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将遏止个人信息遭盗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审议的《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居民身份证今后将登记指纹信息,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可以通过机读的方式,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
作为个人身份独一无二的凭证,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承载了太多的功能和责任,也正因此,在身份证信息频被盗用的今天,其安全管理已着实被上升为关乎每位公民社会安全感的实际课题。今后,加装了“指纹锁”的身份证,离个人信息安全无忧还有多远?
草案在居民身份证法增加了一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即“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介绍,从基层执法实践看,居民身份证法规定的四种查验情形范围过窄,难以适应当前公共安全的复杂形势。草案提出的修改有利于公安机关更加及时、准确地确认公民身份,有效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
现行警察查验身份证情况
◎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新增查验情况
◎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起因 以往身份证信息频遭盗用
与一代证相比,除了在大小、厚度、外观有很大不同之外,二代身份证还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证件芯片采用数字防伪措施,将个人图像和资料进行编码。
但是,近年来,身份证信息频被泄露盗用,甚至被犯罪分子盗用为作案的工具。在警方破获的电信诈骗团伙中,犯罪分子手持数十甚至数百张他人的身份证,堂而皇之到银行开设账户、到ATM取现,涉及的银行账户多达数千个,从中流转的巨额资金达数亿之多。而当警方准备从这些银行账户循线索调查时,往往发现其开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真实的。很显然,身份证通过各种渠道落到了不法分子手中。
更危险的情况是:还有犯罪分子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作案,“嫁祸”他人,以致出现警方抓错人的情况,而真正的犯罪分子却逍遥法外。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去年汕尾陆丰籍少女林贝欣在广州打工期间,就曾被浙江义乌警方错当通缉犯羁押了12天。究其遭误抓的原因,缘于小林三年前丢失了身份证后被抢劫团伙所盗用,才出现了这番误会。
目的 身份证录入指纹主要在于防伪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以后的居民身份证拟登记指纹信息,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可以通过机读,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
广东省公安厅痕迹检验专家余穗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指纹形成于胎儿阶段,一经形成,其花纹类型和细节特征的总和终生不变,应用指纹作为个人人身识别的依据,准确可靠,因此,指纹也被司法界公认为“证据之首”,他认为,在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是个进步”。
至于身份证录入指纹信息是否更利于破案,余穗生指出,这要看是否将十个手指头的指纹采集齐全,如果仅采集其中部分手指的指纹,那有时未必就能与作案现场留下的指纹相互比对得上。“我认为,在身份证上录入指纹,更多的是出于防伪、安全的角度考虑。”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相貌变化还是较大,所以仅凭相片进行辨认,准确率不高,相比之下,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其唯一性无法复制,这对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国家来说,其意义十分明显。
操作 指纹信息无需大规模集中采集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级公安系统中所持有的指纹采集仪,此前的用途主要是对犯罪嫌疑人和接受调查的人进行指纹采集,受限于采集的成功率不高,有时需要多次采集,以确保指纹信息的清晰准确,为此,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几分钟内能搞定一个人的指纹算快的了”。有基层公安分局的民警提出,若要进行大面积指纹采集,估计要对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工作量太大了,而且人手又不足”。
在技术实操层面,还有人提出:那么多在城市里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要到哪里采集指纹信息?是在暂住地,还是要回到户籍地?如果是在暂住地采集,会不会加重城市公安机关的工作量?如果回到户籍地,考虑到时间、花费成本,打工人群会不会愿意舟车劳顿返回户籍地配合采集?
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对此表示,二代身份证中所使用的专用芯片在设计时已经预留了指纹信息储存区,也就是说,公民可以通过换领、补领身份证来登记指纹信息,无需大规模集中采集指纹信息。同时,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也可以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务,引导、鼓励公民自愿登记指纹信息。
有政协委员提出,随着身份证的智能化发展,除了加录指纹信息,是否还能增加其他的生化信息,比如血液、DNA等,以方便在义务献血和紧急输血时能有效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对此,公安业界人士表示,目前这种做法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采血、检验、保存等环节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操作性不强。
信息安全
身份证从此安全无忧?
人们更关心的是,身份证加录了指纹信息,是否就能有效避免信息被盗用的情况出现?身份证是否从此就能安全无忧?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表示,在身份证中登记的指纹信息,是“数字化的指纹特征点”,因此,能够有效保护公民的指纹信息安全。
痕迹检验专家余穗生对此解释,所谓的“数字化指纹特征点”,应该理解为指纹信息以一串数字编码的形式录入,直接连入计算机进行读取比对,而不能直观还原成指纹图像,避免了被不法分子随意盗取,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据悉,目前世界上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在证件中加入指纹信息,如印度就在去年9月启动了一项采集人口身份信息的工程,内容除姓名、性别、住址、出生日期之外,还包括照片、指纹、眼内虹膜扫描记录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王太元教授认为,指纹的重复几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大大降低了错误识别的问题,如果再加上血型和照片,重复的概率几乎为零,要想伪造一张血型、指纹和照片都一致的假身份证,几乎不可能。
稳私争议
泄露公民信息最高罚50万
两年前,广州白云区警方就曾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实行“五提取”监管机制,即提取照片、身份信息、指纹、DNA(唾液)和笔迹,但该做法一度招来争议,认为侵犯了个人隐私。“不少人总会将指纹采集和打击犯罪联系起来,认为指纹属于公民个人隐私,只有犯法的人才会被采集指纹,这种认识不太对。”广州市公安局一警官告诉记者,在国外,采集指纹的做法很常见,群众也乐于配合,因为有利于保护个人安全。“如今通过立法形式将采集指纹的范围覆盖到所有公民,那关于隐私、公平的争议应该就能平息了。”该人士表示。
据悉,为了防止公民的指纹等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草案进一步严格了保密任务和保密责任,对于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