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心感谢您,用一双援助之手,鼓舞我战胜困难……”2013年,一群来自上海的青年律师志愿者,与远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失学儿童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转眼间一年过去,昨日,上海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吕琰告诉记者,其间,他意外地收到数封来自千里之外的感谢信。据悉,本市青年律师志愿者通过助学帮扶的方式,用实际行动持续关注儿童成长,截至目前,该项活动已惠及上百名孩子。
律师志愿者持续关注儿童成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上海工作中特别强调了青少年群体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之一。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刚刚荣获“浦东十大杰青”称号、坚持多年为自闭症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西部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等青少年群体提供志愿服务的吕琰律师。
他表示,“律师履行社会责任应该更贴近群众需要、更接‘地气’,上海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吕琰表示,“青少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律师,我们更应该发挥一技之长,以法律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弱势群体。”
吕琰说,“目前,律师志愿工作仍以交流咨询为主,资源相对分散。”为形成律师志愿者长效机制,本市青年律师一直在不断探索。
以浦东律师青年联合会为例,早在2013年,来自浦东的律师志愿者就前往外地,不断帮扶支教困难孩童。为了使孩子得到持续有效的帮扶,浦东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倡议:通过助学接力的方式,用实际行动关注孩子们成长,当地共汇总了100余名孩子供青年律师志愿者进行“一对一”认领,2014年6月中旬,律师志愿者还将把孩子们接回上海,和律师家庭同住,实现孩子们的“小心愿”。
“律师志愿工作应更加精细化”
“其实孩子们的心愿有时候很简单,”吕琰告诉记者,“有时候就是和律师‘叔叔’ 们合影,有时候就是想听听我们多讲些法治小故事……”
吕琰边说边将他刚收到孩子的一封信摊开和记者分享,“叔叔您好,我今年8岁了,由于家中只有爸妈两个劳动力,我们姐弟4人又还小,家中田地少,收入很低,上学路途又远,没有客车通行,上学全靠一辆劳动专用的摩托车接送。家中排行老大的我,正面临着上学与不上学的决定……我真心感谢您,用一双援助之手,让我不仅了解法律知识,还让我战胜了生活的困难。”孩子一笔一划书写下的信,让人不禁动容。孩子们感激之情也跃然纸上。
吕琰对记者说,“我能感受到孩子们艰苦的生活及渴望的眼神,他们的开心就是给我们工作最大的鼓励。”
此外,浦东律师青年联合会还将律师志愿工作纳入长效管理机制当中,“目前,浦东律师青年联合会已成立了10余个专业律师志愿队,机动应对各类法律问题和突发纠纷。其中,包括社区矫正律师志愿队、交通事故纠纷律师志愿队、自贸区咨询律师志愿队等,拥有核心志愿者300余名。”
吕琰表示,“下一步,本市青年律师工作将同时结合志愿服务创建推优展业的平台和机制,通过不断精细化的制度,将志愿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为维护法治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shfzb/html/2014-05/30/content_39127.htm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