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上海有个律师人才高地

    日期:2009-12-07     作者: 钱勤发    阅读:4,942次
 地处卢湾区复兴中路301号一幢老宅(旧时法租界贝勒路572号),尘封着一段中国 律师行业鲜为人知的历史——97年前(1912年)的12月8日,上海 律师公会在这里成立。无声的标牌、醒目的大字,将中国 律师行业的发轫铭刻在这座城市的这幢楼里。也就在这幢楼里,聚集了一批中国早期最优秀的 律师
    在中国 律师行业诞生近百年之际,又逢 律师制度恢复30周年,我们聚焦这个 律师人才高地,从历史到现在,看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可见上海 律师在法制建设进程中担当的社会责任,以及崇高的职业道义。
    
1  历史永远铭记他们
    卢湾区司法局副局长张巍说起卢湾 律师,犹如亮出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很是自豪。她说:中国 律师发轫地对卢湾 律师业是一块厚重的基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上海市警察局嵩山分会的户簿股特种户口调查史料,记载着当时登记的 律师有89人,占全上海 律师的大半壁江山。史良、沈钧儒、沙千里、杨荫杭、邹韬奋、张志让、江一平等著名 律师在这里执业和生活。卢湾早早成了 律师人才聚集地。
    当我们寻找这些大 律师在上海或是卢湾留下的印痕,不得不以崇敬的目光赞叹那些为民族解放、为争取和平的经典案例。先说艾芜——1933年,左联作家艾芜在上海曹家渡一家丝绸厂与工人朋友商讨有关事宜时被国民党特务抓获,同时被捕的还有6位工人,起诉的罪名是“危害民国罪”。史良 律师担任了他们的辩护人,为他们讨回公道,帮助他们成功出狱。这个案例是从艾芜的文字中查实的。艾芜回忆道:“因为有史良 律师的出色辩护,我和6个工人都得到了自由。”
    还有一起轰动全国的案例。1936年,居住在上海的爱国人士“七君子”沈钧儒、邹韬奋、李公仆、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因所谓的“非法组织上海各界救国会”等罪名遭到逮捕。 律师张志让、陈霆锐、俞钟骆等担任“七君子”的辩护人。他们深明大义,以抗日爱国有功驳斥国民政府的“爱国有罪”,同时揭露政府当局捏造事实、陷害爱国人士的险恶用心,成功的辩护为社会各界营救“七君子”营造了声势。1937年7月,国民政府不得不释放爱国“七君子”。
    吴凯声 律师的大名让陈赓将军念念不忘。事情发生在1933年3月,由于时任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的王其良被国民党逮捕后叛变,致使陈赓在上海被捕。消息传出,中共地下党立即开展营救,并委托宋庆龄聘请 律师。宋庆龄选择了曾为陈延年辩护的吴凯声 律师。吴凯声在法庭上将公诉人驳得体无完肤,不得不休庭。通过富有成效的合法斗争,陈赓将军终于脱险,同年回到中央根据地。1955年,陈赓将军回忆这段历史时说:“30年代初期,上海有位大名鼎鼎的 律师,叫吴凯声。他身为国民党员,却能在国民党的法庭上维护正义,为共产党员辩护。”
    是的,上海 律师公会聚集了一批优秀 律师,他们在推进中国社会进步、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张巍副局长说得好: 律师公会,或者说卢湾 律师,是上海 律师的缩影,他们勤勉专业、诚信自律,视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的海派 律师精神,正是值得我们传承的精髓之所在。
    
