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涂铭、李京华)自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立足审判工作、凝聚队伍力量、践行党员先进性,探索出了“三引领四融合”的党建工作模式,实现了党建、队建和业务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审判工作做好政治保障。
北京市朝阳区是首都商务中心区。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朝阳法院收案数量剧增,2010年收案更是突破5.8万件,法官队伍的身体和精神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此同时,朝阳法院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明显,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化、价值多元化引发的青年干警理想信念不牢、党性修养不足、群众观念淡薄等问题集中显露,法官队伍的教育、引导、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这些考验,摆在朝阳法院党组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通过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朝阳法院党组经过研究,构建出“三引领”的党建组织结构,即充分发挥党组的带头效应、机关党委的凝聚功能和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三级组织的合力为全院党建工作把好“方向盘”。
“从最朴素的观点看,党建工作就是带领大家满怀信心、干劲十足地跟党走,围绕大局、富有激情地开展工作。”朝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瑞翔对记者说,“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发挥好党组、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作用,固本强基,把大家的心气调动起来,让干警们抱成一团,共同发展。”
多年来,朝阳法院党组成员除每年承担一个调研课题外,还亲自审理重大疑难案件,在重大执行活动和突发事件中深入一线靠前指挥。2010年,院党组成员走访生病干警及家属36名,先后21次与428名党员群众谈话交心,做到了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无隔阂、心连心”。院机关党委建立起委员联系点制度,全面覆盖33个党支部,通过参加民主生活会、走访谈话、组织“我为法院献一策”等教育活动,实现了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党支部的有效执行之间的无缝对接。各党支部推出“临时负责制”、评选“明星法官”,设置“党员示范庭”、“党员模范岗”等活动,让党建工作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针对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的新趋势,为使干警在磨砺中尽快成长成熟,朝阳法院建立了情感融合、事业融合、文化融合、生活融合“四个融合”机制,全方位架起了党建工作的“立交桥”。通过党组定期访、职能部门对口访、支部领导经常访的工作制度,解决干警的实际困难;通过强化青年法官培养、提高干警待遇、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在事业上增加内驱力;通过开展“朝法魂”大讨论、举办法官讲坛等活动在文化上增强凝聚力;通过细微之处关心干警身心健康、设立爱心基金帮危扶困、开设内部网络互动论坛,在生活上深化向心力。
“法院党建工作不能离开执法办案这个第一要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的满意是党建工作最终的标杆。”李瑞翔说。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朝阳法院建立起以“审判质量好、化解矛盾好、审判作风好、群众评价好和结案数量多”为内容的“四好一多”标准,深入开展了“爱民实践月”、“百名法官下基层”、“群众观点大讨论”等实践活动,面对面地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心贴心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为了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利益,朝阳法院建立快审快结绿色通道,为广大农民工奔走呼吁、追回欠薪,山东112名农民工所赠送的“民心”牌匾至今仍然高高悬挂在朝阳法院的会议室里。
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朝阳法院在审理多起四惠公交枢纽站人身损害赔偿案后,多次实地调研、查找风险漏洞,发出具有专业水准的司法建议,公交总公司因此斥巨资加装护栏消除安全隐患,每天近万群众出行平安得到有力保障。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0年,朝阳法院1名党员走上“全国劳动模范”领奖台,3名党员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13人次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三等功”等区级以上荣誉;全院审判人员共收到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感谢信267件。在这里,共产党员已经成为了干警心中的标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