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手中 党在心中——记律师队伍中的共产党员
日期:2011-06-17
作者:云南律协
阅读:4,199次
作者: 王比学 来源:人民日报
律师党员在法律服务中展示着共产党员的风采,代理一起案件,占领一块阵地,赢得一片人心,树立一面旗帜。他们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自觉把律师执业活动与党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运用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化解社会矛盾,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群众解难。
勇担责,为经济发展服务
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旺荣,拥有的荣誉不少:全国优秀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佳”律师等。从业22年来,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在执业活动中。
2009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绍兴市重点骨干企业纵横集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经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整目标是:企业生产不停、资产不流失、职工不下岗、社会秩序不乱。当时没人敢接这个案件,是李旺荣知难而上第一个站出来,勇敢地接受了这场挑战。李旺荣带领他的党员律师团队第一时间进驻纵横集团。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李旺荣和他的团队终于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圆满完成了重整任务,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同行的尊敬。
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全国还有很多。近年来,律师队伍中的共产党员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运用专业优势,为服务中心和大局提供法律服务。
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律师柳平,2009年,带头参加了由政府主管机关、律师协会、中小企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企业法律咨询释疑现场会,与其他党员律师一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年度法律会诊”。
柳平还记得在一次“会诊”中,听几位餐饮服务企业负责人愁叹“员工跳槽多了,生意难做多了”。作为省、市总工会法律顾问的他,提出了“法律专家诊断意见”: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制订相关规范,统一行业工资标准,签订集体合同,以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今年4月23日,武汉市餐饮业行业协会与工会组织终于签订了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柳平高兴地对记者说。据悉,这是我国特大城市中第一份《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当助手,为党委政府分忧
“从面对党旗宣誓那天起,我就立志要用一生去为这片圣洁的红色增辉,无论环境、身份如何改变,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变。”全国优秀律师、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广仁说。从业30多年来,王广仁一直是这样做的。他是济南市政府法律顾问。2003年,济南市一政府部门作为被告面临一起索赔额过亿元的巨额行政赔偿案,一旦败诉,政府不但要支付巨额赔款,信誉还将受到影响。市领导点名让他担任代理人。面对几尺厚的案件材料,王广仁奋战40余天,凭借充分的庭前准备、充足的证据和扎实的功底,打赢了官司。
官司胜了,王广仁却倒下了。过度劳累导致他左眼底大面积出血,只能住院手术。留下的后遗症是,他的左眼视力只有0.08。
“有人认为我这是‘自讨苦吃’,但我乐意吃这样的‘苦’。因为我的‘苦’,为政府挽回了损失,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社会职责。”王广仁无怨无悔。
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聘请了党员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目前,这些党员律师渐渐从法律专业“救急队”、“灭火队”转变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和参谋。
最近,具有25年党龄的“全国优秀律师”、山东省国资委和青岛市国资委法律顾问,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党员栾少湖正带着他的律师团队协助山东省、青岛市国资委进行“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应用研究,前后在20余家大型省属国有企业进行了创建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的巡讲。用栾少湖的话说是,“利用专业法律知识,协助国有企业防止国有资产被侵吞、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党员律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冲在前,为社会维护稳定
当前,涉法信访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律师,尤其是党员律师充分发挥自身法律专长,积极介入政府信访接待工作。
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陈宏义,作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拆迁事务所的法律顾问,对律师参与拆迁有着很深的感触:“征地拆迁工作中往往面对复杂的矛盾诉求,与拆迁对象的交涉沟通充满了甜酸苦辣,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律师既要坚守党性,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的合法利益。”
2009年4月,陈宏义介入拆迁事务所与吴某的一起拆迁纠纷。此前,该纠纷已僵持了近四年。陈宏义多次上门,耐心讲解国家有关土地法规和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等,吴某虽有所触动,但仍想坚持自己的要价。最后,陈宏义在与拆迁事务所沟通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拆迁事务所胜诉,判令吴某搬出拆迁房屋。
“虽然最后我方胜诉了,但是我们党员律师不能仅仅以官司胜诉为目标,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即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应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吴某强占的房屋被拆除后,陈宏义还主动帮助吴某联系过渡房,并承担了部分租金。判决生效后,吴某再未上访。
如今,全国各地律师参与政府信访工作的越来越多,为政府解决涉法信访提供了法律服务。在河南所有的县区信访局,每天都有党员律师值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讲奉献,为扶助弱势维权
“听说北京有个叫佟丽华的律师,为人正直,对于生活困难的人,只要找到他,没钱也能打官司。”这句话在农民工嘴里口口相传。
在很多人看来,为农民工维权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是,在佟丽华看来,“面对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律师党员不能图金钱,而要讲奉献。”
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佟丽华,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2005年,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机构——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超过20万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从该工作站的免费法律服务中直接受益。
佟丽华向记者说起了这样一起案件:2009年7月,某区信访局来电话,32名山东籍农民工被拖欠10多万元工资,多次往返北京讨要无果,集体到政府求助,信访局希望我们提供援助。为避免矛盾激化,我们马上赶到信访局,将在场22名农民工带到我们所。很多人当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我决定先借给他们每人100元以度过危机,他们激动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最终帮助他们讨回了欠薪。望着我们憔悴的脸,这些农民工禁不住喊出了:“共产党好!人民律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