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安徽全省公安机关组建“战训队” 遇事可随时“亮剑”

    日期:2008-08-29     作者:李光明     阅读:7,815次

“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组织一支队伍赶赴现场处置,而不会像以往那样需要通知各派出所、各警种抽调人员陆陆续续赶到现场,以致贻误处置的最佳时机。”这是安徽省公安机关推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警务、勤务模式改革后,安徽各地公安局长们最深的感受。

近日,随着安徽省公安厅组建的厅机关战训队成立,标志着安徽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部成立了战训队。今年以来,安徽省公安机关在基层一线民警实战训练中全面推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模式,截止目前,安徽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的战训队已举办436期,战训队员累计达11080人。

安徽公安机关推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 警务机制和勤务模式的改革,旨在打破静态警力配置,将参训警力盘活为一支边训练边备勤并承担特定实战任务的机动力量,使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一支训练有素、招之即来的机动作战队伍,有效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防控驾驭能力。

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徐立全说,组建战训队,实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通过对民警警务实战基础知识、体能、心理和警务技战术的训练,增强民警的警务实战及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而且为基层民警减负,避免了像以前那样过多地抽调基层民警而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进程,让社区民警有充分的时间沉入到社区,确保警力随时能“拉得出、打得赢”。目的是为了加强机关正规化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厅机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实战能力,以及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及机关民警的实战水平。

战训队作为机动力量遇事可随时“亮剑”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着公安机关完全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充分体现公安机关的准军事化性质,要求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切实提高机关民警职业化水平。” 从2006年底就任安徽省公安厅厅长时,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立全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全省公安机关有四万多民警,每天都在做什么?如何使公安机关区别于其他一般行政机关,公安民警区别于其他行政机关公务员;如何使公安机关做到雷厉风行,凸显民警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军事化作风等。

安徽省公安厅党委得出一个结论:把教育训练作为抓手,加强民警职业化训练,提高民警专业化水平。

如何适应安徽省公安厅党委的要求?在各级公安机关组建战训队,实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 新的警务、勤务模式开始在安徽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的工作中开始萌芽。安徽省公安厅也在去年选择池州市公安局进行机关战训队建设试点。

提到池州2005年“6.26”群体性事件,池州市公安局局长王迎春至今心理还隐隐作痛。这位在“6.26”事件后从安徽省公安厅“空降”到池州的公安局长决定痛定思痛,解决这起事件中暴露出的“警力不足”、“反应不快”和“能力不强”等问题,并谋求在警务、勤务机制上实行改革。

池州市便按照警察职业需求,狠抓机关民警实战化训练,在不断提高机关民警职业化水平的同时,强化备勤处突能力建设,向素质要警力、向训练要战斗力,使机关作风明显改变,机关民警战斗力明显增强。池州市公安局从盘活机关警力入手,分期进行教育培训,对参训人员实行战训合一。一方面,参加培训的民警平常实行全脱产、集中训练备勤;一方面,遇到突发事件时,接到指令的战训队迅速到达处置现场,在现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接受具体任务,按预案开展执勤、处突等工作,完成任务后返回训练基地。仅去年该局组建机关战训队试点工作后,战训队先后出动警力62批次、2410人次,参与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51起,全部实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平息事态,无一起激化。

在池州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安徽省在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了这一警务新模式。安徽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成聪说,建立与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公安队伍职业化要求相适应的教育训练长效机制,是目前基层公安机关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战训合一、轮训轮值的训练模式,轮训民警值班备勤,训练和实战“互动”,使“训”和“战”两个基本要素要形成和谐统一的良性互动,就要避免“训而不战”的形式主义和“战而不训”的实用主义误区,实现警力效能和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李成聪说,近几年来,安徽省公安机关在民警职业化训练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推出了“一二三”训练模式,即:一条练兵之路——务实长效;两条练兵方针——全警练兵立足岗位,人人做到“三懂五会”;三条练兵措施——“两考一赛”推动岗位养成训练、“教考分离”确保集中培训质量、“软功硬做”实现责任追究到位、考核结果运用到位、培训经费补助落实到位、远程训练系统建设并应用到位四个到位,形成了安徽特色的教育训练之路。“这让战训合一、轮值轮训警务改革水到渠成。”

机关民警走出了训练的盲区

池州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方龙章曾经参加过该市“6.26”事件的处置,他当初的体会是“到了现场后,面对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群不知道怎么上、怎么办,不知道‘兵’是谁、‘将’是谁”,现在通过培训、演练、实战,对各种处突警情下“如何说劝、如何带离、如何配合”,有了明晰的认识。正是单警技能的增强、单警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团队协作和整体战斗力的提升,也才有机关战训队在处突工作“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良好局面。

