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政协委员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积极建言献策。一年间,市政协委员提交相关民生提案500余件。
“保民生之举就是凝聚民心、汇集民力之举。”市政协主席冯国勤说,政协委员要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及早反映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群众“三最”问题。
一年间,政协委员反映民声、进谏诤言,寓民主监督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一次次调研跟踪、协商促办,促成了一件件惠民实事真正落地。
深入知情,体验群众烦扰
一份份提案的出炉,凝聚着政协委员的心血。“现在委员的提案,拍脑袋的少了,深入调查的多了。”市政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协委员为知情明政,主动要求参加各类座谈,自己花时间、费精力,深入调查情况,提出的建议更具针对性,也乐为相关部门采纳。
就业是民生之本。谈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曾在华东政法大学当了14年“园丁”的廖瑛委员颇有发言权,但她没有“张口就来”,而是向实习生讨教,“你们觉得现在就业难,难在哪里?学校、政府、社会能帮你们做点什么?”经过汇总分析,她在提案中呼吁,要完善和落实对毕业生择业的后勤保障服务,学校要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提升求职能力,建议高校尝试推行弹性学制等。她的呼吁和提议,引起教育部门的共鸣。
住房保障、公共交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只要是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委员为求感同身受,往往亲自体验。有的委员连续几星期乘地铁、公交,实地体会交通状况、市民出行难。有的委员为了解大型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问题,连跑了上百个地方。还有的委员为求深入知情,专门请专家教授为他“上课”。经过调研,他们所提出的建议,有70%以上被采纳解决。
据介绍,去年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1051件,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893件,占总数的85%;
其中直接关涉民生的就有500余件,占了提案总数将近一半。
查微访细,求解"管理缺位"
"没有想到,这样一份反映小事情的提案,竟受到如此重视。"朱树英委员去年曾提了一个关于市容小缺陷的提案---起因是他在火车站广场看到一些路面坑坑洼洼,栏杆也有损坏。这份提案受到相关部门重视,并得到解决。朱树英后来再去火车站时,还特意关心了一下,破损的地方果然都已经修过了。
朱树英告诉记者,这些破损只是小事,问题的症结却在于管理缺位。他曾就这个现象咨询火车站承建商、市政工程部门、市容管理部门,每个都说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虽然都不管,但总该有人管吧。"朱树英认真地说,"委员的职责应当是发现这些管理''真空地带'',促进城市更好发展,让百姓生活更舒适。"
许多民生问题,自有其经济形势、社会转型等大背景,但也存在管理缺位、服务缺失、资源缺乏等原因。政协委员们通过查微访细,寻找这些民生背后的"缺位"问题。比如服刑人员社区矫治问题,社区矫正社工的引入已被证明在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实际操作中却遇到机制上的障碍。政协委员经过梳理,提出了理顺政府和社工组织关系,建立激励机制等建议,得到采纳解决。
一年来,针对提案议题相对集中的情况,政协先后围绕"大学生就业"等9个专题、122件提案,组织提案归并办理座谈会。如对于住房问题,政协委员座谈时提出,对大量既不具有申请经济适用房条件,又难以承担高房价的家庭,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将闲置的存量住房用于保障性租赁,政府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
连续跟踪,以求建言落地
提交一份厚实的提案,并不是终点,委员们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刚刚开始。
一份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在市政协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委员们与卫生部门、食药监部门面对面协商、座谈就达七八次。"在每次不厌其烦的沟通了解过程中,双方都有收获。"作为提案人之一的陈晓亚委员说,现在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风险评估体系等都已建立起来,"去年10月,我们还看到了一整套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
"看似嘘寒问暖、衣食住行的小事,却正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不断跟踪,才能增强提案实效。"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因有此共识,去年政协创新性地开展了提案办理小型跟踪活动。
水环境对市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去年政协多次开展水环境治理提案促办和提案跟踪,一次次"杀回马枪",淀浦河边、三林塘畔都留下了委员们的足迹。委员们提出治理水污染不能各自为政,一定要各部门无缝衔接,要把治污工程重点放在水质上,其真知灼见得到了相关部门认可。
至去年底,市政协共进行了28次提案小型跟踪活动,这类活动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注重协商。委员们通过实地察看,倾听百姓呼声,使一些承诺解决或拟定解决的提案建议得到真正落实。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