为国际著名的商事仲裁机构之一,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采取了以法律为唯一依据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做出了判决,而非如当初达能所所暗示的,会维护国际级大企业的利益。由此,娃哈哈方面相关人士感叹:“我们尊重瑞典仲裁庭的仲裁员们!我们相信,只要有理有据,告到哪里都不怕。”
由此,第五次碰壁,而且是在达能势在必得的国际战场碰壁,已经昭示了达能的颓势。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在中国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急速上升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充当外国先进经验的学习者之时挺直自己的腰杆,不要被所谓的“国际惯例”吓唬欺骗。诚然,东西方的文化背景、法律条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观念差异,但是要相信我们自身拥有的实力,不要见到高鼻深目的洋人就自动自觉的奴性发作长跪不起。只有站得笔直,勇敢的与之进行面对面的交锋,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至于达能之流,五败之后颓势昭显,屡败屡战然而屡战屡败,不断的从一个挫败走向下一个挫败。这也为其他对中国市场抱着叵测目的“外商”们看到,他们将面对的,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小羔羊。而本土的企业经营者亦应感到振奋——有法律作为有力武器,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坚实后盾,面对无良外商的恶意收购,我们可以说“不”!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