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内试行不同于区外的投资贸易管理制度,如何提高区内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如何探索更多新型法律服务?以“纵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主题的第五届陆家嘴法治论坛昨天举行。论坛上,多位法律界人士和相关领域专家畅谈自贸区为法律服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只有健全的法治才能保证市场主体的财产权不受侵犯,保证各种资源公平流转。这正是自贸区应该具备的内涵。”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认为,从法制到法治,有三步要走。自贸区第一项法治任务是要立法;第二要与国际规则接轨;第三期待管理体制改革。“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特别强调全面的法治意识的提高。”
“一些企业在创新征途中,对自身违法行为或许并无认识,需要更多律师帮助企业一起 ‘走出去’、‘走新路’。”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会长沈四宝说,“很多来到自贸区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抓前沿、热点很有想法,但需要法律界人士‘助航’。”
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还建议,在自贸区内探索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监管法律体系、电子围网监管技术体系等。
论坛上,市律协透露将设立“上海市律师协会中国自贸区法律服务研究中心”,为自贸区建设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言献策。论坛上,由市律师协会浦东新区律师工作委员会汇编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法律法规策汇编》同时亮相。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