方龙章的感受,为解决机关民警参与战训合一的必要性给予了注解。

“战训合一打破了以往静态警力配置的定式。”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人事处处长邢栋说,在过去的教育训练中,对基层民警要求多,机关民警参与少,机关民警实战和面对突发性事件能力弱,下基层指导工作不力,得不到基层民警的认同。“为解决‘只训基层不训机关’的问题,安徽省公安厅党委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提出‘机关建立战训队,为基层做表率’。组建战训队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只训基层不训机关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机关民警的实战能力,推动了机关建设。”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安徽省公安厅机关在今年7月份组建了安徽省公安厅机关战训队,队员从厅机关40岁以下符合条件的民警中选调,每半年轮换一次。战训队配备必要的单警装备和车辆,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其中集中训练每期不少于一周时间。战训队在安徽省公安厅战训指挥组领导下,接受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令,按照应急任务的性质,由具体承担任务的单位派出的领导负责战训队组织执勤。

为了更好地推动各地进行战训合一警务模式改革,加强指导,安徽公安厅还研究制定了战训队建设方案和训练、执勤等规章制度。从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组织指挥、队员选调与战训管理、装备配置、使用调度等六个方面规范战训队的建设。并制定战训队的管理与训练执勤制度。

“公安的队伍建设是提高城市安全保障的根本,战训合一、轮训轮值已经成为提高队伍建设的支点。” 合肥市公安局局长程瀚说,合肥设立了8个常年训练基地,将参训警力盘活为一支边训练边备勤并承担特定实战任务的机动力量,使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一支训练有素、招之即来的机动作战队伍,有效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防控驾驭能力。“目前,对基层公安机关来讲,警力相对不足,民警素质参差不齐是现实,但艰巨繁重的维护稳定任务,特别是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成为检验公安队伍职业化能力的重要考场也是客观事实。要完成多样化的警务,迫切需要一支训练有素、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机动作战能力强的队伍。造就一支随时拉得出、打得赢的队伍,以突出实战技能和战术训练为重点的战训合一训练模式,正是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和维护稳定等任务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战训合一警务模式在安徽萌芽于池州市,那么合肥市在推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的进程中步伐快而且大。合肥市规定52周岁以下在编民警必须参加每年不少于15天的实战训练,成绩均录入《民警教育训练电子档案》。为此,合肥警方于去年6月份开始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中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组织全体公安干警参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科技等3个科目的学习与考试,人人必须参考,人人必须过关,实行强制入轨。对于补考不过关的民警,给予离岗培训、再试岗定岗,由此提升和巩固了干警专业理论知识。从去年9月下旬开始,合肥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中实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建立备勤长效机制,不断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民警全部参加轮训轮值。近期,合肥市公安局又让机关“战训队”组成2个步巡组一起,彻夜在街面开展巡逻。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合肥市两级机关战训队组建以来,共出动警力310批次、6200人次,帮助各地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179起。

“战训队在今年4月19、20日合肥部分市民‘抵制家乐福’事件的实战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公安部的表扬。宣城、黄山、芜湖、淮南市公安局机关战训队在奥运火炬传递安保活动中作用发挥显著,受到省市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安徽省公安厅教育训练部门的负责人说,随着机关战训队警力的增加、战训备勤处突机制的完善,机关战训队作战范围不断扩大,只要基层需要,省、市两级机关战训队就能及时增援,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一支深受安徽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信赖的处突重要力量。

战训合一勾勒出民警职业化之路

“战训合一不是‘战’与‘训’简单的组合相加,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果联系。如果训练科目的设置和集训队员承担实战的任务不对称,就不可能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难以使教育训练的效果及时直接地反映到实战中来。”参加安徽省公安厅机关战训队的交警总队民警赵纪兵说,战训合一训练模式不仅是普及性的初级训练,应是对日常岗位练兵成效的提升,促进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体能等基本素质锻炼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据介绍,安徽公安机关在基层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中推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训练模式,占总警力85%的基层民警训练问题解决好了,全体公安民警职业化训练程度就会向前推进一大步,专业化水平就会向前深入一大步。

“战训合一勾勒出了民警职业化之路。”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祁述志说,通过战训合一,对参训学员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掌握情况,纪律作风表现,警务技能战术及执行警务活动等战训科目分别进行考试考核,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战训考核结果与民警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晋职晋衔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有助于推动公安民警职业化建设。开展战训合一的职业化训练,真正受益的是广大民警。通过训练,广大民警在当今社会治安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大大增强,民警处置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就能竭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社会各种诱惑面前,就能站稳立场,抵制歪风邪气,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在警察成为高危职业的今天,民警就能有效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要使职业化训练让民警看到好处,不是一时之功,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走长效发展之路,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祁述志说,在基层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中推行“战训合一、轮训轮值”训练模式,能不断推进职业化训练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安民警专业化水平。“而且建立可持续发展举措,给公安民警职业化训练注入生机和活力,真正打造一个深受民警欢迎的‘爱警工程’。”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