2  中生代 律师的栋梁
    正是有了 律师公会的这块基石,卢湾继承传统,承上启下,精心打造了上海 律师的这块高地。
    从新中国第一代 律师王文正、倪彬彬等,到中生代,也就是在 律师制度恢复30年期间、顺应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年大 律师,诸如朱洪超、江宪、鲍培伦、翟建、朱树英、钱丽萍等,不是一个两个,而是齐整整的一排,他们已成为中生代 律师的栋梁。他们有的住在卢湾、执业也在卢湾;有的注册在卢湾;有的是卢湾区政府聘请的法律顾问和名 律师工作室教师。如朱树英大 律师十多年来一直被聘为区政府法律顾问,而翟建大 律师则是名 律师工作室的教员。卢湾区政府没有高官厚禄奉呈他们,而是将他们视作人才,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树立一个品牌,建设一个高地,服务大局,贡献社会,推进法治建设。这些大 律师阅历丰富,办案老到,思路敏捷,法理深厚,辩词犀利,是年轻一代 律师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大 律师
    不妨说一说江宪 律师代理的一起饶有趣味的海派纠纷。纠纷发生在卢湾,在新天地南里3号楼的鸿禧茶居。
    鸿禧茶居属上海上鼎餐饮有限公司,是香港人开的。小小的一张广告卡片上打出这样一段广告词:“主理四川、淮扬菜系列,精心烹制的中国名茶,弥漫着旧殖民地时期的气息,时光交错,中西叠合,光影幻化。”像这样的广告词出现在新天地,常人看来并不奇怪。
    然而,“殖民地”三个字闯祸了。新天地管辖区的卢湾工商分局见了这三个字,觉得分外刺眼。他们认为这段广告词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五项的规定,构成发布含有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内容的广告行为,作出更正和罚款5540元的处罚。鸿禧茶居不服,请来江宪打这场官司。
    官司不大,主题有趣。法院开庭那天,吸引了不少旁听者。大家都想听听,大 律师如何为“旧殖民地”作“辩护”。果然,江宪辩词严谨,滔滔不绝。我们不妨摘录几段来欣赏一下:
    “老上海、旧上海,是相对新上海而言,均指1949年以前的上海。众所周知,1949年以前的上海是殖民地时期的上海,也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这样的广告,宣传的无疑只是旧殖民地时期老上海风情的装修及氛围。”
    “而本案系争的餐厅正坐落于上海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群中,餐厅本身也正是打上了深深殖民地烙印的石库门老建筑。在这样的餐厅建筑以及装修风格之中享用美食,无疑‘弥漫着旧殖民地时期的气息,时光交错,中西叠合,光影幻化’是非常贴切,其传递的也无非是一种怀旧情趣。原告至今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违背了社会良好风尚。旧上海旧殖民地的建筑风格,讲究精致高雅的氛围和情调,无一丝伤风败俗之处。”
    “原告完全同意,中国的殖民历史是一段耻辱史。但,旧殖民地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样式确实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那本老上海经典建筑也说明了这一点。正是这些打着深深殖民地烙印的建筑,今天已经成为我市的历史遗迹,被予以重点保护,是上海文化一部分,散发着无限韵味。加之新天地的修旧如旧、宣传强化,又使这些打着深深殖民地烙印的老建筑成为我们上海的象征,正如新天地官方网页所公然宣称的这些老建筑已经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对旧殖民地千万不要延展其含义、扩大其联想、上纲上线、盖棺论定,原告广告所宣传的、所表达的、所传递的仅限于怀旧,是怀念上海上世纪30年代的精致高雅,仅此而已。”
    江宪的辩词异常犀利,异常尖锐,在法庭旁听的人大为惊讶。他们还从来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听人慷慨激词地为旧上海、“旧殖民地”作如此高调的辩解。于是,旁听席上传出一片议论声:这是哪里的 律师?上海滩大 律师;听说这个大 律师不要一分钱打这个官司……是的,江宪免费为鸿禧茶居打这场官司。他说,官司不大,但有意思,收费没多少,就免了吧。
    我对江宪说,官司胜败已经不重要,但那富含海派文化的高水平辩词却在一般纠纷中很难听闻,也很有道理,但有些道理你知我知,却确实不宜印成宣传品广而告之。江宪笑了。
    卢湾孕育了海派文化,也孕育了海派大 律师
    卢湾区政府将这些 律师人才视作宝,爱宝,惜宝。江宪要办个人西藏风情摄影展,卢湾区司法局大力支持,分文不收,将建国中路八号桥创意园区推荐给江宪,并协助布展,11月23日摄影展开幕,张巍副局长亲临剪彩。
    
3  年轻一代的崛起
    明天,是卢湾 律师团队大喜的日子。复兴中路301号中国 律师发轫地这幢楼,挂上崭新的招牌——“上海 律师公会史料陈列馆”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同时,区政府为纪念 律师制度恢复30周年召开全区优秀 律师团队和个人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别出心裁,不仅仅是宣读获奖名单,还请大 律师点评获奖者承办的案例。翟建、江宪、鲍培伦、朱洪超、朱树英、钱丽萍等大 律师悉数到场,逐一宣读颁奖词,相当经典。如朱树英点评的案例:沪青平高速公路项目重组案因“公路大王”刘根山涉嫌犯罪而引起,标的近40亿元,项目参与重组方众多,法律关系疑难复杂。浦瑞 律师事务所于泷 律师团队历时一年,妥善解决了偿付工程款、银行贷款等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避免了数亿国有资产的流失,消除了一系列负面社会影响,为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钱丽萍点评的反倾销、反垄断、反补贴一案也相当精彩:辉瑞和惠氏是国际上最大的药品、保健品的生产厂家之一,其合并项目总价值约680亿美元,是近年来世界上最大的合并项目。为顺利推进这个项目,元达 律师事务所陈立彤团队利用与美国MWE 律师事务所的战略合作平台,创造性地向辉瑞公司提供法律意见,使得该项目获得商务部的批准。还有翟建点评的刑辩最佳奖、江宪点评的劳动争议代理最佳奖、鲍培伦点评的民商事代理最佳奖、朱洪超点评的公司法律业务最佳奖等,案例均可议可思,充分体现了卢湾 律师依法办案、作风扎实、取证严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大 律师点评案例,传授实战经验,无疑给年轻一代 律师上了生动一课。
    打造人才高地精品团队的重要一环,便是梯队建设。卢湾年轻一代的 律师人才在中生代大 律师的传帮带中迅速崛起。汉商 律师事务所的王嵘、左券 律师事务所的严锡忠、华夏汇鸿 律师事务所的计时俊等分获市第一、二、三届十佳青年 律师,是区内年轻一代 律师的领军人物。在培养高端人才上,区政府舍得花钱,从今年开始,每年派送一位40岁左右的优秀 律师,去美国加州最大的 律师事务所WSGR培训一年。在区域内,司法局充分发挥 律师的社会作用,从2004年起,全区所有居委会都与 律师结对子,所有公办幼儿园、中小学都聘 律师当法律顾问。
    卢湾 律师人才高地不愧是上海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