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由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学院举办的“2016年第四期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集中培训班(以下简称‘集中培训班’)”在华东政法大学开班,共347名实习人员(以下简称“学员)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为期20天,历经11个高温日,于7月29日顺利结束。
不畏炎热,参训热情似火
为了照顾到兼职律师平日请假不便,自2013年夏季开始律师学院特在高校暑假期间举办集中培训班。本期培训班为全市58位兼职律师预留了报名名额,最终26位兼职律师报名参加。其余名额在开始报名仅仅5分钟后便被一抢而空。
考虑到天气炎热,律师学院在开班之前就与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协调,确保会场内空调设备正常,餐厅伙食材料新鲜,并为每位学员准备了清凉油等防暑用品,为学员们营造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
稳中有变,培训形式多样
多年以来,集中培训班只有律师执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如今集中培训班由原来的十天延长至二十天,这给集中培训班带来了增加培训内容和形式的机会。律师学院经过多期尝试,最终固化了传统律师实务专题、社会实践和沙龙活动三个板块。
本期集中培训共安排了一次社会实践和四次沙龙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员分三批参观上海高院12368平台。参观归来的学员惊叹于高院信息网络强大的同时也十分体谅高院诉讼平台的工作人员,学员们表示通过此次参观才了解到全市拨打热线的咨询电话仅仅由平台二十多位工作人员接听,工作量相当巨大,能够理解平时拨打热线等候接听时间长的现象。也有学员对该平台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提出高院开庭排期系统的自动回避功能不够人性化,需加强改进。
四个沙龙活动分别是由女律师联谊会理事、市律协文化传媒委员会副主任、大成所董月英律师主持的“系好文创产业的安全带——法律服务新视界”;由上海市静安公证处副主任,张铮工作室负责人张铮公证员主持的 “涉及港澳台业务的公证”;由市律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市律协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干事、博和所王思维律师主持的“从助理到小律师”以及由市律协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申达所周乐多律师主持的“诉讼技巧和新律师成长”。学员们通过沙龙活动更好地了解了主讲律师们的成长轨迹,参与沙龙的学员表示沙龙提供了一个与主讲律师交流的平台,自己的收获很大,对沙龙中主讲律师分享的一些执业经历印象深刻,另外,从沙龙活动中了解的不同律师成长的轨迹,这对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值得借鉴。
济济一堂,娱乐活动丰富
集中培训班秉持让学员进行自我管理,在开班前律师学院根据报名参训的学员填写的申请表遴选了5位学员组成班委(班长、副班长各一名,学习组长三名)。在班委及学习组长们的努力下,本期培训班学员出勤率高、请假人数少,学员们能够自觉遵守培训班请假制度,积极参与班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律师学院则根据班委们组织的活动提供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三国杀(卡牌游戏)等各类活动器具,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员们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人际交往。
完善制度,严明考试纪律
鉴于集中培训考核形式改为笔试、闭卷后发生的数起作弊行为。律师学院根据《上海市律师协会预备会员规则》对考试纪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凡考试作弊者,笔试成绩作废,作弊行为上报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考核委员会。”在声明纪律的同时,律师学院也紧抓考场纪律,考试时一律上交随身物品并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大多数学员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律师学院将安排笔试不合格的学员参加补考。补考仍不合格的学员将根据《上海市律师协会预备会员规则》重新参加集中培训,培训所跨期间不计入实习期。
上海市律师协会 律师学院
2016年8月9日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