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虹口区涉外律师香港培训项目第五天,礼德齐伯礼律师行合伙人李连君律师以三十年代理千宗海事案件的深厚积淀,系统解构香港海事争端解决体系。开篇聚焦四大核心案件类型:船舶扣押、货物损毁、租约违约及海上污染,直指“扣船令”(Writ in Rem)这一香港特色制度:“在葵涌码头扣船后72小时内,船东需提供足额担保方可解扣,这种高效保全机制使香港成为亚太海事争端首选地。”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院长林峰教授、副院长丁春艳教授出席仪式,由助理教授陈扬主持仪式。林峰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培训首次为虹口区的法律人才自虹口司法局与香港城市大学达成合作后的第一次深度链接交流,在课程磨合以及学员的配合度上均为流畅,讲师教授们也对本次的活动有着极高的评价,希望在后续的活动中还能与虹口区的法律人才和城市大学多多建立合作。”
在结业典礼上,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蔡倜律师、北京天达共和(上海)律师事务所陈永兴律师、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李尔康律师作为学员代表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自己在此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希望未来能与香港法律界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香江再见,沪上重逢。本次的培训活动成功落下帷幕,两地法律人将以北外滩为圆心、在各个跨境民商事领域等场景续写合作篇章,让普通法的程序刚性与中国法治的实质正义在北外滩深度交融。
学员参训感想分享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张丽群律师:很高兴参加此次的涉外律师培训。在香港城市大学,清风翻阅着那些条款,香港、上海每一页都印着潮汐的提问。普通法的金黄,大陆法的深蓝,在夜空中交融。海事海商的裁决书,用海盐的语法写着:“当风暴来临,最坚韧的锚,是懂得弯曲的条文。”白发多的港城大,值得你的期待!
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张宁宇律师:有幸参加虹口司法局的涉外交流活动。我主要的业务领域是民商事争议解决和劳动人事合规。之前与涉外业务和香港同仁交集不多,但越不同,越交叉,越有思想碰撞与合作的机会。5天的学习参访,让我对于香港法律制度有了具象直观的感受,也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有契机把手伸出窗外,认识新的朋友,探索新的业务领域。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张秀霞律师:作为海事海商律师,我深知多法域法律冲突的复杂性。李连君律师以香港船舶扣押制度与对物诉讼机制为切入点,系统解构了普通法体系与内地“对人诉讼”程序规范的差异,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剖析,和我处理过的涉港海事案件经历高度契合,让我对两地法律逻辑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有实务穿透力,收获满满。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赵艳华律师:今天上午安排的课程是《香港航运和海事法简介》,邀请的是著名律师李连君。该部分内容恰恰是我的执业领域,李律师还是我大连海事大学优秀的学长前辈。李律师从香港航运业开始介绍,之后延伸到香港海事法律制度。他通过详细的案例阐述了普通法诉讼程序中的证人、专家证人的credit的重要性,并着重强调普通法判例中common sense的重要性。同时,李律师还介绍了普通法下的actiion in rem和香港的扣船程序,普通法下的调解等问题。今天,本次培训项目就圆满结束了。在此,感谢虹口区委、区政府,虹口司法局,香港城市大学提供了这次机会,让我们收获了学识和友谊。感谢老师和同学们。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周虹艳律师:很荣幸能够成为2025年虹口区首批涉外律师香港培训项目的一员;通过在香港城市大学的一周沉浸式学习,让从未接触过普通法系的我了解到香港的重要法律地位——“一国两制”下的制度创新(法律体系以普通法为基础、同时需遵循中国宪法与基本法):既是中国主权领土内的法律管辖区、又是衔接内地与普通法世界的桥梁,这一地位使其在跨境贸易、投资、争议解决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