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 案件聚焦

案件聚焦

400Q币征集线索 警方能否发布“另类悬赏帖”?

    日期:2011-08-18         阅读:2,976次

(网络截图)

为寻找涉案人员,湖北省大冶市警方有关人员日前在网上发帖,悬赏400Q币征集线索,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该网帖发在大冶风云网,仅有100余字:“大冶刑警邀您提供线索,查找监控中的白衣帅哥。该帅哥1.7米左右,体型偏瘦。该帅哥与警方正办理的一起重大案件有关,欢迎认识这位帅哥的网友及其本人速与我们联系并领取专属奖品——大冶刑侦大队一日游,外赠400Q币及冰红茶一份。”网帖中附有4张视频截图,以及联系电话和邮箱。

大冶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大冶”同时发布这则消息,许多网友留言、转发。帖子发出后,联系电话无数次响起。接线的陈警官说:“真正提供线索的极少,很多网友打电话是来试试电话通不通。也有些网友打电话质疑这个帖子的发布是不是严谨。”

网帖和微博信息的发布者、大冶市公安局政治处宣教科副科长万新强说,在网上发帖,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以便尽早侦破案件;提出奖励Q币,主要是“Q币对年轻人比较有吸引力,支付和领取比较方便,既免去了举报者来回奔波的辛苦,又可以更好地为举报者保密”。

奖励中还提到“大冶刑侦大队一日游”。万新强说,这是为了让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安机关的工作,多为公安工作“灌水”、“拍砖”和“围观”、“给力”。

碰撞

警方悬赏应该严肃

我们无法猜测这是一起什么样的案子,但犯案总归不是什么好事。如此戏谑地发帖征集线索,让人尤其是受害者可能难以接受。 -- 武汉律师 金天

创意做法值得推广

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很容易立刻引起网民的“围观”和参与。大冶警方奖励网民Q币征集破案线索,同上海某高校通过微博寻找录取的中学生一样,很有创意,值得推广。--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 胥斌

发布程序要合规

网络是一个便捷的平台,可以查找好人好事,同样可以被警方用于征集破案信息。但首先应当确认,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目的正义的同时,也要保证方式和程序的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赵振宇

    (张志峰、梁建强)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